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章 实干创业
寻梦山上找温泉/孙培莲
我的心中始终装着一团火/柳正维
农民喊我“姜”乡长/徐翔
农业小镇迎来汽车城/丁梅
乡村“众筹”/张超
荆川岸边农家忙/黄吉斌
台湾来的博士带起了一个产业/郑明福
我的“归谷梦”/王永根
渔民重唱“渔家乐”/许松国
小山村网上卖山珍/周晓林
一座风情小镇的诞生/毛善智
来年重飘稻花香/王龙华
海岛群众的“第三次解放”/张方任
为移民修出一条致富路/张濂
西瓜干部/全长荣
白茶园里春意浓/夏靓
招商苦与乐/柳来良
事再难群众支持就不难/鲁霞光
土地确权记/胡胜链
山乡念起了“乌猪”经/吴绍华
第二章 巧解善治
一次闲谈解开一团乱麻/傅青春
劝学记/陈雨
和群众贴心才能把好事办好/陈先东
动员农民去体检/陈晓华
我为什么坚持“扩编”/曹娅芬
一起建房纠纷催生调解新模式/吕亦斌
村计生员的那些事/钱茹欢
居民自治团队的作用蛮大的/罗燕红
说说谁家孝顺,议议哪户文明/盛学东
“创业母亲俱乐部”的女人们/张玲燕
厂房换工棚/吴有熠
村里有了“民情热线”/傅贤军
我们这里的“管事公婆”/庄峥嵘
“民情日记”里说民意/徐建兵
古镇里的“红色驿站”/盛永淦
社区“百宝箱”/黄君益
功夫在诗外/刘剑
“微慈善”花开乡村/周大标
社区的规矩/吴云霞
乡村干部假期忙/毛伟光
第三章 绿满乡村
生态工作如此多/毛华庆
“治水”从淘汰落后产能开始/陈天荣
治污,难治也得治/程丽芳
由“蝇患”引出的生态变革/项晓晖
一溪清流还村民/陈国平
我是河长/姚爱华
治水的门道/周军波
“吃”污水的人工湿地很管用/俞尧伟
只为那一汪清水/蓝雪飞
我写了一首歌叫《相信自己》/吴钰卫
村里的垃圾有了“身份证”/余浏娟
不让“新颜”回“旧貌”/曹秋水
山沟里的“低碳”村/毛志平
绿满农家/吴波
护绿植树村村忙/王维形
浪漫油菜花/徐万生
把山里的风景推销到山外去/俞燕
高山上的“茭白盛宴”/王庆
海边的红树林/杨锋
“神鸟”归来/王忠德
第四章 心中有民
让群众有“看得见”的信心/王国财
和村民交朋友/汤卫
墙,拆除了就是桥/应瑞龙
对农民,真心比道理有用/余风
办法总比困难多/陈英男
晒廉会/郑雪梅
群众票选好干部/张永玲
项目要落地群众要满意/臧雷鸣
干部就要爱管“闲事”/庄永明
掏钱请村民“骂”干部/刘斌
放水救“命”/裘桃梨
村监会主任眼明心亮了/郑伟金
乡镇干部要装得下委屈/董君
把党代表“晒”到网上/李一初
心无百姓莫为官/姚夏林
这三分地究竟是谁家的/洪炜津
当干部就要能吃亏/潘志高
“撤并”那些事/周建伟
一波三折的“村选”/徐翔
无职党员“归队”记/包炜
第五章 新风沐乡
乡土艺术的喜与忧/杨响艳
清明又逢“轧蚕花”/朱丽萍
给赵超构在家乡安一个“家”/龚士东
古村申报记/潘铨
村办“新闻联播”作用真不小/蒋令树
会“跑”的乡村舞台/陈凌锋
守护古民居/叶龙标
和“阿庆嫂”聊出的民生项目/许玉钧
乡里的“记忆”经济/钱王炜
那山那景那条路/夏卫
“农民跑来问,讲坛啥时再演啊?”/陈晨永
乒乓球蹦进乌镇农家/钱永琪
山村上演“假面舞会”/陈振祥
小镇“故事”多/曹志斌
村里办起“家庭党校”/张正华
群众听不懂的根结在哪里/郑华华
镇里多了文化味/许建驰
瓯江有“女”初长成/钟建飞
我为村民写村歌/王保民
一波三折的文化礼堂建设/杨维
后记
内容摘要
读着《乡村札记》中一篇篇关注本乡本土、思考乡村未来、记录心得体会的工作笔记,一个个对党忠诚、一心为民、干事创业的乡镇干部形象浮现眼前,亲切鲜活。他们敢于担当、直面矛盾,一事一解、一难一破,苦干实干、默默奉献,为建设“两富”“两美”浙江作出了重要贡献。浙江改革发展能有今天的大好局面,乡镇干部功不可没!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