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论儿童教育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08138902
  • 作      者:
    (法)米歇尔·德·蒙田(Michel de Montaigne)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编辑推荐

  《论儿童教育》是“世界教育名著译丛”之一种,选自蒙田的《随笔集》。选题的起因是,有的教育研究者把蒙田列为教育家,认为他写的《论儿童教育》等篇目阐述了儿童教育的真知灼见,是“教育名著”。同时,蒙田的人文主义思想和前瞻的现代意识对后来17世纪的英国教育家弥尔顿和洛克、18世纪的法国教育家卢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后者吸收了蒙田的教育思想。如美国教育史学家孟禄(P. Monroe)指出:“通常,洛克与蒙田、弗兰西斯?培根、夸美纽斯或与卢梭归在一起”,他们“与蒙田一致的观点是非常多的”。英国教育学者劳顿(D. Lawton)和戈顿(P. Gorton)也指出:“他的教育思想后来被洛克和卢梭所接受。” 法国教育史学家孔佩雷(G. Compayre)指出:“如果说蒙田的教育思想没有对他自己生活的时代产生影响的话,那至少在三个世纪之后蒙田成了智育问题的优秀导师。”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J. S.. Brubacher)也指出:“到18 世纪,由于近代科学的兴起,因此,对于教学自由观念有了新的态度。实际上,早在两个世纪之前,法国教育家散文家蒙田的著作就有这种先见之明。”美国教育史学家格莱夫斯(F. P. Graves)就指出:“蒙田的教育原理对于当时的学校并不见得有什么大的影响,但是当时著作既有许多人读他,那关于教育的内容方法上许多应改良的地方都通俗地传播殆遍了。……蒙田的理论似乎直接影响到洛克和卢梭,再由二氏又影响到别家。”英国教育家伊丽莎白?劳伦斯(E. S. Lawrence) 对蒙田儿童教育思想的精髓以及所凸现的现代精神论述得十分透彻:“在蒙田的著作中,较为自由的思想又前进了一大步。他的不少思想和著作都是我们今天认为更现代的教育概念…… 他比同代人更具有远见卓识,对这一问题有许多标新独到之处。”“如果说蒙田的《随笔集》的不同章节都体现了他对教育问题的思考,那 么,这种关注不仅来自他对自己早年教育的回忆,而且更来自他对教育的哲学思考和判断。”

展开
作者简介
  蒙田,文艺复兴时期法国作家,有《随笔集》(Essais)三卷留名后世。《随笔集》在西方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散文因其丰富的思想内涵而闻名于世,被誉为"思想的宝库"。
展开
内容介绍

  《论儿童教育》选取了13篇文章,包括论儿童教育、论学究式教育、论书籍、论习惯、论友爱、论交谈艺术、论父子情、论懒散、论荣誉、论自命不凡、论意志的 掌控、论阅历。蒙田在《论儿童教育》一文中明确指出:“说实在的,在这件事上我知道的只是,人文科学中较难与较伟大的学问似乎就是儿童的抚养与教育。” 蒙田在儿童教育上特别强调精神的自由和判断的独立。他明确反对在教育中对儿童有任何粗暴对待,以及具有奴役意味的强制行为。在他看来,学习的目的应该是什 么要知与什么要不知,训练一颗温柔的心灵向往荣誉和自由。他反对学究式教育和学究式教师;主张儿童教育不是培养一个文法学家,也不是培养一个逻辑学家,而 是要培养热情的、勇敢的、完全的绅士,即身心两方面和谐发展、兼有知识和判断力、有才能有本事的人;指出儿童教育必须提供必要的和实用的教育,包括身体训 练、德行养成、知识传授;在教育方法上,一是注意儿童的资质和天性,二是发展判断力和思考力,三是注重观察和经验,四是应用知识和实际练习,五是养成好习 惯,六是宽严结合,七是游历,八是导师选择。在阐述这些教育思想的过程中,蒙田引述了许多实际例子,引用了大量古代哲人的箴言,同时结合自己的教育实例, 妙笔生花,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展开
精彩书摘

  我还从未见过哪个父亲,因儿子是癞子或驼背而不愿认他的。这不是因为过于钟爱而看不到这个缺陷,而因为这总是他的骨肉。我也是比谁都看得清楚,我的这些文 章只是在儿时对学问学了些皮毛的人在说梦呓而已,只记得一个模糊不全的印象,东扯西拉,一知半解,倒是十分法国式的。

