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心安即自由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4761538
  • 作      者:
    贤宗著
  • 出 版 社 :
    中国财富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7
收藏
作者简介

  贤宗,号宗雄,福建人,浙江省桐乡市香海禅寺住持。自幼事佛,童真入道,勤奋好学,事佛以诚。1991年于莆田梅峰光孝寺受具足戒,承接禅宗临济正脉第四十五世传人,毕业于福建佛学院和闽南佛学院,上海交通大学EMBA(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1996年冬受聘于普陀山佛学院,期间历任办公室主任、图书馆馆长等职。2004年8月住持香海禅寺。现任中国佛教协会理事、浙江省佛教协会副秘书长、嘉兴市佛教协会。

  贤宗是中国佛商论坛发起人,是企业家的心灵导师和禅修引领者。他发心引领天下企业家走进宁静的心灵家园,让每一个人都有慈济众生、慧泽万物的慈悲心,光明正大地立足于天地之间。


展开
内容介绍

  老子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人只要有身体,就逃脱不了各种问题的纠缠。只有解开那些强加在自己身上的枷锁,才能获得心灵的平和。心平和了、柔软了,眼中的世界也会随之变得美好。本书认为,人要了解自己的心,了解自己内心深处真正的渴望是什么,而不要受制于表面的欲望,失去你原本拥有的珍贵的自由。

展开
精彩书摘

  解开外界与自己强加在身上的枷锁,才能让身心放松,回归最纯粹、最自然的状态。

  人类处在自然之中,与自然界同声相应,不可避免地遵循着大自然的规律。

  刚出生的婴儿身体非常柔软,躺在摇篮里的小孩子都喜欢把自己的脚扳到头顶上去,甚至可以把自己蜷缩成一个“球”。小孩子的身体像棉花一样柔软,像水一样光滑,但是随着年龄的慢慢增长人的身体也会逐渐变硬,年轻人的骨骼坚硬、肌肉紧实,当一个人老了的时候身子会像木头一样僵硬,而人死去之后身体更是如同枯萎脆弱的槁木了。生长在自然中的树木,春天发芽,娇嫩柔软,到了冬天叶子落尽,只剩光秃秃一根树干,硬邦邦、空荡荡。如此看来,人的生长过程与植被、动物的生长规律是相同的,人并没有因为处在食物链的顶端而有所不同。

  生命进程有规律可循,但是人们的心却总是想要摆脱外界的束缚,不满足于现有所得,不满意现在的状态。有一首非常空灵好听的歌曲,是一个声如天籁的小女孩演唱的,名字叫作《醒来》。里面的歌词也提到了这样的问题,其实人从生到死、从爱到恨、从迷到悟之间的距离非常近,往往只在一转念间。可是我们是否也能从尘世迷雾中一念“醒来”呢?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多少人没有“醒来”?

  “醒来”的前提是反观自照,追问自己活着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此生应该追求些什么,我们苦苦追求的金钱、名声、权力对于生命内在的精神成长又有多大意义。

  太过执着于某一样事物很容易陷入其中不可自拔,追求金钱就会成为金钱的奴隶,追求权力就会成为权力的奴隶,追求情感就会成为情感的奴隶,这些执着的追求就像许多绳子把自己五花大绑,走不动、解不开、放不下。被太多东西约束着,我们的身心就会负累无比,不得自由。

  解开外界与自己强加在身上的枷锁,才能让身心放松,回归最纯粹、最自然的状态。身心的柔软程度是相关相应的,就像我们熟知的渗透着哲学、科学思想的古老健身运动瑜伽,在练习的时候要求我们既要肢体放松又要内心平静,通过呼吸调节进行思绪排空。心灵的平和与否会影响我们看待世界的视角,心柔软了眼中的世界也会随之变得美好。

  心为法王,心乃万法之本、万象之源,心可造境、心可转物。

  一般人在生活中遭遇痛苦、烦恼、纠结的时候,出于趋利避害的本能和惯性思维,总爱把所有的问题归结给别人、归结给环境,很少去真正反省自己。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我们一旦深刻反省自己就会发现自己才是诸多麻烦的制造者,自己才是一切问题的根源。我们不富有的原因是不懂得利益别人,不会布施、不会给予爱,内心像乞丐一样贫穷,总想去乞讨;我们不快乐的原因是我们心中杂念太多,不能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令人感动的细节。

