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饮食文化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主要流派
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如同中国一样,早在3000多年前就对饮食有如此深刻,完整的认识,在《黄帝内经》中对合理的膳食结构已经有了明确的概念,在《素问,脏器法时论》篇中说:“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提示合理的饮食结构对养生保健,维护健康,以及疾病的预防有着重要作用,膳食结构是现代营养学的核心问题,中国古人的智慧已经提出了食品组完整的概念,以及膳食结构合理框架,同时它也指出了食物的本身属性,即四气(温,热,寒,凉),五味(苦,咸,酸,甜,辛),及药食同源性质等中国健康饮食元素,为中国食疗文化奠定了基础,
中国饮食文化是历史悠久的区域文化,具有多层次,多角度,多品位的特点,什么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很难一言蔽之,不同的切入点,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导致众说纷纭的局面,最具代表性的有五种传统饮食文化: 熟食文化,美食文化,素食文化,食疗文化以及科学饮食文化,
熟食文化
在我国新石器时代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均发现有大量的陶制餐具,在陕西半坡遗址中发现了土灶,有50多万件陶器,陶片,绝大部分与生活密切相关,其中有炊具(三足炊具如鼎,鬲,斝),食具(碗,盘,杯,壶,盆),储水器,储藏器等,还发现了可以蒸煮食物的陶甑,在它的底部有十几个小孔,适于蒸煮食物,熟食是人类饮食文明的起始点,古书《世本》上说:“昆吾制陶”,“神农耕而作陶”,《古书考》称“黄帝作釜甑”,提示古代管理者们在倡导熟食文化中的积极推动作用,
熟食文化也是烹饪文化,熟食有3个基本元素: 火,水和器,在我国史前已经初具规模,并不断发展创新,从生吃到熟食,烹的技术发源于我国,我国第一部烹饪著作《吕氏春秋》对此作了精辟的概括:“凡味之本,水为最始,五味三材,九沸九变,火为之纪,时疾时徐,灭腥去臊除膻,必以其胜,无失其理,”在几千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国菜的烹调技法博大精深,又不拘于一格,始终处于流派变动纷争和日臻完美之中,沿袭至今,形成了“多,奇,绝”的诱人魅力,1992年出版的《中国烹饪辞典》统计技法共467种,根据制作熟食的导热介质为依据来划分技法,大致可分为“火烹法”,“水烹法”,“气烹法”,“油烹法”和“其他烹法”5大类,数千年来,其主要技法已经走入寻常百姓家,融入千家万户日常生活之中,如火烹法的烤,盐焗,泥煨;水烹法的烧,炖,焖,烩,扒,汆,涮,煮,卤,酱,浸,蜜汁;气烹法的清蒸,粉蒸,花色蒸;油烹法的炸,烹,熘,炒,爆,煎,塌,拔丝,琉璃,挂霜;其他技法的拌,炝,腌,冻,熏,这些技法奠定了中国美食文化的基础,
熟食文化经历了近4000年的传承与发展,已经成为古代和现代普通百姓饮食生活方式的一种固定模式,表明中国人早早地就翻开了饮食文明时代的一页,熟食无论从预防与减少疾病,还是帮助消化吸收营养,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熟食已经成为当今世界饮食文化的主流,
美食文化
对食物美味的追求,是人类享受物质生活的需要之一,也是饮食文化精致化,系统化的原动力,其起源最早可追溯至奴隶社会,早在商朝,作为商相的伊尹原本是一个厨役奴隶,名叫有莘氏,具有高超的烹饪技巧,制作的美食可称之为人间至味,到了夏商,统治者夏桀对美食享受欲望无限膨胀,成天与宠妃妹喜饮酒享乐,无有休时,所筑酒池大可运舟,一鼓而牛饮者三千人,妹喜见醉而溺死者非但毫无怜悯同情之心,反而笑而乐之,完全丧失了人性,结果被商汤所灭亡,商代末代君主商纣王,生活糜烂奢侈,筑酒池,造肉林,珍馐纷呈,视百姓生命如同草芥,由此失去民心,失去国家,落得个自焚而亡的结果,这是典型食无德的例子,历朝历代的帝王贵胄对美食的疯狂追求,加上祭祀的需要,迫使厨师们创造出各色各样的美味佳肴,与此同时,官宦人家,平民百姓都对美食情有独钟,尤其是节庆饮食文化的需要与发展,因此造就了颇具中国特色的美食文化,
菜系的形成
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的差异,自古以来,中华饮食上就形成了许多各不相同的菜系,就地方划分而言,有四大菜系(巴蜀,齐鲁,淮扬,粤闽)或八大菜系(四川, 广东,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徽州和湖南)之分,各大菜系交相辉映,成为中华民族饮食文化中的瑰宝,
配菜及烹饪法四季有别
一年有四季,按季节而调配饮食,以及采用相应的合理烹饪技法,这种因时施膳是中国美食文化的又一特征,调味,配菜上,冬则味醇浓厚,夏则清淡凉爽;技法上冬多炖焖煨,夏多凉拌汆,各种菜蔬更是四时更替,适时而食,这种尊重季节,因时施膳的饮食文化特点,反映出从古至今,中国饮食注重讲究口味与健康并重,饮食利于健康的饮食理念,这对形成我国科学饮食观念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讲究菜肴的整体美感