  因为,总的来说,我知道有一门医学,一门法学,数学分四学科,以及它们大致针对的是什么。可能我还知道学问一般是为人生服务的。但是我从没深入探讨,苦心 孤诣研究现代知识之父亚里士多德[1],或者对哪门学科锲而不舍。也没能对一门艺术进行概括。中级班的哪个学生都可以说比我懂得多,我甚至没有资格用他的 第一课书去考他这里面说什么。若要逼我这样去做,我只能勉强出些一般性题目,以此考查他们天生的判断力,这课目对他们是陌生的,就像他们的课目对我也是陌 生的。

  我从来不曾扎扎实实读过一部有分量的书,除了普鲁塔克[2]和塞涅卡[3];我从他们的著作中汲取知识,但像达那伊得[4],不断地往无底洞里灌水与放水。我有什么领会就写在纸上,很少记在心里。

  历史是我的狩猎目标,还有诗歌我对它情有独钟。因为,如克里昂特斯[5]说的,声音钻过狭窄的喇叭管,出来时更尖更响,我觉得名句受到诗韵的种种束缚,挣脱出来更有力量,对我的冲击也更大。至于我的天赋——这部书对它是一场考验——我感到它在重压下弯下腰来。

  我的观点与看法只是在摸索中渐渐形成,犹豫摇摆,趔趄不前。当我尽量往前走远时,没有一次感到满意。可以看到远处的城郭,但是如坠云雾中模糊不清。使用自 己的语言如实表达偶然出现在思想中的东西时,经常会在名家的著作中碰巧遇到我已尝试谈论的主题,例如不久前在普鲁塔克作品中正好读到他对想象的论述,我必 须承认与这些人相比,自己是多么软弱无力、麻木鲁钝,也不由得自怜自贬起来。

  但是也使我感到欣喜的是,我的看法有幸与他们的看法相遇在一条路上,虽则我远远落在后面。我还知道——不是人人都这样明智——我与他们之间的巨大差别。然 而我还是照样发表我的一得之见,浅薄孤陋,不因在比较中发现缺陷而用他们的话来粉饰和掩盖。跟这类人物并肩而行必须有挺直的腰板。我们这个世纪里那些下笔 轻率的作家,在他们不值一提的作品中整段照抄古人文章炫耀自己,效果适得其反。因为这两者的文采高下悬殊,判若云泥,反使抄袭者显得更加苍白丑陋,实在是 得不偿失之举。

  这是两条迥然不同的奇怪做法。哲学家克里西波斯[6]在自己的作品中不但整段抄袭,还整本照搬其他作家的作品,欧里庇得斯[7]的《美狄亚》就在他的一部 书里。阿波罗多罗斯[8]说,谁要是把他抄袭的内容删去,他的纸上就只留下一片空白。伊壁鸠鲁[9]则相反,在他传世的三百卷作品中没有一句引语。

  有一天,我偶然遇到一段文章。那些法语句子无血无肉,空洞抽象,真是法国式废话,读来索然无味。无精打采读了很久,突然看到了一篇富有文采,精美绝伦的文 章。要是觉得坡度平缓,攀登不急,这还可理解。而这是一座悬崖,笔直陡峭,刚读了六句话,就把我带往另一个世界。从那里我发现刚才走过来的那个渊谷,实在 是太浅太低了,再也无心回到那个地方去。如果把这样的美文塞到我的一篇文章中,反衬出我的其他文章更加不堪入目了。

  批评别人身上自己也有的缺点,还有批评自己身上别人也有的缺点(我常这样),我不觉得两者是不相容的。我们必须揭露它们,使之无处藏身。而且我知道这需要 有多大的勇气,让我时时尝试去赶上我的抄袭之作,跟那些作者平起平站,还怀着侥幸的希望,瞒住评论家的眼睛不让辨认出来。这要依靠我应用得法,还有赋予新 意和表达有力。

