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给了康熙第一杯热可可
由树籽到饮料
一切要从南美大陆上的一种高大乔木说起。
根据生物学家们的推论,可可树的祖先是生长在南美赤道附近的一种阔叶乔木,它能结出表皮坚韧的大型荚果,果肉味道鲜甜、多汁。早期的原住民发现了它,便在外出的时候,把它的荚果当作食物和水源随身携带,在无数次不经意地带来带去中,可可荚果流传到了中美洲和墨西哥一带。而最先把可可树变成农作物的,是墨西哥湾南岸的奥尔梅克人,随后在公元前六百年左右,他们把可可荚果带给了玛雅人,而后玛雅人又将它卖给了阿兹特克人——到此时,可可还是只在墨西哥一带流转。
崇尚血祭的阿兹特克人发现,可可荚果里的种子——可可豆经研磨溶水后,颜色是深红的,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血液,于是,可可豆成为阿兹特克人心中的“无上圣品”,甚至可以作为货币流通。此时的阿兹特克人已经掌握了如何把可可豆从果肉中剔出,晾干再研磨的“工艺”。他们会把研磨好的可可豆粉末加热水调成糊,再添加带有花朵、红椒、蜂蜜等“味道”的东西来调味——别皱眉,最初的“热巧”就是这么重口。
可可(Coco)源自西班牙语“Cacao”,是西班牙人从阿兹特克人嘴里学来的,他们也是这个世界上最早见识到可可并把它带走的“外人”。1502年,第四次远航的哥伦布把可可豆带回了欧洲,并推介给上层时尚人士,吃法仍是那种原生态的研磨冲饮方式,但调味品换成了丁香、肉桂、坚果之类的符合欧洲贵族口味的香料。
17世纪前后,巧克力传入了意大利、法国和英国等地,经过几十年的尝试和改良后,人们发现只有糖和香荚兰(也就是现在所说的香草)与可可搭配才能调出最相宜的味道。从此糖和香荚兰不光成为后来可可制品中主要的调味配料,也几乎成了可可制品的标准口味。当时欧洲街头巷尾的流动冷饮车、咖啡馆中都有这种可可饮料在售卖。
1706年,康熙大帝在紫禁城接见了罗马教皇的使者,使者带来了大量礼物,其中就有可可。而康熙也因此成为中国第一个尝到热可可的皇帝。
巧克力:错误的开始,丝滑的结局
在那个时代的认知中,可可几乎等同于咖啡,被用来做饮料或是甜食中一味调味料:18世纪的烹饪书中,总要有几页留给可可——包括蛋糕、慕斯,甚至意面的酱料,如果不是英国耶稣会的托马斯·凯基,可能在今天它仍然只限于调味料。托马斯·凯基是第一个把可可豆磨碎后直接加热变成“熔融态”的人——当然,也有人猜想他是烘干粉末时烘过了头,阴错阳差得到了巧克力。可可豆的粉末会熔化是因为它含有大量脂肪,即可可脂,可可脂超过35℃就会熔化,并将未熔的粉末包裹其中形成流体。凯基把熔化的流体涂抹在树叶上,冷却后整片剥下来——“始祖版”巧克力就此出现。
和如今种类繁多、有料有味的巧克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时的巧克力模样单一,很少有人感兴趣,因为它口感很差:粗糙、酸涩,吃到嘴里完全没有任何享受可言,只有那些一大早就要赶着出门的人会偶尔皱着眉吞下几口,因为它所含的生物碱可以用来唤醒倦怠的大脑。对早期巧克力的不良口感,大多数人认为是由可可豆粉末中的脂肪造成的,因为早在用可可豆粉冲调饮料时,就经常有一层油膜浮在杯中,非常影响口感——荷兰人康拉德·范·豪坦在1828年发明的螺旋榨油机,就是想解决这个问题。然而事实证明,这个想法并不正确。
可可豆经过物理压榨后,只分离出油脂,也就是可可脂,它颜色淡黄,并带有浓郁的香醇气味。剩下的残渣中仍保留了可可豆的主要风味:苦、涩、坚果香和水果香等,磨成粉末后就成了“可可粉”。失去了可可脂,单凭可可粉是无论如何也变不成巧克力的;但没有可可脂,可可粉作为调味料,却仍能尽显可可的风味——“可可”和“巧克力”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可可味并不等于巧克力味。
范·豪坦的机器只让“热巧”有了进步,而巧克力的加工却仍毫无进展。直到1847年,英国人弗莱终于弄明白,可可脂才是让巧克力顺滑的关键,并发现除了需要糖来做口味调整,巧克力的口感更要依靠可可粉的“细度”——研磨程度越高,粉末越细,被可可脂包裹住后才能越显细滑。这在可可脂被分离出去以前是无法做到的,因为研磨意味着温度升高,可可脂会熔化。如此看来,范·豪坦的也算是错进错出,无意间对巧克力终成正果起到了帮助。
这种巧克力就是如今俗称的“黑巧克力”,至于占据现在主流的牛奶巧克力,则是1876年瑞士人亨利·奈斯勒发明的,但他添加的不是牛奶,而是奶粉,因为巧克力是靠可可脂凝固成型的,油跟水溶不到一起去。奶粉跟可可粉还真是一对美妙的搭档:它可以稀释可可粉中的苦味,又衬托出果香,其中的乳蛋白还能减轻可可的涩味。但这就需要充分的融合才能实现——“海螺搅拌机”就是专为生产牛奶巧克力而发明出来的。
……
展开
★翻开书就如同进行了一次甜蜜的穿越,它让我看到了关于“甜”的前世今生!作为一名甜品师不光要知道怎样把产品的味道做好,更要了解产品背后的故事。来看《嗜:戒不掉的甜蜜》吧,让我们一起了解更多关于甜蜜的故事!
——恩泽
米其林三星Opera bombana餐厅饼房厨师长 热销烘焙书《一路向甜》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