  我年轻的时候在普陀山教书,后来独自一人到了桐乡,当时的香海禅寺只有几间旧房,满地荒草、遍地麻雀,但仅仅八九年时间就筹资建成了目前的规模。讲述这个不是为了证明我个人多有本事,而是想向读者们说明我们的思路、定位是正确的。香海禅寺的定位就是利他,做所有事的目的都是帮助别人。其实,怀有一颗布施之心,努力去做有益他人之事就是在给自己铺平道路、创造机会。想着去利益别人,时时处处为他人考虑,在利他的同时自己的内心也会保持充实平和的状态,受益者也会以他自己的方式去利益身边的人,爱心这样层层传递就会成为每个人生活中自然而然的一部分,此时便无所谓付出与回报,有的只是每个人都能享受到的幸福与平静。

  佛教的修行有一个次第,从第一念发起到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这中间需要三大阿僧祇劫的时间。其中第一大阿僧祇劫要破掉“我执”。我见、我爱、我慢、我痴都属于我执,这是一个人修行过程中的最大障碍,想要破除很难。比如,一些年轻的创业者经常会走入某个瓶颈无法突破,这个瓶颈便是钱财与权力。企业做大之后希望利益能够最大化,希望资金都攥在自己手里,希望整个公司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最后畏首畏尾放不开手脚,这样偏执便给企业的发展设置了一个最大的障碍。这便是我执,对自己的利益过分执着、不肯放下。

  心改变了,境遇就会随之改变;思维改变了,境界也会随之改变。站在高山之巅所看到的风景与站在山脚下灌木草坡处所看到的风景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若想欣赏世间最动人的美景就要登高望远,心灵与思维都更上一层楼。

  我们需要用正确的态度来理解生命,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懂得圆满,也不会再畏惧死亡。很多人没有用正确的态度来理解生命,得了癌症后本来还可以活个三年五载,但是由于恐惧,也许几个月的时间就走了。恐惧是死神最得力的帮手,看淡生死的达观态度反而是死神的克星。

  很多时候内心最渴求的反而得不到,最想达成的也往往事与愿违。《道德经》里有句话:“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意思是说上等德行的人从来不觉得自己有德,其实这种人最有德行;下等德行的人往往表现出不失去道德,其实并没有德。现代社会极力推崇道德,这是因为道德有所缺失,如果本来就有道德,那么就不需要提倡了。话说回来,我写这些书也是一样,如果大家都能理解佛学并且笃信不疑,都能够自发自愿地去行善举、做善事、利益他人、修为自己,我就没必要如此大费周章了。

  自然界有春夏秋冬,人有生老病死,事有成住坏空,一切轮转都是无常。今天的你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丑陋还是美貌、痛苦还是欢乐,随着时间的迁流,一切终将过去。活在当下,顺其自然,享受生命过程中的悲喜才是完满。

  世间没有什么能够不劳而获、唾手可得,倘若想要达到自己理想的幸福状态,就需要不断地进行修行。

  修行不仅仅是出家人的功课,任何人都应该修行,都可以修行。修行有几个要点,第一个便是“柔软”,即把自己的心修得很柔软。前文提到过,婴儿出生的时候很柔软,因为他没有成见。水很柔软,它无形又有形,但并不以自己的有形而阻碍了无形的变化,又不以自己的无形而轻慢了有形。一个内心柔软的人就像水,这个世界是什么形状他都可以适应,随方就圆,把自己调成相应的形状。当一个人内心柔软的时候,对外界、对他人便心怀慈悲,没有怨恨。“仁者无敌”,我们也可以说是“柔者无敌”,心量够大、格局够高、包容够广才能以柔克刚、无所不能。

  读者们都非常熟悉的观世音菩萨就是这个状态,她的内心便极度柔软,所以能够循声救苦,千处祈求千处应,慈悲喜舍、普度众生。什么是柔软呢?一位慈祥的母亲面对她的孩子那种眼神和关怀就是柔软,一个眼神纯净无邪的人在与人交谈时的安宁神情就是柔软。如果一个人的眼神充满着嗔恨、恐惧或不安,这时候他的言行举止呈现出的都是一种不柔软的状态,冷得像水结了冰。一个人内心的柔和会不自觉地体现在言行举止与待人接物的方式上,心肠恶毒、坚硬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完全相反的风貌,即使满脸堆笑,依旧让人心有忌惮,不敢轻易靠近,害怕满面春风的背后是能够伤人于无形的笑里藏刀。

  人类对美好的事物有着与生俱来的青睐,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处在一个柔软、祥和的环境之中,也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格局宏大、胸怀宽广之人。想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对自己的心态、思维、言行举止多加注意、反思、纠正,这样一个自我提点、提升的过程就是修行的过程。禅宗中有专门的修行法门,即参禅。参禅其实就是时刻保持一种觉察力,发现自己的情绪不稳、行为很浮躁的时候及时调整、及时转换,始终保持内心清净平和的状态。

