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简介
复旦大学高分子学科始于1958年在复旦大学化学系设立的高分子化学专业,于同隐教授担任高分子教研室主任。同时成立吴征铠教授为所长、于同隐教授为副所长的中国科学院复旦大学高分子化学研究所(1958~1962年)(图1.1)。徐凌云、何曼君和叶锦镛等青年教师为创始教研室骨干力量。初期,由于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复旦大学将化学系包括江明、董西侠、纪才圭与胡家骢等12名优秀本科生提前毕业充实高分子专业青年教师队伍。此后又有黄秀云、李文俊、府寿宽、平郑骅和李善君等一批毕业生加入复旦大学高分子教研室。
复旦大学的高分子学科*初是以高分子合成作为主要方向,并初步开展了耐高温高分子材料的研究。但于同隐很早就认识到,高分子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应有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和高分子工艺等方向才能形成完整的教学和科研体系。为此,20世纪60年代初,在于同隐带领下,教研室青年教师和研究生认真苦读高分子领域的英文和俄文专著,如:FBillmeyer的《高分子科学教科书》、CBamford的《自由基聚合动力学》、ATobolsky的《高分子的性质与结构》,以及M Volkenstein的《高分子构象统计》(俄文)等。与此同时,教研室组织翻译西方高分子科学学术著作和论文,出版了《乙烯类单体与天然橡胶的接枝共聚》和《高聚物的分子量测定》两书(图1.2)。更重要的是,教研室成员能者为师,互教互学,开设了高分子科学专题讲座,计十七讲。后汇编为《高分子化学专题讲座》,初步搭建了高分子教学体系的框架。“十七讲”是复旦大学高分子学科初期发展的具有重要意义的标志。
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使复旦高分子学科进入稳定和快速发展的新时期。1983年高分子教研室从化学系转入新建的材料科学系。同时也成为国家*批建立的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的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大多数教师都作为访问学者或博士后出国深造,且全部学成后回国;同时有一批自己培养的博士和硕士留校工作,如杨玉良和杜强国等(图1.3、图1.4)。这使教研室的力量大为增强。教研室尽*大努力,组织和邀请国外知名高分子学者来系访问讲学。包括J Flory、M Szwarc、CBamford、O Vogl、H Ringsdorf和M Winnik等国际顶级科学家,极大地提升了教研室教师的国际视野和促进了高分子学科的国际学术交流。自80年代初起,教研室教师开始在国际知名高分子期刊发表论文,至90年代初,每年发表国际知名论文数已达二十余篇。这时教研室已在高分子结构和黏弹性、聚合光化学、乳液聚合、多组分聚合物以及蚕丝的结构与功能等研究方向打下坚实基础,开始出现一些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形成了以高分子物理为学科优势的科研体系。与此同时,在教材建设方面也有所建树。由何曼君、陈维孝和董西侠编写,于同隐校订并撰写序言的《高分子物理》出版。这是复旦大学高分子学科编撰出版的**本教科书,是全国*早出版的综合性高分子物理教材,也是*有影响力的高等学校高分子学科教材之一。1983年,以复旦大学高分子的长期教学实践为基础,于同隐组织编写的**本实验教材《高分子实验技术》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编录了30个高分子物理实验和35个高分子化学实验,该书一经问世即供不应求。1986年,于同隐、何曼君、卜海山、胡家骢和张玮编著的《高聚物的粘弹性》,作为“高分子科技丛书”之一,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这是国内**本关于高聚物黏弹性的学术专著(图1.5)。
基于80年代学科建设的积累,复旦大学高分子学科*立建系的条件已经成熟。经教研室教师的努力争取,1993年4月,学校下发通知(图1.6),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与高分子科学研究所正式成立。这是复旦大学高分子学科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任系主任为杨玉良教授,高分子科学研究所所长为江明教授。杨玉良在成立大会上展望了高分子学科的发展前景,认为复旦大学高分子学科应该是一流的,要达到这一目标,*先要有“一流的精神,一种坚忍不拔、勇往直前、艰苦创业的精神”。
基于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的建设基础,1994年2月,国家教委批准在复旦大学建立“聚合物分子工程开放实验室”。1996年6月,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被评为上海市重点学科。1998年5月,聚合物分子工程开放实验室经统一评估,名列化学与生物组**。1999年9月,更名为“聚合物分子工程***重点实验室”。后由***两度**参加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1999年度和2004年度),均被评为“良好”类实验室(图1.7)。
进入21世纪,高分子学科更加蓬勃发展,2002年和2007年入选全国重点学科,继而成为复旦大学“双一流”建设学科。2013年12月,***重点实验室经严格评估,升格为“聚合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并通过建设验收。这是复旦大学高分子学科发展史上另一个里程碑。2014年8月,实验室参加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被评为“良好”类实验室。2017年12月,高分子科学系由1960年启用的邯郸校区高分子楼整体搬迁至江湾校区化学-高分子楼,实验室条件得到了
实质性的改变(图1.8、图1.9)。
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现有教职员工75人,其中专任教师48人,包括教授/研究员30人、副教授/青年研究员18人。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9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5人。
复旦大学高分子学科立足世界科技前沿与国家战略需求,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逐步形成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学、高分子工程、智能高分子、生物高分子和光电能源高分子六大研究方向。自1993年建系以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3项,***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以及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等省部级奖10项。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1项、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化学领域十大新兴技术2项。2个研究团队分别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和***“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