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刀锋上的帝国:宋辽夏金元乱史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3937356
  • 作      者:
    马兆锋编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马兆锋,男,笔名青杨,历史学硕士,历史研究专家,资深编辑,期刊主编,书刊职业策划人。20世纪70年代生于齐鲁大地,受家庭环境影响,痴迷文学与历史,对历史和考古有较系统和深入的研究。数年来,共出版《复活的帝国》、《绝版帝国》、《梦回大唐》等数十本各类图书,总计数百万字

展开
内容介绍

  《华夏文明史话·刀锋上的帝国:宋辽夏金元乱史》用通俗的行文方式和独特的写作思路与选材视角,对宋辽夏金元历史作了粗略勾勒,全景展示了这一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既有正史记载的内容,也穿插有民间传说,力图呈现给读者一个不一样的历史。

展开
精彩书摘
  第十三章 大辽宫廷风云
  第三节 “断腕太后”述律平
  《辽史后妃传》记载,辽国的开国皇后述律平以“简重果断,有雄略”著称。在阿保机为统一契丹东征西讨时,述律平或留守都城,或随行军中,或策划于帷幄,或驰骋于沙场,是阿保机不可或缺的参谋与帮手。为此,阿保机把述律平比作汉相萧何,赐萧姓为述律家族的姓氏,定萧家世代为皇后,共享富贵。
  公元926年,阿保机突然病逝。一时间,朝野上下觊觎权力的部落集团蠢蠢欲动。面对危机四伏的契丹政局,述律平以其独具的魄力和超凡的勇气挺身而出,请诸部首领和重要大臣前来议事。述律平以让他们“侍奉先帝”为名,一声令下,近百名部落大人、大臣统统被砍了脑袋,送去殉葬。此后,凡是被述律平怀疑不轨的高员显贵,都被拉到阿保机灵前杀掉了事。对于一些功勋盖世的大臣元老,述律平则先让人散布流言,然后以流言为罪,给他们扣上帽子,撤职的撤职,处斩的处斩。
  正当述律平杀得兴起的时候,却碰上了一根硬骨头。原平州刺史赵思温是投靠契丹的汉臣,在阿保机讨伐渤海国的战役中,赵思温力战扶余,身体多处重伤,阿保机曾亲自为他调药。当述律平也要让他去“侍奉先帝”时,赵思温却不肯就范。述律平质问道:“你是先帝亲近的人,有什么理由不去?”赵思温从容答道:“要说亲近,谁也比不上皇后,皇后如果去,臣一定跟在后边。”述律平立刻回答道:“诸子幼弱,国家无主,无法前往!”话音刚落,述律平拔出金刀将自己一只手齐腕砍下,面不改色地命人将这只手送到阿保机棺内代自己“从殉”。述律平这一举动让在场的人目瞪口呆。从此以后,所有的皇亲国戚、满朝文武都对她十分畏惧,对她的主张再不敢有半点违抗。而少了一只手之后,述律平杀人殉葬的把戏也收敛了许多,竟然连逼她断手的赵思温都放过了。
  述律平虽然胸怀大略,却是一个极其偏心眼的母亲。述律平一共生有三子一女。三个儿子分别是长子耶律倍、次子耶律德光、幼子耶律李胡。耶律倍才华横溢,对汉学十分精熟,阴阳、音律、医药、针灸、文章、书画无所不通。然而述律平却不喜欢耶律倍,主要原因正是耶律倍对儒家学术、汉地制度的推崇。述律平认为儒家文化不适合契丹民族,会把勇悍且藐视规矩的契丹人改造成胆小之辈。次子耶律德光文采有限,但是武略出众。时任契丹国的兵马大元帅,东征西战,立过赫赫战功。更重要的是耶律德光很孝顺,这样的儿子当然会讨得母亲的欢心。
