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创伤定义与特征,开启创伤治愈之旅!】
不论是那些症状强烈的还是不易被我们察觉的创伤反应,都在一点点啃噬着我们的幸福与自信。本书将为我们介绍创伤的4则定义,带我们解读痛苦来源,了解各类创伤的定义与特征,以确定那些使我们感到威胁的因素于我们而言是否是具有创伤性的。从不同角度解读创伤,准备开启你的创伤治愈之旅吧!
【真实的疗愈场景×科学的修复方法,在现实生活中实现自我疗愈的操作指南!】
你是否在童年时受到过原生家庭带来的创伤?你是否在工作中被情绪不稳定的领导、同事所影响?本书包含20+个人们常常面对的创伤场景以及经历过创伤的人重获新生的具体案例,为你提供转念思路,将适合自己的方法运用到现实生活中,鼓励你付出行动,坦然面对困境。
【重新连接自己的内核,掌握保持身心健康的关键法则!】
治愈创伤的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认识创伤本身,更需要敞开心扉,对自我保持充分的坦诚。本书提供眼动疗法、躯体疗法、行为认知疗法等7种治愈方法,以更加科学的方法唤醒自己的能量。创伤治愈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以一种健康的方式管理情绪、照顾自己,你终能获得治愈与成长。
书摘1童年创伤与否认情绪
童年创伤并不只是发生在童年时期的创伤。我之所以将其单 独展开讨论,是因为尽管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但大多数人 都假装无事发生。我逐渐意识到,每个人的童年好像都被一堵奇 怪的砖墙所包围,上面写着“发生什么事情都不新鲜,假装无事 发生,继续往前走”。童年第一条法则同电影《搏击俱乐部》(Fight Club)中的一样:“禁止谈论此事。”所以在我问成年人是否遭 受过语言虐待时,他们会下意识地回答我“没有”。这时我会稍 微等待一会儿,然后温柔且礼貌地了解他们的童年。之后,我可 能会重新提起这个问题:“那么,当你还是孩子的时候,你有遇 到过语言虐待吗?”这时候,伪装的面纱就掉了下来,他们终于 开始坦诚面对幼时的自己,继而会回答道:“是的,在我小时候 确实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我们会否认并尽可能忽视童年创伤事件的存在。我明白人们 为什么会这样做,因为童年的记忆告诉我们要继续“演出”。但 如果我们想要成长,那么关键就在于我们必须要停止这种行为。 这些事情在我们的生命里留下了印记,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创伤反 应和循环,而且至今还在影响着我们。尽管直面这一事实会让人 很不舒服,但我们仍要尽可能地去做,因为这一点至关重要。
不单是童年创伤,所有创伤的解决难点都在我们的否认上。 对于许多人来说,承认我们的确经受过创伤就算是成功了一半。 当我们开始这样做时,事情就会有所转变。对于很多人来说,“创伤”这个词很可怕。人们认为承认某事的痛苦,就像承认我们无 法应对它一样棘手。许多人认为,一个人之所以会经受创伤,是 因为他或她过于软弱。我并不赞同他们的观点。这并不是因为软 弱和敏感,而是人类本能的自我保护才导致创伤的产生。
如果我们不再询问“我怎么了”,改为询问“我对什么产生 了反应”,那么我们的人生可能会朝着完全不同的方向前进。从 社会层面来看,如果我们所有人都能不再问“那个人有什么问题”,而是问“什么导致那个人做出这样的反应”,也许我们都会将关 注点重新放在真正需要关注的问题上了:创伤。我并不是唯一渴 望重塑大家对创伤和心理健康看法的人,你也可以加入我们,转 变自己的观点,将一个人的心理创伤视为对其过往事情的反映。
