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转化抑郁:用创造力治愈心灵:healing the soul through creativity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0207049
  • 作      者:
    (美)戴维·H. 罗森(David H. Rosen)著
  • 出 版 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戴维.H.罗森,精神病学家和荣格心理分析师,美国唯一一位教授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全职教授,目前在得克萨斯农工大学工作,同时还是精神病学和行为科学方向的教授,以及医学人文方向的教授。有多本著作出版,包括《荣格之道:整合之路》(The Tao of Jung: The Way of Integrity)、《作为人类经验之医学》[Medicine as Human Experience,与戴维.赖泽(David Reiser)合著]、《心灵之演化》[Evolution of the Psyche,与迈克尔.鲁伯特(Michael Luebbert)合著],以及《猫王之道》(The Tao of Elvis)。
展开
内容介绍
  戴维.罗森博士为抑郁的个体、其家人和治疗师们提供了通过创造力治愈心灵的持续一生的课程。这是一本关于把抑郁转化为有意义的选择的书,对于自杀行为也有强大的对抗力。在《心灵花园·沙盘游戏与艺术心理治疗丛书·转化抑郁:用创造力治愈心灵》一书中,罗森把荣格的积极想象方法应用到了抑郁和自杀倾向患者的治疗当中,清楚地阐明,当人们学会直面从痛苦挣扎中涌现的丰富意象和象征之时,他们就能把绝望转化为创造性能量之源泉。罗森详细讲述了四位患者的治愈之旅,他们的绘画、诗歌、陶艺和舞蹈等创造性工作,与心理治疗相结合,引导他们走出抑郁,过上了更加有意义的生活。
展开
精彩书摘
  在本书中,我采用荣格的心理学视角。卡尔.荣格重点关注个人在建构其自我同一性的时候(自我是意识的中心),心灵结构中那些被压抑或意识的主要方面。荣格将这些方面界定为:男性的阿尼玛(anima,男性的女性原则)或女性的阿尼姆斯(animus,女性的男性原则)、人格面具(persona,人们所戴的面具,与社会角色联系在一起)、阴影(个体心灵中阴暗的、不为人知的、意识的方面)和自性(个人存在的核心和整体)。在荣格的范式中,如果一个人想要走上自性化的道路,在其人生的后半阶段,必须将这些方面带入意识层面。从根本上来说,自性化主要是指获得心灵的健康完满的过程,该过程涉及之前占主导的自我的象征性死亡,以及新构建的自我—自性同一性的涌现。
  正是荣格关于心理死亡和重生的动态理论,贯穿在我所提出的自我死亡的概念当中。在荣格的理论中暗含着一种强烈的精神因素,它与我在探究跳海自杀幸存者的心理死亡和重生时发现的精神因素是相似的。弗洛伊德认为生活的精神层面是神经质的或是虚幻的,而与弗洛伊德不同的是,荣格认为精神与治愈和成为完整的人有内在的关系。
  荣格认为,个人在精神上超越并转化有限的自我同一的途径,就是更深入地探究心灵,能够超越个人的意识,而深入探索集体意识。荣格提出,正如每一个人类的胚胎在发展的过程中复制着人类物种身体的和生物的演化,每一个个体的心灵也反映出人类这一物种全部的心智和心理的经验。他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找到了集体意识的证据,在完全不同的人类文化中普遍存在着相同的象征、神话和母题。荣格称这些象征、神话和母题为原型的显现。荣格认为,以恢复个体心灵健康为宗旨的任何治疗过程,必须把原型的范畴纳入考虑的范围内,这是极为重要的。
  在针对人们的抑郁或自杀倾向的情感做工作时,我发现病人通过创造性的表达(通过特定的行为或艺术创作)而实现的对原型的识别和重塑,是转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例如,如果因内在与父亲的冲突而导致病人心理困扰的话,完全只关注其个体的父亲,永远不能完全解决问题。病人如果想有效地参与到治愈的过程当中,就必须与其心灵中的父亲原型达成妥协,这一父亲原型是集体意识中记录下的所有父亲的意象,它们以各种潜在的自我毁灭的方式影响其对个体父亲的反应。
  荣格鼓励病人通过采用他称为积极想象的技术直面这些意象,积极想象是一种自由流动的、没有目标导向的创造性的冥想。我在第六章至第九章中所讨论的病人也是通过素描、水彩画、写作(诗歌和散文)、陶艺和舞蹈等类似的方法来直面这些意象的。
  本书和荣格的心理学有一种自然的联系,因为死亡和重生主题是其治愈哲学和分析性治疗的核心。正如凤凰涅槃一样,有助于实现个人的神话与自我治愈的创造力就是从毁灭性力量中涌现出来的。
  自我死亡代表着一种创造性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为了让更积极的、认可生命的同一性得以涌现,个体需要象征性地直面并摧毁消极的、威胁生命的同一性。《转化抑郁》详细叙述了该过程是怎样在分析心理治疗的背景下成功地发挥作用的,甚至对那些屡次面对自杀危机的重度抑郁症患者也是如此。
  ……
展开
目录
第一部分 背景与语境

第一章 理解抑郁症:对意义的追寻
第二章 认识自杀及其创造性潜能
第三章 识别与治疗抑郁和自杀倾向的人

第二部分 治愈抑郁的创新方法

第四章 自我死亡与转化: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第五章 治愈意象:转化的象征

第三部分 四次转化的旅程

第六章 丽贝卡:穿越灵魂之暗夜
第七章 加里:龙之舞
第八章 莎伦:内在女巫的死亡和创造性自我的诞生
第九章 保罗:自我死亡与佛

第四部分 改变之螺旋:象征性死亡与新生

第十章 危机点:自我死亡如何才能起作用

后记

注释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