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理想激情与历史规训:黄新波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18114576
  • 作      者:
    陈迹著
  • 出 版 社 :
    广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编辑推荐

一代版画名家的艺术传记

艺术理想与历史规训的激烈碰撞

图文并茂  经典重现

展开
作者简介

陈迹

1969年生,广东澄海人。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专业研究生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为广东画院一级美术师,主要从事中国美术史研究,兼擅山水画、书法。

展开
内容介绍

黄新波是中国现当代非常重要的版画家,他的创作始于1930年代,是得到鲁迅指导的青年版画家中的一位。在他们中间,黄新波的版画艺术生命长——持续至1976年后。在各个历史时期,黄新波用绘画发声,以作品表达知识分子与社会和政治间的互动,颇具深意。

本书将黄新波作为案例,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然而本书并不局限于学术,而是更多地体现一位艺术家对人文和人性的追求。希望此书可以令更多的读者认识、了解黄新波。

展开
精彩书摘

如众所知,黄新波(1916—1980)是一位在左翼文化背景中成长起来的艺术家,是鲁迅先生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的健将,也是中国现代版画史上杰出的代表性画家。

    关于新兴木刻运动与中国革命的关系,“当事人”之一的力群先生有过这样的论述:

 

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版画艺术是起了革命艺术的先锋作用的,是以艺术的形式表现了现代中国的革命和战斗的魂魄的,是最富有时代精神并和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理想追求血肉相连的。

 

由鲁迅先生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无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并成为左翼美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长期以来——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现代版画这种“光荣的革命传统”,不断为当事者所强调和放大,也为现代美术史研究者所不断论证。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至目前为止的研究成果,多侧重于从新兴木刻运动与鲁迅的关系、与无产阶级革命的关系、与中国人民救亡图强的关系等角度来切入,而对于版画艺术创作的主体——人——的感情的多重性和丰富性,在特定社会情景之下与各种政治、艺术、生活等等多种因素错综复杂的交错关系,包括许多别有意味的历史细节,则多有忽略。尤其是对于这种先锋艺术的其他方面,如艺术形式上的专注和唯美倾向、孤独的颓废倾向以及在特定环境之下对生命本源的叩问等历史存在,均有不同程度的漠视。

本书试图通过对黄新波几个特定时期(这几个时期为:一、上海时期[1933—1937,木刻];二、鹰山时期[1942—1943,木刻];三、香港时期[1946—1948,油画];四、新中国时期[1950—1980,木刻])的艺术创作为考察对象,来探讨现代美术史研究中尚未引起充分注意——或者说被遮蔽的某些问题。

    当然,历史的本来面貌是不可能被完整再现出来。但以尽可能翔实的资料为依托,通过对黄新波这一个案研究,重新发掘和解释历史证据,对现代美术史的某些片断、某条发展线轴作出尽可能合理的阐释,是本书努力的方向。

    黄新波上海时期的木刻,主要表现现实的阶级对抗以及他对外来文化和武力挤压之下古老中国历史进程与民族命运的思考。这是一种特定时代的对民族国家的群体意识,这种群体意识一方面来自“五四”以来启蒙思想影响,更重要的另一方面,是来自以左翼文化阵营为组织形式的中共在文艺上的政治运作及其巨大号召力。这种“群体意识”,无疑具有强大的即时功用,但也正是因为对这种即时功用的过分强调,挤压了包括黄新波在内的左翼艺术家群体的个性发展空间,对艺术家深刻而独立的思考,也起到一定抑制作用。