  不过,最让述律平喜爱的,还是她的小儿子耶律李胡。耶律李胡既没有文韬武略,更没有为契丹国建立过任何功勋,在狠辣方面倒是与爹娘有几分相似。他一身蛮劲,心情欠佳之时就在下人脸上刺字消气。若是有人犯在他的手里,他不是把人活活剥皮抽筋,就是把人抛入水火之中淹死、烧死。契丹人上自高官贵族,下至平民奴隶,没有不怕他的。可不知道为什么,述律平偏偏就认定耶律李胡是最能干的儿子。阿保机则认为李胡是三个儿子中最差劲的。然而,述律平最溺爱的就是这个一无是处的小儿子。
  阿保机活着时,次子耶律德光经常跟随作战,功勋卓著,逐渐掌握了契丹国的军事实权。而太子耶律倍却和母亲一起局促在皇都中,被述律平尽情地横挑鼻子竖挑眼,怎么做都不能令母亲满意。公元926年,阿保机灭了渤海国,将渤海国改称为东丹国,册封皇太子耶律倍为“人皇王”。他对耶律倍说:“此地不是我可以长久居住之地,留你在这里安抚人民,治理疆土,以彰显朕的爱民之心。”连阿保机自己都说此地不是皇帝久居之地,却把一个未来的皇帝单独留在遥远的藩外之国,分析阿保机此举,不难看出,阿保机一定是听了述律平的话,已经不打算让耶律倍继位。
  但述律平刚刚把看不上眼的大儿子留在东丹国不到三个月,阿保机却突然去世了。而此时,契丹皇太子的名分还属于东丹国“人皇王”耶律倍。这个突然变故打乱了述律平更改继承人的步伐,为了保证自己易储大计的顺利进行,述律平搞了一个“群臣自主择明君”的把戏。述律平让耶律倍和耶律德光骑马并立于自己帐前,然后对群臣说:“两个儿子都是我亲生的,我对他们一样重视。但皇位只有一个,我不知该如何选择,你们认为谁可以当皇帝,就去牵谁的马缰绳。”众大臣从述律平的眼神中领会了她的意图,更畏惧她“侍奉先帝”的杀人手段,于是纷纷争抢着去拉耶律德光的马缰绳。太子耶律倍孤零零地待在一边,欲哭无泪。
  于是,耶律德光于公元927年2月冠冕堂皇地登基接班,当上了辽国的第二代皇帝,述律平被尊为“应天皇太后”。然而,述律平和耶律德光并没有就此放过耶律倍。公元930年,耶律德光在母亲的授意之下,将述律平最心爱的幼子耶律李胡册立为皇太弟,即选定弟弟为继承人。这无疑是对耶律倍又一次沉重的打 击。母亲和弟弟这样咄咄逼人,终于使耶律倍难以忍受了,无奈之中,耶律倍渡海逃向后唐。耶律倍的出走,终于使述律平和耶律德光松了一口气。
  公元936年,耶律德光通过援助石敬瑭轻松地得到了幽云十六州,获得了 后晋每年30万匹布帛的贡品,作为太后的述律平也荣登后晋皇帝石敬瑭祖母 之位。这样的收获,对述律平而言已经足够了。不过她的儿子却不满意,他想 要更多的土地,他要成为中原的皇帝。在这个问题上,述律平并不赞成儿子的主张。她认为入主中原并不能给契丹带来真正的好处。就算契丹人得到汉地,也难以久驻,是得不偿失的事。一旦发生意外之变,则后悔莫及。 果然事情被述律平不幸言中了。耶律德光入主中原后,还没坐稳龙椅,就被各地风起云涌的起义逼得仓皇北顾。耶律德光在途中身染急病,高烧而死,年仅46岁。
  得知耶律德光的死讯,述律平神色平静,没有悲伤之色,说:“等到事态平复之后,我再为皇帝举行葬礼。”述律平的表现令契丹的高官贵族们既恐惧述律平向他们发泄丧子之痛,更恐惧她把所偏爱的幼子、杀人狂耶律李胡推上契丹皇帝之位! 不甘坐以待毙的他们决定另奉新主,以求生路。所有的人都不约而同地选中了耶律倍之子永康王耶律阮作为新皇帝。此时,他恰好随从在耶律德光 的队伍里。
  耶律倍投奔后唐才6年,后唐就灭亡了。准备自尽的后唐末帝李从珂将他杀死了,当时他才38岁。因为母亲的偏心,这位本该是契丹国主的男人落得如此下场,契丹国人都愤愤不平,拥戴他的儿子也就是理直气壮的事情。何况耶律阮也因父亲的遭遇而与祖母心存芥蒂,当然就更是众人的最佳选择。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到述律平耳中,一心想要小儿子耶律李胡当皇帝的她勃然大怒,立即派“天下兵马大元帅”耶律李胡率兵“讨逆”。双方一交战,耶律李胡就被打得大败而归。