菜肴整体美感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对于菜肴的色,香,味,形,器这些美食元素的协调一致,厨师们利用自己的智慧,技巧及艺术修养,塑造出各种各样的美食,独树一帜,使色,香,味,形,器达到高度的和谐之美,给人以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美的享受,
注重就餐节奏与环境情趣
我国烹饪自古以来就注重品味情趣,讲究食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不仅对饭菜点心的色,香,味,形,器有特殊的要求,而且在菜肴的命名,品味的方式,时间的选择,进餐时的节奏,娱乐的穿插等都有一定文化要求,美味佳肴与诗情画意结合,立意新颖,风趣盎然,美食文化,融入了人文文化,诸如琴棋书画,礼仪,服饰,音乐,舞蹈等,尤其是宫廷美食的形成,对美食文化有一定能够促进作用,然而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为了追求美味,“食无德”的事情屡有发生,如不惜以专刃取生鸡之肝;用烧红的铁著插入母牛乳房来制作玉箸膏;以烈炭活灸鹅之掌制作入口即化的美味鹅掌,不健康的极端美食主义,不仅大则可危及国家存亡,而且小则可伤及个人生命,更表现出对动物的不人道作为,
食医相结合
我国的烹饪技术和医疗保健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历来就很重视“医食同源”,“药膳同功”,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烹调出各种美味的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预防与治疗的目的,《黄帝内经,太素》中写道:“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反映出“药食同源”的思想,并演变成一支独立的饮食文化,即食疗文化,
素食文化
素和荤是中国饮食文化中相对立的概念,素食一般是指不含肉,鱼,奶制品的蔬菜类食品,也排除洋葱,大蒜,韭菜,以及含酒精的饮料,与此相反,荤食则是包括上述食物,饮料在内的饮食,除动物性荤腥食物外,还包括五辛的蔬菜,如大蒜,韭菜,香菜等,素食者中也可分为蛋奶素食者(不食用动物的肉,如禽类,海鲜等,但食用蛋类和奶类制品),奶素食者(与蛋奶素食者差不多,只是也不食用蛋类),蛋素食者(与蛋奶素食者差不多,只是也不食用奶类制品),还有一种称之为果素者,即除摄取水果,核桃,橄榄油外,其他食物均不食用,
素食和素食主义者并不是一回事,前者讲的是素食的饮食文化,后者讲的是佛教,道教对素食的宗教的,哲学的,人文的观念与实践,素食文化应该包含这两方面的内涵,素食在中国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其起源可能与印度本土宗教的印度教,耆那教和佛教有关,他们自早就遵循崇尚生命的态度,并积极鼓励其追随者放弃杀害动物和食用它们的肉,最早约在公元1世纪初印度佛教僧人到达中国,他们是虔诚的素食主义者,中国的佛教,道教大多是信奉素食,素食在中国得到广泛流传,也受到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主张仁爱,提倡孝道,
素食在中国并非全因宗教而得以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牛耕和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农业得到发展,各类蔬菜,瓜果出产丰富,中国早就有“肉不如蔬”的古有之风,《诗经》上已有素蔬出现,采撷野菜蔚然成风,如“参差荇菜,左右芼之,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在《左传》中还认为“肉食者鄙”,《吕览》中载道:“肥肉厚酒,务以自强,名之曰烂肠之食,”提示在我国古代就有偏食荤腥不利健康的看法,
素食文化为科学饮食的组织原则,如食物多样化,主副食,荤素的搭配,以及节俭地使用高能量食品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手段,目前我国栽培的蔬菜有160多种,而野菜有300多种,为享受素食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下面介绍一些具体的素食搭配方法:
(1) 谷豆蛋同吃补充蛋白质: 由于谷类中缺少一种必需氨基酸——赖氨酸,而在豆制品中含量丰富;蛋中富含蛋氨酸,而这是豆类中所缺乏的,若这三种食物搭配,就起到了互补作用,
(2) 粗粮坚果补充锌铁: 吃素容易造成缺铁,导致缺铁性贫血,脸色苍白,吃素也会造成缺锌,影响身体发育,多吃豆制品,核果,适量的粗杂粮以及红糖,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