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爱伦·坡传
0.00     定价 ¥ 89.8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4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00172963
  • 作      者:
    [英]约翰·特雷什
  • 出 版 社 :
    中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7-01
收藏
编辑推荐

★ 恐怖推理文学鼻祖爱伦·坡的首部国内引进“科学人生传记”

你知道吗?文坛惊悚大师埃德加·爱伦·坡,竟然也是一位科学狂人!在 1833年“科学家”(scientist)一词被正式发明出来之前,便已存在一个特别的“科学人”群体,他们是狂热的科学爱好者,爱伦·坡也是其中之一。爱伦·坡和他的同代人的感官遭受了新科技效应的冲击:电磁信号、灿烂的灯光演出、喧嚣的城市街道、令人迷幻的表演、机器印刷的文字……他们也面对着那些分析世界、治疗疾病、为政治决定辩护、组织构建社会和塑造心灵的新方法和新理论。在爱伦·坡的时代,一些有进取心的、相互关系密切的改革家开始重新塑造科学,物理学家约瑟夫·亨利和亚历山大·达拉斯·贝奇、颅相学家乔治·库姆、颅骨收藏家塞缪尔·莫顿、地质学家兼出版商艾萨克·利……你将在这本传记中读到,爱伦·坡的人生如何与这些人走过的道路一再相交,他又如何消化与探讨他们的发现和发明,堪称“爱伦·坡版《午夜巴黎》”。


★ 揭秘爱伦·坡的双面人生!影响代代文学作家的他亦点亮了美国科学体系的暗夜灯塔

这里,有你所熟悉的那个爱伦·坡。《乌鸦》《黑猫》《莫格街谋杀案》《厄舍古屋的倒塌》《帖木儿》……本书对爱伦·坡的大量作品进行了文学与科学层面的解读,亦收录其生前未发表残稿《灯塔》。夏尔·波德莱尔、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儒勒·凡尔纳、H. P. 洛夫克拉夫特、阿瑟·柯南·道尔、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帕特里夏·海史密斯和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等作家,均受到了爱伦·坡的深刻影响。不知在他尝试破解宇宙密码的那些时刻,是否会想到,后人也在世世代代、乐此不疲地破解着他所留下来的文学密码?

这里,也有你所不知道的爱·伦坡。他读过西点军校,也辗转于杂志社;他曾风生水起,也曾引发争议;他沉郁压抑,也曾热烈追爱。一生著述丰富的他,生前最畅销的作品竟是一本有关贝壳学的教科书;在《南方文学信使》编辑部工作时,他还是一个“营销奇才”,将杂志收到的赞扬印在包裹每一期杂志的绿色纸张上传达给读者……


★ 科学史教授深情执笔,史料翔实,数十幅彩插还原真实的爱伦·坡时代

本书原版荣获2021年奎因奖,入围洛杉矶时报图书奖决赛、2022年埃德加奖决赛,备受媒体名人赞誉;由科学史教授约翰·特雷什执笔撰写,注释专业详尽,史料丰富翔实,更配有数十幅彩插照片,还原式展现爱伦·坡时代的真实风貌,反映了19世纪美国科学体系的进程与历史。


展开
作者简介

约翰 特雷什(John Tresch),伦敦大学瓦尔堡研究院艺术史、科学史与实践民俗学教授,曾任教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科技史专业。他曾获得纽约公共图书馆、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马克斯 普朗克科学史研究所和社会科学高等研究学院的奖学金,著有《浪漫机器:拿破仑之后的乌托邦科学与技术》一书。


展开
精彩书摘

开篇  主题:宇宙

1848 年 2 月初,一份纽约的报纸宣告了一个即将到来的神秘事件:“星期四晚,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将在社会图书馆(Society Library)……以‘宇宙’为主题发表演讲。”不会有比这更宏大的题材了,但谁也不知道他们会听到些什么:一个故事、一首诗,还是一次批判性的谩骂?又或者包含上述所有? 

《纽约家庭期刊》(New York Home Journal)宣称:“只有一件事确定无疑:这场演讲必定是思想紧凑的,它将充斥许多最新颖、最令人吃惊且最有见地的想法。”作为一个“天生的思想剖析家”,爱伦·坡先生“以大西洋两岸无人企及的技巧,将天才及其仿制品切成碎片”。这些言论激起了人们对爱伦·坡本人的猜想。尽管声誉卓著,但他毕竟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淡出了公众的视野。 