  述律平怒火难耐,亲自整顿兵马,和耶律李胡一起率部来到上京城外的潢 河(今西拉木伦河)岸边,准备和孙子耶律阮决战。此时,不但耶律阮营中的将领没有一个肯临阵倒戈,就连上京城里的官员们也没有全数站在述律平一边。述律平没料到自己横行一世,到头来居然会落得被臣下和孙辈秋后算账的地步。垂头丧气之下,述律平将跟随耶律阮的贵族及将士家眷全部抓了起来,准备将几万人悉数杀死。
  在这个关键时刻,契丹贵族中的顶尖人物耶律屋质挺身而出,分别到双方 营中劝述律平与耶律阮议讲。耶律阮的手下人从耶律屋质的口中得知自己的家眷尽数成了述律平的人质后,不禁大惊失色,纷纷劝耶律阮与述律平讲和。于是,耶律阮和述律平终 于在几天后见面了。一见面,祖孙俩就大吵起来,述律平骂耶律阮“忤逆”,耶律阮骂述律平“无道”。眼看情形僵持不下,于是述律平让耶律屋质主持公道。在耶律屋质的努力调解下,述律平和耶律阮达成了正式的“横渡之约”,承认耶律阮称帝,罢兵同返上京。
  31岁的耶律阮终于成为明正言顺的辽国皇帝,是为辽世宗。他追封一生不得意的父亲耶律倍为“让国皇帝”,而风光一生的述律平也从此失去了一切权力。述律平不想就此罢休,不久又与耶律李胡密谋造反。阴谋被察觉后,耶律阮先下手为强,将祖母和叔父同时捉住,送往边地幽禁起来。公元951年,耶律阮死于近侍的谋逆叛乱。两年后,述律平终于走完了她75年的人生历程,与已经去世27年的丈夫阿保机合葬在了祖陵之中。
  ……
展开
目录

第一篇  两宋史话
第一章  赵匡胤传奇
第一节  赵匡胤的登基之路
第二节  杯酒释兵权真相
第三节  强干弱枝的军事建制
第四节  统一南方
第五节  赵匡胤与花蕊夫人
第六节  赵匡胤谢恩人
第七节  赵匡胤的人情味
第八节  赵匡胤与老骑兵
第九节  赵匡胤的神秘之死
第二章  辉煌与屈辱的交织
第一节  从人治到法治
第二节  宋代的官场制衡机制
第三节  空前繁荣的社会经济
第四节  领先世界的科技
第五节  璀璨的宋代文学艺术
第六节  贪图苟安的两宋统治者
第三章  宋代帝王秘史
第一节  宋太宗与《推背图》
第二节  宋真宗的闹剧
第三节  敌人敬畏的宋仁宗
第四节  宋仁宗拒吹枕边风
第五节  宋仁宗送字引发的血案
第六节  宋英宗的另一面
第七节  短命皇帝哲宗逸事
第八节  错位的宋徽宗
第九节  宋孝宗登基内幕
第十节  宋孝宗的逆子
第十一节  疯狂的宋理宗
第十二节  北宋"球迷"皇帝
第四章  宋王朝疑案
第一节  宋仁宗生母之谜
第二节  包拯家事之谜
第三节  "铡美案"的历史真相
第四节  秦桧南归之谜
第五节  李清照改嫁之谜
第一篇  两宋史话
第一章  赵匡胤传奇
第一节  赵匡胤的登基之路
第二节  杯酒释兵权真相
第三节  强干弱枝的军事建制
第四节  统一南方
第五节  赵匡胤与花蕊夫人
第六节  赵匡胤谢恩人
第七节  赵匡胤的人情味
第八节  赵匡胤与老骑兵
第九节  赵匡胤的神秘之死
第二章  辉煌与屈辱的交织
第一节  从人治到法治
第二节  宋代的官场制衡机制
第三节  空前繁荣的社会经济
第四节  领先世界的科技
第五节  璀璨的宋代文学艺术
第六节  贪图苟安的两宋统治者
第三章  宋代帝王秘史
第一节  宋太宗与《推背图》
刀锋上的帝国---宋辽夏金元乱史华夏文明史话第二节  宋真宗的闹剧
