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配套解读与案例注释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365137
  • 出 版 社 :
    中国法制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专业导引:围绕主题法律文件对相关领域作提纲挈领的说明,重点提示立法动态及适用重点、难点;权威注解:由法律专家对重点法条及专业术语进行注解,帮助读者把握立法精神,理解条文含义;配套解读:对与主体法相关的规定予以解读,同时在目录中加“*”体现,帮助读者迅速了解实务重点;以案说法,提炼争议焦点并上目录,帮助读者灵活运用于司法实践
展开
内容介绍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配套解读与案例注释(第二版)》的立法目的与宗旨是维护公共利益,保障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的合法权益。本书对《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逐条进行注释,并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了详细解读。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立法目的〕
  为了规范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活动,维护公共利益,保障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的合法权益,制定本条例。
  条文注释
  本条是关于条例立法目的的规定,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规范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活动。房屋征收是政府行为,主体是政府。但房屋征收与补偿又不仅仅涉及政府,也涉及房屋被征收群众和各种社会组织,并且征收活动历时时间长、范围广、法律关系复杂,因此,有必要通过立法,对政府的征收行为,各方的权利义务等予以规范,从而保证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依法、有序地进行。这是立法的重要目的之一。
  二、维护公共利益。政府只有在特定的公共利益需要的情况下才能动用公权力强制剥夺私人财产。房屋作为公民必要的、安身立命的财产,为了城市长期发展需要而进行征用,对其房屋财产的限制必须以公共利益需要为必要条件。当然,如果征收和补偿是依法进行的,符合公共利益的要求,就必须得到维护和保障。本条例力求实现公共利益与被征收人合法权益的平衡,在确保公共利益目标实现的同时,又切实维护被征收人合法权益。为此,条例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对公共利益的维护:(1)明确公共利益目的(《条例》第二条)。(2)列举公共利益的情形(《条例》第八条)。(3)对被征收人设定若干配合义务(例如,《条例》第十五条、第十六条)。(4)规定了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程序(《条例》第二十八条)。(5)规定了阻碍合法征收补偿工作行为的罚则(例如,《条例》第三十二条)。
  三、保障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的合法权益。依法保障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是制定本条例的又一个核心内容。在房屋征收与补偿过程中,只有切实保障被征收人的居住条件有改善,生活水平不降低,按照市场价格进行评估确定货币补偿金额,即对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金额,不得低于房屋征收决定公告之日被征收房屋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同时对被征收人的搬迁、临时安置和停产停业损失予以补偿,保证被征收人所得补偿在市场上能买到区位、面积类似的住房,并依法赋予被征收人征收补偿方案和房屋征收评估办法制定参与权、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的选择权、补偿方式选择权、回迁权以及相应的行政救济权和司法救济权,才能最大限度维护好房屋被征收群众的利益,才能将群众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统一起来,才能真正做到统筹兼顾,从而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为实现全国人民最根本、最长远的利益创造良好的条件。配套规定
  《宪法》(2004年3月14日)
  第十条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一切使用土地的组织和个人必须合理地利用土地。
  《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全民所有,即国家所有土地的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国家依法实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但是,国家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的除外。
  第八条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物权法》(2007年3月16日)
  第四条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2011年1月8日)
  第二条下列土地属于全民所有即国家所有:
  (一)城市市区的土地;
  (二)农村和城市郊区中已经依法没收、征收、征购为国有的土地;
  (三)国家依法征收的土地;
  (四)依法不属于集体所有的林地、草地、荒地、滩涂及其他土地;
  (五)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全部成员转为城镇居民的,原属于其成员集体所有的土地;
  (六)因国家组织移民、自然灾害等原因,农民成建制地集体迁移后不再使用的原属于迁移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
  《海域使用管理法》(2001年10月27日)
  第三十二条填海项目竣工后形成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海域使用权人应当自填海项目竣工之日起3个月内,凭海域使用权证书,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土地登记申请,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换发国有土地使用权证书,确认土地使用权。配套解读
  《条例》的立法依据主要有:宪法、物权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修正后的《宪法》第10条第1款和第3款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第13条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物权法》。《物权法》第42条第1款和第3款规定:“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单位、个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征收单位、个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应当依法给予拆迁补偿,维护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征收个人住宅的,还应当保障被征收人的居住条件。”2007年8月30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9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决定》。修改后的《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6条规定:“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国家可以征收国有土地上单位和个人的房屋,并依法给予拆迁补偿,维护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征收个人住宅的,还应当保障被征收人的居住条件,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宪法和法律明确规定了三点内容:国家实行法定征收制度;只有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国家才能实施征收行为;征收应当依法给予补偿。而《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只规定了拆迁制度,没有明确规定征收制度,且没有区分公益拆迁和商业拆迁,这就出现了与上位法相抵触的问题,也引发学术界和社会各界对《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合法性的广泛质疑。