承认某件事情是创伤意味着每个人都应该审视自己的言行。 一个人的否认或指责不仅会影响自己,还会影响在场其他人的态 度,大家都会开始下意识地为自己开脱。如果我们能假装无事发生, 那么在场的每个人都会感觉更舒服。如果你从未向母亲挑明她的 攻击性、暴力倾向和语言虐待对你造成了创伤,那么她就不会感 觉心痛欲绝;如果你不称其为创伤,你的父亲可能就不必思考为 什么他忽视了当时发生的事情;而你那位会指出某件事情不正确 的姨妈,也无须思考她否认此事的原因。如果我们不点明这是创伤, 那么我们就能一直维持住表面的和谐,假装一切都很完美。我们 便能够控制局面,不必直面现实的苦楚。无论是作为一名专业人 士,还是作为一名身处治愈之旅的咨询者,类似下面的故事,我 多年来听过无数个版本:
“我的妈妈确实喝了很多酒,但不得不说,她还是一个很有 趣的人。只是有几次发生的事情我不是很喜欢,比如她在派对或 其他场合喝了太多酒,说话含含糊糊或者经常摔倒的时候。这件 事情对我哥哥的影响要更大一些。他似乎将这个问题个人化了, 而且他从不喝酒。在妈妈喝酒的时候,哥哥会发很大的火,但我 倒是没什么感觉。”
“我感觉妈妈和我们很疏远。她经常会感到悲伤或者焦虑。 但我确实不知道应该怎么做才能帮到她。在我妹妹出生后,妈妈 患上了严重的产后抑郁症,为此我替妹妹感到难过。我记得有几 个假期,妈妈看起来精力充沛,但大部分时间都是坐在那里静静 地看着我们。她从来不会大吼大叫,我们都尽力不让她感到沮丧, 我们希望她能开心起来,或者不那么忧郁。虽然这件事挺让人难 过的,不过能和妈妈保持这样不错的关系,我感觉自己已经非常 幸运了。”
“我爸爸经常外出工作,几个月才会回来一次。每当他休息 回家的时候,家里的氛围就变得很不一样了。某种程度上来说, 我和妹妹都很害怕他。并不是说他很恐怖,只是他的脾气不太好。他只打过我几次,每次都是因为我不听话。我记得我故意惹他生 气时,他会突然冲我发火。我认为他不太喜欢小孩子在身边。不 过我长大以后,我们的关系就好起来了。”
“我真的不喜欢上学。不过上学还好,主要是我感觉学校里 的孩子很难相处。我只有一个好朋友,其他孩子都不喜欢我。我 完全搞不明白这是为什么!我猜我可能确实很讨人厌。大部分时 间,他们会说我‘废物’‘笨蛋’,或者把我排挤在外。我记得 有几次,他们变得很凶,打了我一顿,但他们并不是经常打我。 学校里的孩子太多了,上学对我来说太痛苦了,就像是历经劫难 一样!”
“我哥哥在我小的时候被车撞了。真是太可怕了!他本来在 人行道上骑车,后来不小心摔倒在马路上了。我当时冲过去想拉 他起来,但还是没来得及。后来,他在重症监护室住了 6 周,当时情况不太好,爸爸妈妈都担心他可能撑不过去。我发誓这件事 对他们的影响很严重。自那场事故之后,他们一直都非常保护他、关注他,这点我完全能理解。我担心哥哥,也担心爸爸妈妈。即 使我外出上学,我也尽全力去照顾他们。”
“我记得那个男孩叫西蒙(Simon)。当时我大概是 8 岁,他应该是 12 岁。我们乘校车上下学的时候,他总是把手伸进我的裤裆里。这让我太尴尬了,我当时整个人都僵住了,只能任他作为。我记得那感觉太糟糕了!我以前从没告诉过其他人,我真的很尴 尬我没能制止他。”
你能感受到藏在这些故事里的否认情绪吗?那是一种令人讨厌、不愉快且刺耳的感觉。当有人说了一些让你感觉不太对 劲的话的时候,你就会有这样一种奇怪的感觉。我听过各种版 本的童年创伤,这些故事都被相同的磁场环绕着。在我参加过 的所有会议和主持的小组活动里,总有人(通常是那些日子过 得很艰难的人)在否认他们小时候的痛苦经历。他们会讲一个 类似上述的故事,所有人都知道这些事情并不对。他们所讲述 的经历既让人感觉不适,也不能说微不足道。我们都在想:“这 听起来实在是太糟糕了,你真是遭了不少罪……当然了,那肯定不是什么巧合。”
那么,为什么即使在事情发展并不顺心的情况下,我们还是 会否认童年经历可能与我们碰到的问题有些许关系呢?虽然如 果我们不执意刨根究底的话,我们自己和家庭都会感到比较轻 松。但是这一切,还是涉及某些深层次的问题。数百万人看过 布琳 • 布朗(Brené Brown)有关羞耻与脆弱的 TED 演讲,她的研究和她讲的故事都很棒。但我还是想让你知道,在羞耻感来临 前,猜猜看,什么会先到来?没错,是创伤。羞耻感是一种因创 伤经历而产生的常见反应。所以我们因为什么而感到羞愧?这个 问题就比较私人化了,但你认为上述例子中的那些人是因为什么 而感到羞愧?你的猜测是怎样的?