  参禅其实并非只有形式上的打坐,也并非要死板地练习呼吸,而是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思维,只要心能够安定,自然而然就能达到“禅”的境界,因此,我们要懂得“吾日三省吾身”,学会反思,反思自己是否容易被人激怒、心是否能够安定下来。现代社会中能够吸引人们目光、分散人们精力、搅扰人们心绪的事物太多了,我们的心思总是被外物牵扯着,拿着手机玩个不停,把着遥控器按个不停,或者找朋友去喝酒、打牌,一个人无法独处,大半的生命便在这些不经意之间被轻易浪费了。内心的躁动不安往往是因为受到了外界的影响,古人讲究君子慎独,即使一个人的时候也要安守住自己的心。参禅是一种最好的独处方式,能够帮助我们及时发现自己内心的问题,能化解心中的痛苦、执念,消弭心中的仇恨、愤怒,让自己的心智更成熟,心胸更豁达,像一泊净湖,永远保持平静清澈。

  内心平静、澄澈的人在人群中一眼就能辨认出来。我想,大家身边应该也不缺乏这样的人,他的笑容、谈吐、眼神、坐姿等一切表现都给人以优雅、高贵、纯净、祥和的感觉。这些美好的品质是一个人内在的特质,来源于内心的宁静和安详,来源于一颗柔软的心。

  除了柔软,清净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修行内容。心不清净就容易受到别人的左右,失去个性、失去自我。修行就是让自己的心得到沉潜,放得很低、很静。俗话说“水低为海,人低为王”,大海地处低洼才能成就自己的广阔,人时刻使自己处于最低的状态才能容纳更多的东西,容纳知识、见闻,容纳世间的喜悦、恼怒、忧愁,容纳他人对自己的偏见、误解、吹捧、贬低,容纳自己的优长、劣势。将这些世俗间的烦扰都欣然悦纳,不再被其困厄,那么想要达到清净的状态,也只不过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有包容万物的心态是一个人像大海一样“成其大”的必要条件,其实能够包容最重要的一个表现便是不计较,具体来说就是学会吃亏。很多人认为吃亏是无能的表现,这种观念绝对是错的。当一个人的精神格局、思想境界远远超过别人时才会吃亏、才肯吃亏。一般人面对别人的打骂都会予以反击,一个人如果骂不回口、打不还手,他要么是傻子,要么就是圣人。其实圣人往往看起来就很傻,因为他们超越普通人境界太多,根本不会将他人对自己的侮辱、伤害放在心上,更不会去计较、报复。我们有时候对甘心吃亏的人嗤之以鼻,觉得他们太傻,但是往往就是这样的“傻子”才能活得快乐、没有烦恼。我们常说“聪明反被聪明误”,其实反观日常生活之中,那些常怀烦恼忧愁、身体虚弱甚至得绝症的人大多是非常聪明、非常精明的人,因为他什么事都计较,不愿吃亏,最终思劳成疾。有个成语叫“睚眦必报”,大概是说不肯吃亏之人与他人相处之时总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睚眦是龙的九子之一,极其凶恶,用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肚量极小的人很是贴切,因为人一旦有了计较之心、报复之意,就会不自觉地变得十分凶恶。战国时期魏国大夫范雎因为犯了错误而被逐出国境,后来辗转到秦国得到重用,发迹之后便找来曾经对他有所嫌怨的人一一清算旧账,进行报复,可想而知这样的凶悍会给多少人带去原本没有必要的负累与伤害,而他本人最终也落得失信秦王、孤独病死的下场。

  寺庙的环境与氛围往往能让人内心清净,因为寺院本身便是清修之地,处处都能让人感觉到庄严、静谧的禅意,因此很多人在寺院待久了,浮躁狂热之心也会慢慢安静沉稳下来,香海禅寺的禅修班亦是取这一目的。通常寺庙里的佛像前都会供三杯水,清水代表纯净、代表无染,众生每天看到它内心也会被净化。即使是混浊不堪的水,通过慢慢的沉淀也会变得清澈,我们每天也要找一个时间让自己的内心沉淀下来,内心安静澄澈,看问题、想问题才会明白清楚、思路清晰。当然并不一定要亲自前往寺院庙宇进行禅修,不一定要沉浸在禅寺那种特殊的、浓厚的氛围之中,只要想修行,其实生活时时处处都是修行。修行就是时刻使自己处于这种通透的状态,不要让太多世故、分别、是非观念污染自己的心。