  与《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的立法目的相比,《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主要从加强对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和保障建设项目顺利进行的角度来规定,强调了国家对于城市房屋拆迁活动的有效管理、突出了拆迁服从建设的一面,而对于保障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立法宗旨不够突出。本《条例》在立法宗旨上首先强调了“规范”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活动,表明这是一部规制政府行政权力合法行使的法规;其次强调了“维护公共利益”,表明这是一部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法规;最后强调了“保障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的合法权益”,表明这是一部保障民生和维护公民合法私有财产的法规。第二条〔适用范围〕
  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征收国有土地上单位、个人的房屋,应当对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以下称被征收人)给予公平补偿。
  条文注释
  本条是《条例》总则乃至整个《条例》的核心条款,不仅确立了《条例》的适用范围,明确了条例调整的房屋征收的事由(公共利益需要)、对象(征收对象为国有土地上的房屋,补偿对象为房屋所有权人)等基本事项,更重要的是确立了因公共利益征收国有土地上房屋的公平补偿原则。
  一、房屋征收的事由是为了公共利益。本条明确规定,征收国有土地上单位、个人的房屋只能是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本条例第八条列举了六项符合“为了保障国家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公共利益的需要”的情形:国防和外交的需要;由政府组织实施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由政府组织实施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环境和资源保护、防灾减灾、文物保护、社会福利、市政公用等公共事业的需要;由政府组织实施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需要;由政府依照城乡规划法有关规定组织实施的对危房集中、基础设施落后等地段进行旧城区改建的需要;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公共利益的需要。
  二、房屋征收的对象是国有土地上的房屋。本条例只适用于征收国有土地上单位、个人的房屋,不适用于集体土地征收,集体土地征收现主要由《土地管理法》调整。根据《宪法》和《物权法》的有关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原拆迁条例适用于城市规划区内国有土地上实施的房屋拆迁活动,本条例适用于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活动,但不限于城市规划区内。从法律上讲,本条例应当只适用于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因历史原因形成的公房承租人的合法权益有所忽视,而是要区分不同情况,既依法维护好其合法权益,又符合法律的基本精神。
  三、房屋征收的公平补偿原则。征收和补偿的对象是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条例强调了对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要给予公平补偿。公平补偿,一方面是指补偿与被征收财产价值相当,体现了政府征收虽然有强制性,但是在补偿上不应让为公共利益作出贡献的被征收人吃亏;另一方面是指对全体被征收人应当适用统一的标准,体现被征收人之间的公平。公平补偿的核心是为被征收财产提供的价值保障,不少于因财产被征收产生的实际损失。这种实际损失的发现,不是政府根据政策需要采取行政强制手段确定的,而是通过最为有效和公平的市场方式实现的。《条例》在第19条为公平补偿确定了实质性的界定标准——“对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不得低于房屋征收决定公告之日被征收房屋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当然,公平补偿原则并不限于对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根据《条例》规定,还包括搬迁和临时安置的损失,以及经营性房屋的停产停业损失。除此之外,公平补偿原则还体现在,对生活困难的被拆迁人,虽然给予完全补偿但仍然达不到城市平均居住水平且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应当优先给予住房保障。配套规定
  《宪法》(2004年3月14日)
  第十三条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物权法》(2007年3月16日)
  第四十二条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单位、个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
  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应当依法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等费用,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生活,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征收单位、个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应当依法给予拆迁补偿,维护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征收个人住宅的,还应当保障被征收人的居住条件。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贪污、挪用、私分、截留、拖欠征收补偿费等费用。
  第四十四条因抢险、救灾等紧急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用单位、个人的不动产或者动产。被征用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使用后,应当返还被征用人。单位、个人的不动产或者动产被征用或者征用后毁损、灭失的,应当给予补偿。
  第一百四十八条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前,因公共利益需要提前收回该土地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对该土地上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给予补偿,并退还相应的出让金。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2009年8月27日)
  第六条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国家可以征收国有土地上单位和个人的房屋,并依法给予拆迁补偿,维护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征收个人住宅的,还应当保障被征收人的居住条件。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
  第五十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关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报经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或者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可以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
  (一)为公共利益需要使用土地的;
  (二)为实施城市规划进行旧城区改建,需要调整使用土地的;
  (三)土地出让等有偿使用合同约定的使用期限届满,土地使用者未申请续期或者申请续期未获批准的;
  (四)因单位撤销、迁移等原因,停止使用原划拨的国有土地的;
  (五)公路、铁路、机场、矿场等经核准报废的。
  依照前款第(一)项、第(二)项的规定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对土地使用权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2009年8月27日)
  第十三条国家依法保护归侨、侨眷在国内私有房屋的所有权。
  依法征收、征用、拆迁归侨、侨眷私有房屋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合理补偿和妥善安置。配套解读