第三节  敌人敬畏的宋仁宗
第四节  宋仁宗拒吹枕边风
第五节  宋仁宗送字引发的血案
第六节  宋英宗的另一面
第七节  短命皇帝哲宗逸事
第八节  错位的宋徽宗
第九节  宋孝宗登基内幕
第十节  宋孝宗的逆子
第十一节  疯狂的宋理宗
第十二节  北宋"球迷"皇帝
第四章  宋王朝疑案
第一节  宋仁宗生母之谜
第二节  包拯家事之谜
第三节  "铡美案"的历史真相
第四节  秦桧南归之谜
第五节  李清照改嫁之谜
第六节  文天祥"变节  "之谜
第七节  杨家将真假之谜
第八节  佘太君确有其人吗
第九节  名妓李师师下落之谜
第十节  真实的宋江事件
第十一节  《清明上河图》之谜
第十二节  北宋的"帽妖"事件
第五章  大宋名人逸事
第一节  "三苏"成功秘诀
第二节  苏轼的精彩人生
第三节  王安石吃饭趣事
第四节  "伪君子"朱熹
第五节  "滑头"宰相赵普
第六节  真实的名臣寇准
第七节  真实的奸臣高俅
第八节  欧阳修的大度与绯闻
第九节  长胡子太监童贯
第十节  好色英雄辛弃疾
第十一节  沈括与悍妻的故事
第十二节  "手搏状元"王嗣宗秘闻
第六章  宋朝往事
第一节  代价惨重的变法
第二节  后宫的变法天平
第三节  真实的武松
第四节  两宰相争娶寡妇事件
第五节  王重阳和"全真七子"
第六节  文武双全的宋高宗皇后
第七节  北宋大臣的"胖瘦香臭"
第八节  宋朝官员的跑官风气
第九节  宋朝文人的幸福生活
第十节  《岳阳楼记》的内幕
第十一节  香艳的女子相扑游戏
第十二节  宋代的屠牛禁令
第十三节  宋代的防疫
第七章  解读岳飞
第一节  岳飞背部刺字之谜
第二节  岳飞临阵脱逃事件
第三节  岳飞的三个女人
第四节  岳飞冤死内幕
第五节  岳飞的巨额财产
第八章  大宋之耻
第一节  诱发宋亡的"海上之盟"
第二节  亡国的"靖康之变"
第三节  北宋女子的噩梦
第四节  唯一幸免的后妃
第九章  宋代科学家
第一节  中国科学史的坐标:沈括
第二节  本草学与天文学大家:苏颂
第三节  农学家陈旉
第四节  法医学家宋慈
第五节  医药学家唐慎微
第六节  发明家毕昇
第七节  军事技术专家曾公亮
第八节  建筑学家李诫
第十章  宋代社会气象
第一节  令人震惊的社会财富
第二节  宋代的社会福利
第三节  宋代的房价与公房制度
第四节  宋代的官吏
第五节  宋朝公主的结婚仪式
第六节  宋代的服饰
第七节  宋代的建筑
第八节  宋代的饮食文化
第九节  宋代的茶文化
第十节  宋代的体育运动
第十一节  宋代的节  日风俗
第十二节  宋代的夜市
第十三节  宋代行酒令中的小资生活
第十四节  宋代的民间军事性社团
第十五节  宋代的造船和航海
第十六节  宋代的密码与密写
第十七节  北宋的消防队
第十八节  北宋的"裸模"
第十九节  宋代的娶妻和尚
第二十节  宋朝女人的地位
第二十一节  宋代的纸币
第十一章  宋代科举趣事
第一节  宋代的科举制度
第二节  宋初科场的"快枪手"
第三节  焦蹈中状元
第四节  宋代的"榜下捉婿"
第五节  宋朝的"老榜"官
第十二章  宋王朝背影
第一节  东京汴梁不夜城
第二节  华贵天城---临安
第三节  宋太祖永昌陵之谜
第四节  南宋皇陵的劫难
第五节  宋六陵的万般悬念
第六节  宋代古墓障眼法
第七节  探秘南宋尚书墓
第八节  神秘的"地下长城"
第九节  神秘的阿育王塔鎏金手镯
第十节  兴隆塔地宫之谜
第十一节  保国寺大殿千年不毁之谜
第二篇  辽国史话