我认为上述这些人大概是因他人对待他们的方式而感到尴尬,并且他们认为如果自己能表现得更可爱,那么就不会遭受这 样的对待。他们因遭受本应爱和尊重他们的人的恶劣对待而感到 羞愧。一位酗酒的母亲、一位身患抑郁症的母亲、一个会打人的 父亲、一所存在校园霸凌的学校、两位无法一视同仁的父母、一 个依仗年龄力量欺负弱小的人。这些讲述故事的人理应得到更好 的对待,但因为羞愧,他们至今仍无法坦然面对过去。你知道为 什么我知道这些事情都是创伤吗?若非如此,这些讲故事的人都 应该很坦荡。他们可能会说:“那个年纪大的男孩真混蛋,竟然 摸了我一下。”他们不会试图隐藏起这些事情,也不会找借口或 者感觉尴尬,他们同样不会有羞耻感。
书摘2重新掌握自己的控制权
有次我去西班牙开会的时候碰到了瑞秋(Rachel)。当时我 在那里讲述我的研究内容,她同她的客户一起也在那里。瑞秋从 事政治游说工作,由于我曾经也在这个领域工作过,所以我们相 处得很好。多数情况下,在我告诉别人我研究创伤时,通常会得 到两种反应:一种是看起来很困惑,然后转身走开;另一种是眼 睛一亮,让我感觉他们是有故事的人。创伤本身就是人类会经历 的事情。瑞秋做出了第二种反应,于是我便知道自己很快又能听 到故事了。傍晚,我们坐在一家小咖啡馆里,欣赏着格拉纳达的 阿尔罕布拉宫的美景,听她给我讲述了她走出创伤的故事。
“大学毕业后我搬到了伦敦,我很快就爱上了那个城市,” 她说,“我当时是单身,住在一个很不错的公寓里,毕业后找到 的工作也很棒。生活一切顺利!你知道那种感觉吗?你觉得自己 无所不能!”
我笑了笑,然后说道:“当然了,我知道那种感觉!我超爱它!那感觉太棒了!”
“没错,”她回答道,“那感觉太棒了,我之前从未有过那 种感觉。在我搬到伦敦前,生活得一直很吃力。我总感觉自己就 是个失败者。你知道吗?我还总是为自己感到羞耻。我很有自知 之明,但时常会感到困惑和害怕。我感觉我搞砸了一切,是一个 毫无价值的人。但自从我搬到伦敦之后,一切都变了。”
瑞秋接着告诉我她的故事。一天晚上,她在一家酒吧的洗手 间里遭到了性侵犯。自那开始,一切又都变了。她感觉自那天晚 上后,生活变得十分艰难。原本一切顺利的工作开始出错。她的 工作需要她保持热情和活力;也需要她良好的社交能力,积极参 与对话、协商并和他人建立联系;通常还需要她晚上出门与想和 她交谈的人(通常是男人)一起出去。曾经让她感觉轻松愉快的 事情,现在让她感觉极度不安、肮脏以及无法做到。
“那天晚上发生的事情,向我证明了自己就是个彻头彻尾的 失败者。它证明了我将一事无成,证明了我就是个认为自己无所 不能的白痴。”
我一直记得她所说的话。当我现在想起她时,我突然完全明 白自己为何要写这本书了。你从瑞秋的话语中听到了什么?我听 到了羞耻、自责、无能为力和恐惧,我听到了消极的创伤信念。 我之所以在此提到了瑞秋的故事,是因为这前后对比太过鲜明了。 在她毕业前往伦敦后,她走出了过去,获得了新的力量,但很快 一切又重回过去,被残忍地抛回了自己过去的那些信念和感觉中。 但现在的你们已经足够了解创伤、知道事实是怎样的了:在酒吧的那一晚并不是她的首次创伤。她在那之后所体会的并不是什么 新感受,全部都是过去所经历过的。这导致她一直以来都在这种 信念的影响下生活,导致她认为自己是个失败者,认为自己一事 无成。原本隐藏起来的恐惧和信念、羞耻和自卑一下子全部涌现, 阻止她去拥抱自己的力量。当她想迈出来的时候,又被狠狠地 摔了回去。