  此外,我不会和这些先师正面冲撞,打肉搏战;反复轻微骚扰而已。不会迎头痛击,只是虚晃几招;也不会表示出非得这样做不可。

  我若能使他们感到为难,那是我这人言之有物,因为确是说中了他们牵强附会的地方。

  我发现那些人在做的事,就是穿上别人的盔甲,连个手指头也不露出来,把古人的思想东拼西凑来实行自己的计划,这对于有知识的人做这类人云亦云的题目还不易 如反掌。对那些人偷偷摸摸窃为己有,首先是不正义和怯懦行为。他们自己没有什么有价值的见解,千方百计盗用别人的来标榜自己,更为愚蠢的是乐于用欺诈去骗 取庸人的盲目赞扬,在有识之士面前自贬身价,其实只有他们的称颂才是重要的,而今他们对于剽窃的文句只会嗤之以鼻。

  我做什么也不会去做这样的事。我引用别人是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我不是指那些集句诗,这本来作为汇编出版的,我见过除了古人以外,当今也有编得很精致的集 子,尤其是卡庇鲁普斯[10]主编的那部书。从这些著作中处处看出时代的智慧,利普修斯[11]在那部博学的巨作《政治》中也这样。不管怎样,我想说的是 不论什么荒谬的想法,我都不会去有意掩饰,就像我的一张秃顶灰发的肖像画,画家画上的是我的脸,不要是一张十全十美的脸。因为这里写的是我的想法与意见; 我写出来的是我信仰的东西,不是要人相信的东西。我在这里的目的是袒露自己,要是新学的东西使我改变的话,这个自己到了明天可能会不同了。我没有权威要人 相信我,也不奢望这样的事,觉得自己学识浅陋,不配去教育别人。

  读过上一篇文章的那个人,一天在我家里对我说,我应该对儿童教育的理论再深入谈一谈。那么,夫人,我在这方面还有什么看法的话,最好是把它献给即将出世的 小公子(夫人生性慷慨,头胎不会不是个男孩)。从前我有幸为您服务,自然希望您万事如意;除此以外,我还曾积极促成您的婚事,有权利关注一切由此而来的门 第光耀昌盛。但是说实在的,在这件事上我知道的只是,人文科学中最难与最伟大的学问似乎就是儿童的抚养与教育。

  如同在农业中,播种前的耕作以及播种本身,方法都可靠简单;可是让种下的作物存活茁长,这里面就有无数的学问与困难;人也是这样,受孕怀胎无什么技巧,但是一旦到了人世,大家就要给他种种关怀,教育他,抚养他,需要终日操心与害怕。

  幼年时,孩子的性格倾向不强烈不明显,天资也没有那么确定无疑的表现,很难对此作出任何有根据的判断。

  您看西门[12]、瑟米斯托克利[13]和其他许多人,他们早年与后来的行为多么不一致。小熊与小狗显出自然天性;而人受困于习俗、看法和法律之中,很容易改变自己或伪装自己。

  强迫天性还是很难的。由于选错了道路,训练孩子去做今后无法让他们立足的事,往往多年心血白费,这样的事常有发生。由于这样的困难,我主张引导他们去做最有 益最有效的工作,不应该从他们童年的行为对他们的前途妄加猜测。即使柏拉图[14],我也觉得他在《理想国》一书中给予儿童过多的权力。

  夫人,学问是华丽的装饰,也是奇妙的服务工具,尤其对于夫人这样富贵人家来说。说实在的,学问在贫贱者手里起不了应有的作用。学问用于指挥战争、统治百姓、跟君王 或异国结盟,远比用于找论据、写诉状或开药方显赫得多。因而,夫人,我相信您不会忘记对自己孩子的这部分教育,因为您出身书香门第,受过闺中教育(因为我 们至今保存几代德·弗瓦伯爵们的文稿,您的丈夫伯爵阁下和您都是这一脉的后裔,您的叔父弗朗索瓦· 德·弗瓦·康达勒伯爵每日写作,将使贵府的文章才华绵延几个世纪不绝),我只想对您献上一条不同于世俗做法 的拙见,这也是我对夫人的效力。

  儿童教育的成败完全取决于您对教师的选择,教师的职责涉及许多其他重大方面;但是对此我没有值得一听的见解也就略 过不谈;关于职责我向教师提出一己之见,他若认为有可取之处不妨采纳。对一位贵族子弟,学知识不是为了谋生(因为这个庸俗的目的不配得到缪斯女神[15] 的垂青与眷顾,此外这还关涉到别人,取决于别人),不是为了跟外界交往,更重要的是自身要求,丰满心灵,提高修养,更有意培养成一个能干的人,而不是有学 问的人。我还要进一言,就是用心给他选择一名导师,不需要学识丰富,而需要通情达理,两者兼备自然求之不得,但是性格与理解更重于学问;他必须以一种新方 式工作。