第十三章  大辽宫廷风云
第一节  阿保机称帝建辽
第二节  辽国的对外用兵和改革
第三节  "断腕太后"述律平
第四节  荒唐残忍的辽穆宗
第五节  萧太后的爱情
第六节  皇太叔之乱
第七节  绝代皇后的凄惨结局
第十四章  辽代社会气象
第一节  辽代的科举制度
第二节  辽代的服饰
第三节  辽代契丹族婚俗
第四节  辽代的饮食风俗
第五节  辽代的丧葬礼俗
第十五章  契丹凤棺之谜
第一节  石壁背后的秘密
第二节  凤棺中的神秘女人
第三节  孤独下葬的女人
第四节  契丹女人死因之谜
第三篇  西夏史话
第十六章  西夏王朝
第一节  党项民族的渊源
第二节  收复五州之地
第三节  挺近西域
第四节  李元昊建国
第五节  开国皇帝之死
第十七章  西夏与北宋的战争
第一节  延州之战
第二节  好水川之战
第三节  定川寨之战
第十八章  探秘西夏文明
第一节  西夏王陵之谜
第二节  黑水城遗珍
第三节  探秘西夏王朝的皇家寺院
第四节  西夏的冶炼技术
第五节  西夏的酒文化
第六节  西夏的星曜崇拜
第七节  西夏的科举制度
第八节  西夏的婚姻习俗
第九节  西夏的服饰
第十节  西夏的社会风俗
第十一节  西夏的丧葬习俗
第四篇  金国史话
第十九章  女真金国
第一节  女真民族的统一
第二节  完颜阿骨打灭辽
第三节  金国的灭亡
第四节  荒淫残暴的海陵王
第五节  挨揍的金太宗
第六节  宋金重装武士的较量
第七节  探秘郭虾蟆城遗址
第八节  "塞北马王堆"之谜
第二十章  金代社会气象
第一节  金代的科举制度
第二节  金朝皇族的宫廷生活
第三节  人的诞生和命名礼
第四节  金代女真人的婚俗
第五节  金代女真人的酒文化
第六节  金代女真人的丧葬习俗
第五篇  元代史话
第二十一章  元帝国的兴起
第一节  蒙古族的起源
第二节  铁木真统一蒙古
第三节  攻击金国
第四节  西征灭夏
第五节  联宋灭金
第六节  汗位之争
第七节  灭亡南宋
第八节  元代的民族政策
第二十二章  大元揭秘
第一节  解读成吉思汗
第二节  成吉思汗的后妃们
第三节  成吉思汗陵迷踪
第四节  拖雷死亡之谜
第五节  蒙哥大汗死亡之谜
第六节  蒙古监国公主传奇
第七节  梳妆楼墓葬之谜
第八节  蒙古帝国速亡之谜
第九节  "治天下匠"耶律楚材
第十节  赵孟官场逸事
第十一节  助忽必烈统一天下的汉人
第十二节  元代"左榜状元"第一人
第十三节  忽必烈为何宠信能搜刮的酷吏
第十四节  美食家忽必烈
第十五节  元朝帝王的"精神生活"
第十六节  元代皇陵的最后秘密
第二十三章  元帝国的军队
第一节  蒙元帝国的军力
第二节  蒙古铁骑
第三节  战功赫赫的元炮兵
第四节  蒙古士兵的装备
第五节  蒙古军队的饮食
第二十四章  元代科学家
第一节  科学家郭守敬
第二节  天文学家赵友钦
第三节  农学家王祯
第四节  医学家朱震亨
第五节  地图学家朱思本
第六节  棉纺专家黄道婆
第七节  木工理论家薛景石
第二十五章  元代社会气象
第一节  元代的科举制度
第二节  元代的文学与艺术
第三节  元代的服饰
第四节  元代的饮食文化
第五节  元代的体育运动
第六节  元代的婚姻礼俗
第七节  元代的丧葬习俗
第八节  元代的祭祀礼俗
第九节  元代的诗歌大奖赛
第二十六章  探秘元三都
第一节  辉煌的元上都
第二节  神秘消失的元中都
第三节  繁华的元大都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