    抗日战争,使包括黄新波在内的众多艺术家的注意力,集中到民族命运的生死存亡之上。黄新波除了大量刻作抗战宣传木刻外,1942年至1943年间,他曾蛰居于离桂林不远的“鹰山”,刻作了《心曲》组画等一大批极具抒情性格的木刻作品。这些作品突破了阶级的、民族国家的以及时空的极限,在战时的社会共同要求之外,从人类悲悯和人性拯救的层面,来思考整个人类的生存状态。他在上海时期已经有所表露然而却受到外部环境所抑制的在木刻艺术上的唯美倾向和文学倾向,在此也获得了空前释放。战时人类的孤独、沦落、苦难、挣扎等等现实人生,均被置换成一种对艺术形式空前关注的寓意的哲思画面。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在非常情景之下一种艺术生命的富足以及有着哲学层面意义的对生命本源的留守。这是一个长期被遮蔽的新兴木刻运动史上的特殊形态,也是一个颇堪玩味的现象。

    抗日战争结束,黄新波回到香港,于1946年至1948年间,将主要精力转向油画实践,并取得令人瞩目的业绩。

    如果说,黄新波“鹰山时期”的木刻作品,迷茫、孤独、徘徊甚至有着某种唯美的颓废,然而,却总能给人以希望的微明。那么,他在油画创作初期(1946)的作品,却是一个趋于绝望的悲情世界。作品尽管在形式上更充分地借鉴了西方现代绘画夸张变形的手法,但在内容上却凝聚了黄氏对战争和苦难更深刻的现实体验。

    显然,黄新波并不热衷于宣扬某种乐观主义的情调,他更倾向于从对苦难与战争的残忍、恐怖乃至人与人之间的隔阂、猜疑中咀嚼生活与人性的复杂性。

黄新波这批油画在当时的香港文艺界尤其是左翼文艺界争议很大,而他稍后的油画,在表现主题上也有一定程度的调适。

    1949年之后,黄新波基本放弃油画艺术方面的探索,集中精力赓续其广为人称道的版画创作;并且,其作品的风格,也融汇到欢乐、歌颂的时代大潮之中,之后的个人绘画作品集,他再也没有刊选这一时期的油画作品,“鹰山时期”《心曲》组画中的大部分作品,也自我遮蔽。

这些,无疑都是耐人寻味的话题。

    另外,黄新波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各个时期,其木刻在表现主题及艺术风格上均有阶段性变化,这些变化与其时的社会环境尤其是国内的政治环境密切相关。

黄新波这样一位对某种人类永恒精神价值有着坚守态度的艺术家、知识分子,其在政治规训之下的艺术态度和人生态度,也成为本书关注的问题。

    以时间递进为线索,选取黄新波这四个时期的艺术创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影响其艺术创作的思想文化资源、艺术资源等等诸多因素的清理和分析,包括后来强大的历史和政治上的力量对其创作的规训作用的分析,探究其艺术风格形成之所以然和其艺术道路选择之所以然,兼及“左翼”文艺与现代主义艺术的关系、现代主义绘画在1949年之后的命运,构成本书探讨的主要内容。

    王国维曾经说过:

 

天下有最神圣、最尊贵而无与于当世之用者,哲学与美术是已。天下之人嚣然谓之曰无用,无损于哲学美术之价值也。至为此学者自忘其神圣之位置,而求以合当世之用,于是二者之价值失。    

 

    黄新波“鹰山时期”的木刻和“香港时期”的油画,以其超越“即时功用”的创作状态,丰富、深化和拓展了个体艺术世界,成就了一种艺术生命的丰满和富足,同时,也是王国维艺术主张的最好注脚。

展开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理想激情:黄新波上海时期(1933—1937)的木刻创作

一、摩登都市中苦难的无产者——黄新波早期木刻的基本母题

二、理想激情与政治文化

 

第二章 亡命路上的孤独:黄新波“鹰山时期”(1942—1943)的另类木刻

一、生命之沉重与希望之微明

二、现实之人生与唯美之形式

 

第三章 未被规训的激情:黄新波香港时期  (1946—1948)的油画创作及其相关问题

一、一个布满陷阱和苦难泥淖的人类荒原——黄新波油画创作初期的悲情世界

二、渐被规训的激情

三、现代主义艺术风格的坚守

 

第四章 历史与人:新中国时期黄新波的艺术选择(1950—1980)

 

艺术活动简表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