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元素:饮食》:
经过历代的积累,山西面食的特色在清代已凸显出来。无论在种类、制作技术、花色品种上皆成规模,其蒸、烙、油炸、水煮等食品多种多样,春饼、薄饼、馒头、窝窝头、扁食、糕、栲栳栳等非常普遍,尤其是煮制类的面条、面片突出。如抻面、刀削面、剔尖、饴铬、蝌蚪子、揪片等,以精湛的技巧、本地出产的各种原料、多变的卤料而胜出。据《素食说略》说:“作法以山西太原平定州、陕西朝邑、同州为最佳。其薄等于韭菜,其细比于挂面。可以成三棱之形,可以成中空之形,耐煮不断,柔而能韧,真妙手也。”据传产生于元代的本土面食削面,在清代已远近闻名,“面和硬,需多揉,愈揉愈佳,作长块置掌中,以快刀削细长薄片,入滚水煮出,用汤或卤浇食,甚有别趣。平遥、介休等处,作法甚佳”。另外俗称“花馍”“礼馍”或“面花”的面塑在这个时期也闻名于世,各式各样的品种在各种节庆、礼仪民俗、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从山西面食发展的脉络中可以看出山西面食是以煮制类的面食为主。闻名全国的山西四大招牌面食:刀削面、拨面、猫耳朵、剔尖都属于煮制面食。特别是在晋中地区,大小城镇餐饮幌子多是煮制类的面食,如刀削面【图2—13】、拉面、剔尖、猫耳朵、开膛搓鱼、炝锅面、剪刀面、一根面、油丝擦疙蚪、滚子面、恰铬、平定漂抿蛐等。各品种分别用不同的面粉、不同的工具制成各式形状,有长条形、三棱形、方形、圆形、猫耳朵状、小鱼儿状、小蝌蚪状等,下沸水锅里煮熟后浇卤子食用或蘸蒜泥或再炒食。其中一个特色食法是油醋调和,即油锅里炝花椒、辣椒、爆炒葱花、姜末、蒜末,再加入本地老陈醋、酱油、盐调味,就可出锅,调入面食里吃,别有一番味道,可与菜肴相媲美。
高超的面食制作技艺是一种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最能直观形象地反映面食技艺、且具代表性的品种是刀削面。刀削面诞生于元代一个寻常百姓之手。相传元代蒙古人攻占太原时,为防“汉民”造反,没收家家户户的金属器具,并实施苛刻的“限刀”政策,规定十户一把厨刀,切菜做饭轮流使用,用后再交回鞑靼入保管。一天中午,有一老汉去取厨刀准备做饭,结果刀已被取走,他只好返家等待。出门时老汉恰被一块薄铁皮碰了脚,就悄悄拣起来揣回家。家里锅中的水已煮开,家人都在等用刀切面条吃。无奈之下他只好叫老伴赶紧用铁皮“砍面”。结果砍出来的面条煮熟捞入碗内,浇上卤料也特别好吃。这样“砍”面的办法一传十、十传百传播开来。到了明朝,这种“砍面”流传到市肆摊点经营,不断演变,成了现在独树一帜的刀削面制法技艺。
一般家庭或街头饭店在刀削面的制作上,刀具其实比较简单,仅是一种并不锋利的长约18厘米的薄铁片,一端略翘起,然后将揉好的长椭圆形硬面团放在左手至肘弯处,右手持刀顺着面团一刀一刀地往前削,后一刀口落在前一刀的棱线上,似大小相当的柳叶一片一片的落下。老舍先生有诗赞日“一叶落锅一叶飘,一叶离面又出刀。银鱼落水翻白浪,柳叶乘风下树梢”。这种极具艺术感的面食制作就渐渐发展成一种技艺表演,如面点师傅踩在1.8米高的独轮车上,头顶着面团,在眼睛看不到面团的条件下,左右手分别拿削刀轮流削下面片,柳叶状的面片纷纷落入锅内,可谓“弯弓闪闪干叶落,汤锅滚滚百浪淘。近如玉簪从天降,远似柳叶下枝梢”。可以说是面食技术和艺术的圆满结合。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