作为此次演讲的举办地——最近刚搬到伦纳德街和百老汇(Leonard and Broadway)的社会图书馆也并未提供更多有关演讲内容的线索。社会图书馆的文化档次比距它 10 个街区,位置在其南的 P. T. 巴纳姆(P. T. Barnum)的美国博物馆更高,其理事会成员包括银行家科尼利厄斯·罗斯福(Cornelius Roosevelt)等社会名流。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曾在此地发表“时间演讲”(Lecture on the Times)。这里也曾见证了形形色色的娱乐奇景,“瑞士敲钟人”、美国银版照相协会(American Daguerreotype Association)和舞台魔术师西格诺尔·布利茨(Signor Blitz)的表演都是最近具有代表性的高档演出。 

爱伦·坡的演讲将与文学、科学或者某种从未出现过的新奇事物有关吗?《宇宙周刊》(Weekly Universe)对此评论道:“爱伦·坡先生不仅仅是一位科学人,不仅仅是一位诗人,不仅仅是一位文学家。他是这几种人的综合,又或许超出了他们的综合。”

这次演讲标志着爱伦·坡在一段令人焦躁的失踪之后终于复出。3年前,他因自己一首题为《乌鸦》(The Raven)的诗一举成名。这首诗以其古怪、诱人的旋律和令人萦绕于心的叠句,记录了一只神秘的鸟儿对一位悲痛欲绝的学者发出的声音,在公众的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乌鸦说:永不复还。”(“Quoth the raven:Nevermore.”)这首诗最先是用笔名发表的,人们赞颂它、翻印它、模仿它。一份纽约的报纸热烈地谈论道:“它是以一种神明、人类(包括书商)过去都不知道的诗节写成的,但它以奇怪的方式,让自己像富于冲击力的狂野音乐一样充斥我们的耳朵,愉悦我们的感官。人人都在读这首诗,人人都在赞扬它。” 

文学界也听到了这首诗。爱伦·坡成了纽约文学沙龙的常客,他在那里以激昂而又沉静的朗诵吸引着听众。诗人弗朗西丝·萨贡特·奥斯古德(Frances Sargent Osgood)回忆道:“他高高昂起自己骄傲的、美丽的头颅,他黑色的眼睛中闪耀着情感与思维的电光。”另一位作家则在报告中称爱伦·坡是一位催眠师,称这种新科学由看不见的流体与连接心灵的振动组成:“人们似乎认为在他周围有某种神秘的东西,在他身上发生了一些极为奇怪的故事,更重要的是,人们相信他的‘催眠术’。” 

《乌鸦》也打开了新的大门。1845 年,爱伦·坡向 300 名听众做了一场以“美国诗人与诗歌”为题的演讲,抨击美国文学界与批评界的凄惨状态,也谴责他们的区域性派系和自吹自擂的声誉。1846 年年底,爱伦·坡的诗歌、小说、坚定不移的看法和善于挑衅的天赋,让他几乎就快要实现自己的梦想了——创办一本自己的杂志。从他成名初期的大致情况来看,他是一个镇定、睿智、敏锐的人,确实有乐观的理由(尽管也有几分忧郁)。 

但他的运气变了。在 1847 年的大多数时间里,他不再出现在沙龙和学会演讲厅,而是成了流言蜚语和悲剧中的人物。他搬到了市中心以北 12 英里处的福德姆(Fordham),与他的姑妈玛丽亚·克莱姆(Maria Clemm)和生病的妻子弗吉尼亚·伊莉莎·克莱姆(Virginia Eliza Clemm)住在一起。他后来向一位朋友坦白:“我开始变得疯狂,可又长时间伴随着可怕的清醒。我在疯狂发作时会毫无节制地饮酒,只有上帝知道我喝了多少次、多少酒。”

他的盟友和敌人都在猜测他的状况。他的朋友乔治·W. 埃弗莱斯(George W. Eveleth)是一位医学学者,乔治在给编辑埃弗特·戴金克(Evert Duyckinck)的信中写道:“爱伦·坡先生在哪里?他在做什么,或者说他可能在做什么?……他是否仍在酗酒,还是已经改过自新?”他的对手托马斯·邓恩·英格利希(Thomas Dunn English)此前写过一部小说,恶毒地讽刺爱伦·坡是个“醉鬼”,现在则嘲笑爱伦·坡正处于人生的低潮期:“我们明白,爱伦·坡先生已经受雇为跨越百老汇的新铁路铺设栏杆。有人曾在几天前在这条街上见过他,当时他显然在铺路。” 

事实上,这时的爱伦·坡已经远离了纽约报纸和沙龙的喧嚣,不再遭受公众仔细的审查和琐碎的攻击,他正在为自己职业生涯的下一个阶段做规划。尽管在这人生的至暗时期,他几乎与世隔绝,但他为自己的想象力插上了翅膀。他在福德姆郁郁葱葱的草地和哈德孙河(Hudson River)沿岸光秃秃的石崖上漫步,创作了许多大胆的新作品:一篇阐述“写作科学”的论文;一首魔咒歌谣——《尤娜路姆》(Ulalume),如同一颗新诞生的星辰闪耀着“朦胧的光辉”;一个在单一长卷上创造出的幻想故事——《阿恩海姆乐园》(The Domain of Arnheim),讲述了一位享有无尽财富的艺术家设计了一座庞大的景观花园,看上去似地狱,又如天堂。而在所有这些作品中,最大胆的当属那篇 1848 年以“宇宙”为题的演讲。 