  《条例》通过之前,我国法律关于征收补偿原则的规定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第一,合理补偿原则。如《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第13条规定:“国家依法保护归侨、侨眷在国内私有房屋的所有权。依法征收、征用、拆迁归侨、侨眷私有房屋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合理补偿和妥善安置。”第二,适当补偿原则。如《土地管理法》第58条规定,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对土地使用权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第三,相应补偿原则。如《外资企业法》第5条规定,在特殊情况下,根据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对外资企业可以依照法律程序实行征收,并给予相应的补偿。第四,仅规定补偿,无补偿原则。如前面提到的《物权法》和《房地产管理法》。这些补偿原则中使用的“适当”、“合理”、“相应”都是模糊概念,且没有相应的界定标准予以明确,因此这些不同的补偿原则本质上并没有区别。实践中征用补偿标准较低,多数情况是不完全补偿。补偿更多的是出于一种政策性考虑,而不是从财产权保障的角度出发。尽管2001年《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已经引进市场化的评估作为补偿标准,但在未确立公平补偿原则的情况下,评估多数流于形式,并不能真正发挥作用。在《条例》实施后,对于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的补偿应当依据《条例》规定的补偿标准来适用。第三条〔基本原则〕
  房屋征收与补偿应当遵循决策民主、程序正当、结果公开的原则。
  ……
展开
目录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立法目的】加注*号的条文涉及配套法规解读,以帮助读者理解。*
第二条【适用范围】*
第三条【基本原则】
第四条【行政管辖】*
案例1:房屋征收与补偿的主体应是市、县级人民政府第五条【房屋征收实施单位】*
案例2:房屋征收实施单位不得以营利为目的第六条【主管部门】
第七条【举报与监察】
第二章征收决定
第八条【征收情形】*
案例3:土地储备不属于公共利益范围第九条【征收相关建设的要求】
第十条【征收补偿方案】
第十一条【旧城区改建】
第十二条【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第十三条【征收公告】*
第十四条【征收复议与诉讼】
案例4:对政府制定的征地拆迁补偿文件不服,是否属于
可诉的行政行为第 十 五 条【征收调查登记】*
第 十 六 条【房屋征收范围确定】
第三章补偿
第 十 七 条【征收补偿范围】*
案例5:出租房屋被拆迁,出租人是否应向承租人支付房
屋附属物补偿款
第 十 八 条【涉及住房保障情形的征收】*
案例6:房屋拆迁的行政裁决是否应当考虑对弱势群体的
特殊照顾第 十 九 条【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
案例7:拆迁行政裁决因违法被撤销第 二 十 条【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
案例8:作出行政裁决所依据的房屋资产评估报告违反法
定程序,行政裁决是否可撤销
案例9:拆迁当事人是否可以单方面确定房屋评估机构第二十一条【产权调换】*
案例10:拆迁人是否可以剥夺被拆迁人选择补偿方式的权利第二十二条【搬迁与临时安置】
案例11:提供周转住房不符合要求造成损害的应否承担赔
偿责任第二十三条【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
案例12:承租人能否主张停产停业损失补偿
案例13:拆迁造成停产、停业的,如何确定拆迁人应当支
付的停业、停产补偿数额第二十四条【临时建筑】*
案例14:未经法定程序拆除违法建筑应否赔偿第二十五条【补偿协议】
案例15:房屋拆迁安置协议签订后,被拆迁人已经按照协
议履行义务,拆迁人拒不协助办理房屋产权证的,
是否要承担违约责任
案例16: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已经签订,拆迁当事人反悔后,
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变更或者撤销协议的,
法院是否应当受理第二十六条【补偿决定】*
案例17:事实认定错误之裁决是否违法第二十七条【先补偿后搬迁】
案例18:采用暴力方式逼迁构成违法,需承担法律责任第二十八条【依法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案例19:强制搬迁时未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会有何后果第二十九条【征收补偿档案与审计监督】
第四章法律责任
第 三 十 条【玩忽职守等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暴力等非法搬迁法律责任】
案例20:因强制拆迁引起的行政赔偿,应当按照什么项目
和标准来进行赔偿第三十二条【非法阻碍征收与补偿工作法律责任】
案例21:非法阻碍房屋征收构成妨害公务案第三十三条【贪污、挪用等法律责任】
案例22:贪污拆迁补偿费用构成贪污罪第三十四条【违法评估法律责任】
案例23:房产评估师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案第五章附则
第三十五条【施行日期】
配 套 法 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节录)
(2004年3月14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节录)
(2009年8月27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节录)
(2007年3月16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节录)
(2009年8月27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节录)
(2007年10月28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
(2011年6月30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节录)
(2011年2月25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节录)
(2009年8月27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节录)
(2012年10月26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节录)
(2007年12月29日)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节录)
(2007年4月22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严格征地拆迁管理工作切实维护
群众合法权益的紧急通知
(2010年5月15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控制城镇房屋拆迁规模严格拆迁管理的
通知
(2004年6月6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认真做好城镇房屋拆迁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的紧急通知
(2003年9月19日)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评估办法
(2011年6月3日)
房屋登记办法
(2008年2月15日)
房地产估价规范(GB/T 50291-1999)
(1999年2月12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国有土地上
房屋征收补偿决定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2012年3月26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当事人达不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就补偿
安置争议提起民事诉讼人民法院应否受理问题的批复
(2005年8月1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当事人之间达成了拆迁补偿安置协议仅
就协议内容发生争议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问题的复函
(2007年1月1日)
实 用 附 录
1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标准及计算公式
2 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标准及计算公式(征收其他土地
可参照执行)
3 集体土地征收安置补偿协议(参考文本)
4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协议(参考文本)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