  保持内心清净不仅仅是一种生活中所需要的状态,更是为人处世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人在做重大决策之前一定要想办法让自己静下心来,静下心来才能将一切都看得清楚明白,知道如何正确应对。与他人产生矛盾冲突往往头脑会被嗔火燃烧,思维混乱、不清净,这样的状态会让人失去理智,甚至会做出过激的、极端的事。

  我曾经就见过这样的情形:一个哈尔滨的小伙子,他的女朋友莫名其妙地失踪了,用任何方式都联系不上,根据种种迹象与之前交流的状态来看,女孩应该是想结束这段感情,避开小伙子的纠缠。盛怒之下他竟然买了一把刀,准备去她女朋友家讨说法,他父亲就把他拉到我们寺院来。我告诉他,当一个人把所有跟你交往的信息都屏蔽掉的时候,她心中其实已经跟你决裂了,你没有必要再去追着要一个说法。一个人心中没有你的时候,你再像乞丐一样去乞讨是没有意义的,行为过激更是不值得,只会给双方带来痛苦和不必要的麻烦。

  心中充满暴怒的情绪很有可能就会铤而走险,犯下无法挽回的错误,后悔都来不及。那个小伙子如果真的拿着刀闯进女友的家里,估计到时候要承担悲剧的就不止是一家人了。

  清净之心是生活幸福的保证,与柔软之心同样重要。柔软是慈悲、善良、包容;清净是无染、理智、通透。“身在红尘,心在净土”是我们修行的目标,如同莲花,身处淤泥却能顶开皎洁。

  清丽芬芳的莲花必须依赖污浊的淤泥,这便是大自然的规律。美丑相对,事物之间互生互补,有高山的壮阔,就有涓流的细瘦;有鲜丽的花朵,就有刺手的枝干;有晴朗也有阴郁,有温暖就有风雪。这在道家的理念中称为阴阳平衡,自然万物阴阳相依,又相互转换。与之类似,佛学也极为尊重、认同自然的客观规律,世间万物错综复杂,每一个事物都存在着两面性,既有自己的优势,又存在自身的缺陷。

  人自身也存在着相反相成的矛盾,就像硬币有正有反,每个人都有自己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我们对一个人的客观评判取决于他优秀品质和恶劣品质所占的成分,人无完人,我们自己都不完美,又怎么能用完美的标准去要求别人?

  两个年轻人在恋爱或者初建家庭之时往往把对方想得很好,慢慢相处下来会发现对方并没有那么完美,不免就会陷入失落、抱怨和无奈之中,严重的便会出现分手、离婚甚至互相伤害等过激的行为。其实追求完美本来就是一个不正确的心态,有这样心态的人需要先让自己静下来,调整自己的看法和认识,反观一下自己是否能够达到苛求他人的严格标准,是否足够完美,从而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从不能忍受到接受,从接受到放下,直至最后把它彻底排解、消化掉,这种与不完美相互磨合的过程便是在修行了。

  神话故事中的仙人妖魔都需要进行长久的修行,我们所熟知的玉皇大帝修行了三千二百劫,换算下来有一百几十亿岁,另一个为人熟悉的蛇妖白素贞也修行了一千年。修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天长日久、日积月累,慢慢做出改观,同时也要抱着参加考试的心态时常检查自己的修行成果。学生只有自己不断地学习、努力才能考上大学,而老师只能传授给他知识,却没办法代替他考试,修行也是这样,只能依靠自己,他人无法代替,即使听高僧大德讲授经文,能从中获益多少,也要看自己的悟性与领会能力,更要看自己修行的实际行动。

  总之,能否达到生命理想的状态最终取决于我们自己,取决于我们所处的频道、我们所散发的磁场,取决于我们的心念与修为。有一颗柔软的心、慈悲的心、清净的心、包容的心、喜乐的心,自己的世界自然而然就会变得美好、清净、喜乐。

  命运真正的主宰者不是天地鬼神,也不是诸佛菩萨,是我们自己。做到一颗心时刻保持柔软、心思念头保持清净,外物流转变迁不会搅扰内心的宁静,如此,我们才算真正地掌控了自己的情绪,悟到了佛学义理。

  ……


展开
目录

目录

第一章梦回支提山

第二章七心

第三章一心柔软,一念清净

第四章观心

第五章活法

第六章活在当下

第七章心安即自由

第八章心无挂碍

第九章让心归零

第十章冥想

第十一章仁者心动

第十二章一切有为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