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论莫尔特曼的“希望”范畴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30500731
  • 作      者:
    郭郁著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内容介绍
  莫尔特曼是20世纪西方具影响力的宗教哲学家和基督教神学家之一。他的神学以“终末论的希望”为起点和方向,对传统基督教神学中的上帝论、基督论、三一论、创造论、圣灵论、终末论、教会论等主题进行了创新性研究,而且与战争、解放、和平、人权、生命、生态、正义等社会现实问题联系密切。其早期思想从时间维度探讨上帝的应许以及对来临的上帝的期盼,并引申至政治神学领域。后期则在时间框架内引入了上帝的自限与内住等空间概念,通过对创造论信仰的重新解释,回应了生态自然领域的危机的挑战。基督教神学和各种宗教哲学的希望是超验的希望,不同于凡俗世界的物质性、精神性希望,但两者又不可能绝无联系。莫尔特曼试图把超验论和内在论结合起来思考。
  《山西大学分析与人文哲学丛书:论莫尔特曼的“希望”范畴》正是从时间、空间和实践三个维度对莫尔特曼的“希望”范畴进行的哲学诠释。
  《山西大学分析与人文哲学丛书:论莫尔特曼的“希望”范畴》适合哲学、政治学、宗教学、伦理学、社会学及相关领域的学者和学生阅读。
展开
精彩书摘
  《山西大学分析与人文哲学丛书:论莫尔特曼的“希望”范畴》:
  二、将来的超越性
  莫尔特曼认为,将来是上帝“超验性”的新范式。莫尔特曼理解的基督教的“超越性”乃是将来。这是外在的超越性,而不是人们臆想的“内在超越”。这种超验性可以使我们跨越地理、语言、气候、肤色和传统的局限。“内在超越”是一个自相矛盾的术语。人类的超越乃是向历史中的未来超越,在自然中却只有循环,因而其实谈不到内在于自然的上帝。
  我们把“历史”理解为是对处在矛盾中的现实的体验。换而言之,现实或实在处在冲突中。它不仅仅是体验到一切都是流动的,也不仅仅是体验到一切都被卷入时间之流,似乎当前处在过去的“不复再来”(no more)和未来的“还没有”(not yet)之间。它也不是指男女人等不断被迫做出决定。历史给人这样一种印象:人,连同他的社会和他的世界,是一场试验,不仅他自己是一场冒险,他的世界也是一场冒险。在他生命的危急时刻和焦点上,他和哈姆雷特有着同样的印象:“为或不为,这就是问题。”由于他被卷入历史的实验之中,他不得不看到成功方案的前景,即使他想到不可能成功而被恐惧所笼罩。这些前景也同样具有冒险的特征,因而只不过是暂时的方案。它们必须通过批判的力量来证明自己,通过个人的参与来证明自己。它们不采取客观地观察必然性的形式。它们更像一个草图,向着可能性伸展开去,以避开当前的需要。
  “今后”与“到来”引发了人类“推断”(extrapolation)和“期盼”(anticipation)的经验的差别。“推断”是关于今后的,人可以从过去和现在中推测出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状态。这种未来是在过去和现在基础上的延伸。对当前现实的延伸和扩展无益于未来的“新”的事物的产生,因而只会为那些拥有贯彻自己意图的权力、力图维护制度和权力状况的人所用。推测貌似提供了一种将来的可能性,但这种可能性是一种与当下连续的、不出意外的可能性,是在保守的领域内对其他可能性的压制。推测的未来全然不具有超越性。它是被过去和现在决定的。“期盼”则是由具有开放性的将要到来的事物引发。这种期盼表现为对未来的可怕事物的恐惧,或对美好事物的憧憬。这些惧怕和妄图避免的未来,或是认可和给予希望的未来,切实地对应着人类存在本身的基本关切。人类对前方事物的预见、调整、适应,人类对尚未存在的将来的认识、领悟和对应,正体现了终末论将来的意涵。这种终末论的未来存在于对当下的各种预期中,影响了人类的时间经历。
  对于未来的当前展望,总是期盼和推断结合而成的单一行动。对未来的洞见可以从历史中演化而来。这种洞见和历史本身一样只不过是无常的。对将来的展望并不等同于“将来”本身。莫尔特曼认为,将来如果仅仅意味着历史的未来,则它同“超越性”没有任何关系。因此,一种无休止的“超越性”当然不是真正的超越性。然而,就动机来说,“将来的历史”毫无疑问地不同于“历史的将来”的观念。只有超越历史本身的实验的未来才能成为超越性的范式并使希望具有历史意义。如果加以正确理解,彼岸的乌托邦就打破了一切世俗的关系和我们所知的一切结合。它可以被理解为对“超越性”的根本的和终极的经验。
  这种对超越性的经验甚至超过了历史的超越性,通常表现为宗教象征。如果我们可以把现实当作历史来讨论,那我们同样也可以讨论“历史的终结”。历史的将来不会是数量上的新的未来,它必须是性质上的新未来。如果在使用“将来”一词时我们想到的是改变历史自身条件,那么将来便与超越性等同。只有清除了使我们把当前的现实体验为历史的冲突,将来才与超越性联系在一起。莫尔特曼反复强调的超越性,乃是摆脱历史领域中的必然。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不受肤色和语言的约束。
  长久以来,基督教信仰从形而上学出发来解释超越性。后来,它又从存在主义出发解释超越性。然而,莫尔特曼认为,今天,当我们在受苦中体验到超越性的界限并在积极的希望中跨越这界限时,信仰便出现了。我们若是根据基督教来解释终末论的超越性——着眼于被钉十字架的基督——则上帝的性质上的新未来就会同被驱逐者、被歧视者结合。这一未来便不是上层社会的进步,而是同社会的牺牲品,同下层民众结合。对终末论的未来的盼望因而就同被贬辱的人结合在一起。完全的他者(wholly others)的未来的超验性就在于提升当前的社会中的“他者”(the others,即异己者、流浪者、打工者、乞讨者、被监禁者、遭流放者、遭歧视者、外乡人)。这是变革的力量,是超越历史的上帝的力量。
  ……
展开
目录
丛书序
前言
导论

第一章 “希望”范畴的思想来源
第一节 西方思想史中的“希望”
第二节 希望神学的背景和思想来源
第三节 希望神学与希望哲学的关系

第二章 “希望”的时问维度
第一节 希望的终末论
第二节 将来本体论
第三节 作为应许和启示的历史
第四节 希望的时间观

第三章 “希望”的空间维度
第一节 对创造信仰的重新阐释
第二节 创造的空间
第三节 创造物共同体

第四章 “希望”的实践维度
第一节 从“信仰的希望”到“行动的希望”
第二节 从“可能性”到“转化”
第三节 从“政治神学”到“转化伦理学”

结语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