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一 选题缘起
二 概念梳理
三 文献综述
四 研究方法与写作思路
第一章 对先秦儒家天命鬼神观的质疑
第一节 以阶级斗争为视角
第二节 虚讲形式的观点
第三节 人文主义视角
第四节 “轴心突破”的视角
第二章 对“人文主义”观点的反思
第一节 人文视角的统摄
一 人民的意向成为天命的代言
二 天命以德行为依归
三 以礼为中心的人文的世纪
四 孔子鬼神观的人文性解读
第二节 对《诗经》《尚书》的解读
一 通过文王把握天命
二 忧患意识与敬的观念
三 命与天命含义的变化
四 礼与彝
第三节 对性、命与天概念的解析
一 论证“五十而知天命”
二 论证“天命之谓性”
第三章 “轴心突破”视角的问题
第一节 对连续性的割裂
一 周公对“德”的推崇
二 孔子对“仁”的提倡
三 从方术考看“巫的断裂”
第二节 气化宇宙论
一 气的历史
二 物质性的气
三 养气与养生
第三节 “个人本位”与“由心人天”
一 天命的集体本位向个人本位转化
二 “由心入天”的思想
第四节 余英时论述中的不确定性
一 余英时论述中的游移
二 余英时持论的摇摆
三 关于“道术为天下裂”
第五节 另一种视角
第四章 先秦儒家代表人物的天命鬼神观
第一节 孔子的天命观
一 孔子关于“天”的态度
二 孔子对天命的态度
第二节 孔子的鬼神观
一 子不语怪力乱神
二 祭如在
第三节 孟子的天命观
一 孟子的“天”
二 莫之致而至者。命也
三 孔子与孟子命运观之比较
第四节 荀子的天命观
一 明于天人之分
二 唯圣人为不求知天
第五章 先秦儒家典籍中的天命鬼神观
第一节 《诗经》《尚书》中的天命观
第二节 《中庸》中的天命观
一 性与感通
二 诚与感通
第三节 《易传》的鬼神观
一 《易传》中的鬼神观
二 关于“神道设教”
第四节 出土文献中的天命鬼神观
一 上博简所反映之儒家天命观
二 郭店儒简中的儒家天命鬼神思想
结语
参考文献(实引)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