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法官如何阅卷:案卷材料的阅读技能与审查方法
0.00     定价 ¥ 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0938924
  • 作      者:
    陈增宝
  • 出 版 社 :
    人民法院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9-01
收藏
作者简介
陈增宝,浙江三门人,现为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三级高级法官,国家法官学院浙江分院兼职教授、浙江大学法学院兼职实务导师,最高人民法院西部讲师团成员、浙江省“七五”普法讲师团成员,最高人民法院主办刊物《刑事审判参考》特邀编辑,《浙江审判》《案例指导》刊物主编,历任浙江高院刑二庭副庭长、杭州萧山区法院副院长(挂职)等职务,长期从事经济犯罪审判工作,2012年被授予首届全省审判业务专家称号,2014年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第三届全国审判业务专家,2015年入选全国法院“司法人才库”。先后在《人民司法》《法律适用》《中国刑事法杂志》《人民检察》《法学杂志》《浙江社会科学》《法治研究》《刑事审判参考》《经济犯罪审判指导》《法理学论丛》《刑事法判解研究》《人民法院报》《检察日报》《法制日报》等刊物发表法学专业论文100余篇,其中法律核心期刊20余篇,获奖多篇,参与最高人民法院、浙江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调研课题多项。已出版专著:《裁判的形成——法官断案的心理机制》(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法官心理与司法技巧》(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年版)。参著:《案例刑法学》《经济犯罪疑案评析》《刑事判案评述》《刑法发展新思域》等。
展开
目录
引论 以认知为基础的司法裁判——从法律形式主义到法律现实主义
一、认知因素否定论:法律形式主义的主张
二、认知因素肯定论:法律现实主义的观点
三、法官如何认知案件事实:以法律心理学为视角的考察
四、司法过程中的阅卷:“输入”案件事实信息的重要渠道
第一讲 案卷的品性与构成——案卷材料是法官认知案情的重要信息源
专题一 案卷的唯一性与裁判的稳定性
一、侦查机关、检察机关向人民法院全面移送案卷材料的重要性
二、一审法院向二审法院全面移送案卷材料、报告案件信息的重要性
三、公诉人以及审理案件的法官向辩护律师全面移送案卷材料的重要性
专题二 案卷材料的构成
一、证据材料
二、法律文书
三、控辩双方提交的意见材料
四、其他材料
专题三 司法认知的不同指向
一、事实指向:法官对案件事实的认知
二、法律指向:法官对法条的认知
三、社会指向:法官对社会的认知
专题四 案卷的认知特点
一、案卷材料的多少影响法官认知的范围
二、案卷材料的装订排列影响法官认知的效率
三、案卷材料的建构性影响法官认知的真实性
第二讲 阅卷的功能与任务——法官审理案件为什么离不开阅卷
专题一 阅卷的功能:为什么阅卷成为审理案件的必要步骤
一、掌握证据、熟悉案情
二、简化卷宗、方便办案
三、发现疑点、精准审查
四、确定思路、明确方向
专题二 阅卷的主要任务:阅卷着重解决什么问题
一、逐一审读、吃透案情
二、既审事实、又审法律
三、立足案情、延伸案外
第三讲 阅卷的形式与种类——因案而异选择灵活多样的阅卷形式
专题一 承办法官单独阅卷
一、庭前阅卷
二、庭上阅卷
三、庭后阅卷
专题二 合议庭成员共同阅卷
一、分工阅卷
二、交叉阅卷
专题三 全面阅卷与重点阅卷
一、按顺序逐一阅卷
二、按内容重点阅卷
三、按任务补充阅卷
四、按疑点反复阅卷
专题四 程序性审查与实质性审查
一、程序性问题的审查
二、实体性问题的审查
第四讲 阅卷的技巧与方法——认知的选择性特点与阅卷重点的准确把握
专题一 要有全貌意识——如何坚持全面阅卷,防止信息遗漏
一、要审阅全部卷宗材料,不遗漏每一页
二、要增强宏观意识,尽量恢复案件原貌
三、要善于整体性考虑,遵循证据逐一审查与综合判断相结合原则
四、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被表象所迷惑
专题二 关键行为决定定性——如何在规范的指引下抓住关键情节,突出重点
一、主干行为决定定性
二、目的行为决定定性
三、关键手段决定定性
四、重行为决定定性
专题三 边阅卷边讨论——如何及时调整自己错误或低效率的阅卷思路
一、讨论的途径
二、讨论的益处
专题四 围绕犯罪构成要件展开阅卷——如何将案件事实准确归入法律规范
专题五 按层次分步骤逐层逐步阅卷——案卷如何“通读”“精读”“深读”
一、初入卷面:总揽全局
二、“通读”案卷:搭建框架
三、“精读”案卷:填充细节
四、“深读”案卷:发现矛盾
五、掩卷沉思:形成判断
第五讲 阅卷笔录的制作——怎样把疑难复杂案件的案卷变薄
专题一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制作阅卷笔录是吃透案情的重要途径
专题二 阅卷笔录的总体要求
一、要反映案件的概况
二、要有阅卷归纳
三、阅卷笔录的字迹要清楚
专题三 阅卷笔录的制作方法:按犯罪事实细分
一、犯罪次数不多:集中摘录法
二、犯罪次数多:分别摘录法
三、多人多次犯一罪的制作方法
四、多人多次犯数罪的制作方法
专题四 阅卷笔录的制作方法
按案卷多少细分
一、案卷多情形下的制作方法:逐卷制作
二、案卷少情形下的制作方法:逐笔制作
专题五 阅卷笔录与审查报告的关系——让阅卷笔录成为审查报告的草稿
第六讲 几种典型案件的阅卷审查要领
专题一 命案的阅卷审查要领
一、审查案件线索来源是否清楚,相关证据是否确实、充分
二、审查被害人身份是否清楚,相关证据是否确实、充分
三、审查被告人的身份是否清楚,相关证据是否确实、充分
四、审查案件的犯罪事实是否清楚,相关证据是否确实、充分
五、审查案件的量刑情节是否清楚,相关证据是否确实、充分
六、审查案件的关联事实是否清楚,相关证据是否确实、充分
专题二 重大毒品犯罪案件的阅卷审查要领
一、注意审查被告人的主体身份情况
二、注意审查被告人主观上是否具有毒品犯罪故意
三、注意审查毒品犯罪的客观方面
专题三 盗窃犯罪案件的阅卷审查要领
一、要立足一般证据规格把握审查要点
二、要立足盗窃犯罪的特点把握审查要点
三、要立足盗窃犯罪案件的证据特性把握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