“工作时,我接受了一次表现评估。当然了,结果非常糟,” 她解释道,“我的老板告诉我,她最近从客户那里收到了很多关 于我的负面评价,还说她对我最近缺乏热情的状态感到非常失望。她说在我第一次工作时,她坚信有一天我能够自己领导团队。所 以她对于事情发展成这样,感到十分惊讶与不解。”
“与老板的这次谈话成了我人生的转折点。我说了句‘够了’, 然后我走了出去。摆在我面前的选择很明显:要么让这件事情毁 掉我和我的事业,要么走出来开始新的生活。”
“我知道自己没那么强大,但我的确感觉到了这股强大的力 量。就像是我体内有什么东西在咆哮一样。这盏灯又亮起来了。 我感觉我的思绪很清楚,我感觉自己充满力量。”
然后瑞秋告诉我她在接受心理咨询时遇到的事情,以及她碰 见的那些不可思议的人。她还讲了自己是如何发现首次创伤源于 7 岁时所遭受的身体上的袭击的。
“通过部分谈话和治疗,我逐渐意识到自己是怎样度过了这 半生。7 岁时发生的事情,导致我的自尊被狠狠地踩在地上。因此,我的大脑不断告诉我‘我是个失败者,我将一事无成’,它试图 这样摧毁我。”
“虽然这份耻辱感是他人导致的,但我得承认,告诉自己‘我是废物’的是我自己。我需要重新掌握控制权,并学习将这些刺 耳的话调整为友善、和蔼的内容。这就是我所做的。”
我一直都没有忘记和瑞秋的这段谈话,尤其是她那动人的口 才和昂扬的热情。她是从创伤中走出来的典范,因为我们坐在咖 啡厅聊天时,她自豪地告诉我,在酒吧事件发生的 10 年后,她已经成为团队的主管。她热爱自己的事业,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创伤, 最终她实现了有意义、深刻、真实的转变,并取得了成功。
多年来,我同许多和瑞秋一样的人交谈过,他们让我意识到创伤经历影响着我们拥抱力量和成功的能力。确实如此,对 不对?创伤是一种无力感、羞耻感;创伤是消极的、错误的、 导致自我挫败感产生的信念;创伤会导致我们否定和隐藏自己 的某些部分。
正如瑞秋所做的那样,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敢于向它咆哮出来。我们都需要经历那一瞬间,都需要经历类似瑞秋同老板谈话后那 样——“够了!”对无力感、羞耻感和自我厌恶感说“够了”。
真是,够了。
引 言 / Ⅰ
第yi部分 认识创伤:是什么偷走了你的幸福与自信
第yi章 痛苦和失落的源头——创伤经历 / 003
第二章 拨开过往重重迷雾——创伤记忆 / 031
第三章 感觉自我遥不可及——创伤反应 / 048
第二部分 剖析创伤:主动清理“泥泞的伤痛”
第四章 勇敢开口,坦然面对——人际关系与创伤 / 075
第五章 松开拐杖,联结身心——身体健康与创伤 / 099
第六章 看清自己,找准方向——工作学业与创伤 / 118
第三部分 摆脱创伤:在重获新生的世界里大口呼吸
第七章 借成长韧性击破消极苦难 / 141
第八章 用治愈方法摆脱创伤循环 / 153
第九章 在探索过程中保持无限热情 / 179
附录 / 187
创伤术语(词汇表)/ 189
致谢 / 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