爱伦·坡将他的希望寄托在这份工作上,这也是他“在文学世界中重建自己”的计划的坚实第一步。作为一位杂志作家,他很幸运地得到了每篇文章 20 美元以上的稿费(无论有多少读者阅读这些文章)。一场听众众多、票价 50 美分的演讲,可以为他挣足好几个月的房租。在这场纽约的演讲之后,他将在全国巡回演讲,赢得门票收入,并为他考虑重新出版的文学杂志《铁笔》(The Stylus)增加订阅量。这份杂志是他与弗吉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Virginia,简称 UVA)和美国陆军学院[U.S. Military Academy,即西点军校(West Point Military Academy)]的同班同学们一起创办的。“要开办这份杂志,必须有至少 500 人订阅,现在已经有将近 200 人了。然而我觉得,我应该到南部和西部,去见我在大学和西点军校的私人故交与文学界朋友,看看能不能请大家帮忙,一起做些什么。”

最终我们知道了,他这篇于 1848 年公开发表的演讲稿就是一首散文诗——《尤里卡:关于物质与精神世界的随笔》(Eureka:An Essay on the Material and Spiritual Universe,简称《尤里卡》)。“尤里卡!——我发现了!”这是古希腊哲学家阿基米德(Archimedes)在发现一种检测黄金纯度的方法时发出的喊叫;“尤里卡!”也是加利福尼亚的淘金探险者们高兴的呼喊。爱伦·坡确信,在他这篇散文随笔中的发现将为他铸就不朽的名声,赚得宝贵的财富,而且,在他探索宇宙奥秘的同时,这也是在拯救自己的生命。 

他的策略不像看上去那么疯狂。爱伦·坡曾经在西点军校接受过数学与工程学的训练,并在随后几十年中紧跟电磁学、化学、自然历史学和天文学中迅猛的突破性发展;他也和与他同时代的几乎所有学者一样,参与有关宇宙学的讨论。宇宙的起源与组成让那个时代的许多伟大思想家,比如皮埃尔 - 西蒙·拉普拉斯(Pierre-Simon Laplace)、约翰·赫歇尔(John Herschel)和亚历山大·冯·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都深陷与之相关的研究而无法自拔,美国公众也对此非常着迷。苏格兰牧师、天文学家托马斯·迪克(Thomas Dick)出版了通俗天文学书籍,它们协调了自然科学与新教神学,而 8 卷本的《布里奇沃特论文集》(Bridgewater Treatises)则更新了“自然神学”,使其同步于科学的进步。 

1844 年,畅销书《创世的自然历史的遗迹》(Vestiges of the Natural History of Creation,简称《遗迹》)在爱丁堡出版,现在仍然是大西洋两岸的人们热烈争论的对象。令人惊愕的是,《遗迹》重新描述了太阳系,包括太阳、地球以及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认为它们是统一的自然定律发展的结果,而其中并没有神的干预。这本书的匿名作者究竟是一个极端分子、奇思怪想者,还是一位令人尊敬的科学人?无人知晓。在 1848 年年初,爱伦·坡于社会图书馆发表演讲之前仅仅几天(彼时《遗迹》已恶名昭彰),《遗迹》作者的“重大嫌疑人”之一——格拉斯哥(Glasgow)大学天文学教授约翰·普林格尔·尼科尔(John Pringle Nichol)在纽约对大批听众发表了一系列演讲。 

尼科尔让听众专注于星云——它们是天空中遥远的朦胧光点,人们正在通过强大的新望远镜对它们进行仔细观察。根据他推崇的星云假说(nebular hypothesis)的解释,我们的太阳在凝聚之前曾经是一团闪光的旋转气体云,随后出现的是在轨道上围绕它运行的行星。 

这一假说的神学后果是明显的:如果正确,那就意味着,天空是逐步进化到现在的状况的,宇宙的历史与《创世记》(Genesis)中的描述显然不同。如果这样的进化过程是自然定律发展的结果且没有造物主的干预,则这些定律或许仍然有效,其影响将超越我们这颗渺小的行星,甚至能形成新物种。 