  有的教师不停地在我们的耳边絮聒,仿佛往漏斗里灌水,我们的任务只是重复他跟我们说的话。我要他改正这种做法,一开始,根据他所教的人的 智力,因势利导,教他体会事物,自己选择与辨别;有时给他指出道路,有时让他自己开拓道路。我不要老师独自选题,独自讲解,我要他反过来听学生说话。苏格 拉底[16],后来的阿凯西劳斯[17]都是首先让弟子说话,然后再是他们对弟子说话。

  执教的人高高在上,大部分时间损害要学习的人。

  ——西塞罗

  教师让学生在前面小跑,判断他的速度,然后决定自己该怎样调节来适应学生的力量,这是个好方法。如果缺了师生的这种配合什么都做不好。善于选择这种配合,稳 步渐进,据我所知这是最艰难的工作之一;名师高瞻远瞩,其高明处就是俯就少年的步伐,指导他前进。我上山的步子要比下山更稳健,更踏实。

  我们这里的做法是,不论学生的资质与表现如何不同,都是用同一的教材与规则来教导,于是在一大群儿童中只能培养出两三个学有所成者,也就不足为奇了。

  教师不但要学生记住课本中学过的词,还要理解词的意义与要旨;评估学生的成绩不是去证明他记住了多少,而是生活中用了多少。按照柏拉图的教学法循序而进,对 学生刚学到的知识,要他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检查他是否融会贯通,成为自己的东西。吞进的是肉吐出的还是肉,这说明生吞活剥,消化不良。吞进胃里的东西是 需要消化的,胃没有改变它的内容与形状,那就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受五花八门思想的影响,受书本权威的束缚,我们的心灵都是在限制中活动。脖子套了绳索挣不脱,也就不会有轻快的步伐。我们失去了活力与自由。

  我们永远做不到自己驾驭自己。

  ——塞涅卡

  我在比萨城[18]私访一位正人君子,是个极端的亚里士多德信徒,他最大的信条是: 衡量一切正确思想与真理的试金石,就是看它是否符合亚里士多德的学说;除此以外,都是胡思乱想;亚里士多德什么都见了,什么都说了。他这个信条得到广泛和 歪曲的传播,从前使他长时期成为罗马宗教裁判所里的常客。

  教师要让学生自己筛选一切,不要仅仅因是权威之言而让他记在头脑里。亚里士多德的原则对他就不是原则,斯多葛派[19]和伊壁鸠鲁派[20]的原则也不是。要把这些丰富多彩的学说向他提出,他选择他能选择的,否则就让他存疑。只有疯子才斩钉截铁地肯定。

  我乐于知道,也同样乐于怀疑。

  ——但丁[21]

  因为,如果他通过自己的理念接受色诺芬[22]和柏拉图的学说,这些学说不再是他们的,而是他自己的。跟在人家后面的人,跟不到什么东西。什么都没找到的人,是因为他没寻找。

  我们头上没有国王,让各人自己支配自己。

  ——塞涅卡

  至少让他知道他知道什么。他必须吸收他们的思想精华,不是死背他们的警句。他可以大胆忘记从哪里学到的,但必须知道把道理为我所用。

  真理与理智对谁都是一样的,不看谁说在前谁说在后。也不是根据柏拉图说的还是我说的,只要他与我理解一致,看法一致。蜜蜂飞来飞去采花粉,但是随后酿的蜜 汁,这才完全是它们的。不管原来是荚莲还是牛至了。这也像学自他人的知识,融会贯通,写成自己的一部作品,以此表达自己的主张。他的教育、他的工作和研 究,都用于对自己的培养。

  让他把学到的东西藏之于心,把创新的东西呈之于外。剽窃者、人云亦云者炫耀的是他们造的房屋,他们购的东西,而不是他们学自他人的心得。你看不到一名法官收受的礼品,只看到他为孩子招来好亲事和猎取荣誉。没有人公开他的收入;每个人都不隐瞒他的获得。

  我们在学习上的获得,才使自己更完美更聪明。

  ……

展开
目录
论儿童教育001
论学究式教育045
论书籍061
论习惯与不轻易改变已被接受的法律077
论友爱089
论交谈艺术104
论父子情134
论懒散148
论撒谎150
论荣誉157
论自命不凡176
论意志的掌控197
论阅历224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