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思想概论:自然界中的数学模型(第5辑)》:
与赤道平面的问题一样,中国古代先民往往不追求严格的论证,仅仅凭直观就能把许多非常重要的结果应用得恰到好处,这不能不令人惊叹不已;进一步,他们对结果合理性的判断凭借的是经验,这样判断方式可以省略许多不必要的繁琐论证。因此,这样认识问题的方法是简洁的,也是明快的,这种认识问题的方法是古代中国思维方法的集中体现,这便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悟”,可以看到,这种认识问题的方法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现今的中国,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单纯凭借直观和经验认识问题是不够的,因为这样认识问题不利于进行长期而稳定的研究,或许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在中国古代很难形成明晰的概念,很难建立系统的理论,没有明晰的概念和系统的理论,即便是非常有价值的方法和结果也很难让世人理解,更难以发扬光大,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们在第三辑中曾经讨论过的朱世杰的著作《四元玉鉴》,朱世杰(1249~1314)是元代数学家,他在那部著作中讨论了立体结构的级数求和问题,其中很多结果即便是今天也是富有启发的,但他只给出了问题的结果而没有阐述理由,更没有建立理论,于是这些结果到了明清时代就没有人能够理解了,这样的研究也就无法传承下去,对于构建数学模型也是这样,虽然模型本身可以凭借想象得到,但模型的合理性仅凭经验判断是不够的,还应当在适当的时候进行相对严格的论证;进一步,为了使得这个模型能够让更多的人理解、更加深入地研究下去。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