在福德姆的那所小屋内外,爱伦·坡的姑妈玛丽亚·克莱姆,这位警惕的监护者总是在他工作时陪伴着他。“我经常陪着他到凌晨 4 点,他坐在他的书桌旁,我坐在椅子上打瞌睡,”玛丽亚·克莱姆这样回忆道,“当他创作《尤里卡》时,我们经常在花园里来回散步,用胳膊搂着彼此,直到我累得实在走不动了为止。他每隔几分钟都会停下来,向我解释他的想法,问我是否听得懂。他写作时,我总是和他坐在一起,每隔一两个小时给他一杯热咖啡。”爱伦·坡时常坐立不安地徘徊到深夜,他抬头凝视着乡村上空清晰的星辰,心中冥思苦想着它们的来历,思索着这片天穹或许会为地球上的人们带来些许暗示。 

从孩提时代开始,在他养父那座位于里士满的豪宅的阳台上,透过那台英国制造的望远镜,爱伦·坡像一名美国陆军炮兵的工程师那样抛光透镜,观察星辰。他最早期的诗歌之一——《阿尔阿拉夫》(Al Aaraaf)的背景就设定在由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Tycho Brahe)发现的一颗新星上。爱伦·坡的《莫格街谋杀案》(The Murders in the Rue Morgue)是第一部现代侦探小说。和书中的侦探 C. 奥古斯特·迪潘(C. Auguste Dupin)一样,爱伦·坡认为,在他于夜间散步时观察到的星座中,有可能隐藏着关于宇宙早期历史和控制其生命与死亡定律的线索。 

正如《乌鸦》中描述的那位学者一样,爱伦·坡在 1848 年 1 月不断地认真修改他的演讲稿,并且“思索着、恐惧着、怀疑着、梦想着从来没有任何凡人曾经经历过的梦境”。他租用了社会图书馆,请求他在出版社的朋友们帮忙宣布这一事件。他选定于 2 月 3 日(也是其妻子去世后的 1 年零 4 天)发表演讲,然而天公不作美,那天晚上,一场暴风雨袭击了这座城市。 

爱伦·坡走到讲台前。他身穿简单优雅的黑色西服套装,领子和领带一尘不染(尽管或许略微有一点儿磨损),他面前放置着一叠手稿,由他小巧工整的笔迹书写而成。只有不畏风雨的 60 多人前来见证了这一事件,他们是一群“精选的、对他极为信服的听众”。 

毫不气馁的爱伦·坡破解着宇宙的奥秘。一位听众评论道:“我从未见过任何能恰如其分地展现爱伦·坡那苍白、优雅、睿智的脸庞和迷人双眼的肖像。他的演讲是一支极为精彩的狂想曲。他看上去深受启发,他的启发简直让为数不多的听众感到痛苦。”爱伦·坡的演讲以一个新的创世故事为核心,其特点是奇异而且充满诗意的对称性:一个关于恒星形成的理论,将星云假说扩展到了整个宇宙。 

在他的叙述中,一切事物都始于一个单一的、统一的粒子,它向外爆炸,达到了“恒星宇宙”(“the Universe of Stars”)的极限,聚集为星云。这些星云接着向内部凝聚,形成了恒星和行星。但向内部的引力受到一个与其竞争的排斥力的对抗,爱伦·坡称这个排斥力为电力,它是引起一切活力、意识和思维现象的原因。“亘古以来,这两大力量一直斗争不止,产生了充斥于地球和其他行星上的种种存在。最终,引力将占据上风,而一切物质将以‘百万倍于电的速度’,向其内部冲去,重新成为初始球体的原始统一。” 

一位来自《纽约清晨快报》(New York Morning Express)的记者将这次演讲描述为他有史以来听到过的“准备得最为精心、最为深刻”的演讲,“听众对演讲报以热烈的掌声,他们始终如同着了魔一般专注地倾听着他的话语。”爱伦·坡将《尤里卡》视为他的写作、他的梦想和不走运的生命的巅峰。他告诉他的朋友们,它的宿命是“让物理与元物理科学的世界爆发革命”,这是他“冷静思考后想要表达的”。

演讲稿发表后,他在给自己的姑妈兼岳母的信中说:“我不想活了。自我写下《尤里卡》之后,我就再也无法拥有任何成就了。”他于第二年溘然长逝。


展开
目录

开篇 主题:宇宙

第一章 从爱伦到爱伦·坡 

1 少年天文学家 

2 在杰斐逊的实验中

3 流放、发明家、军校学员

第二章 扬帆启航

4 巴尔的摩的学徒生活

5 里士满:摸得到的模糊

6 疯狂的设计

第三章 费城

7 美国的雅典

8 怪诞与奇特的方法

9 高处不胜寒

10 潮流转向

11 科学与江湖骗子的征程

第四章 纽约

12 新奇事物的市场 

13 神奇之人 

14 倔强之魔 

第五章 前往冥界的彼岸 

15 天使的奇观 

16 上帝的谋划 

17 陨落的星辰 

结束语 来自一座灯塔 

致谢 

注释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