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提升与战略:基于智力资本、吸收能力及创新文化的影响:the influences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absorptive capability and innovative culture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1712189
  • 作      者:
    刘亚军著
  • 出 版 社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刘亚军,男,1976年生,湖南益阳人。管理学博土,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湘潭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硕土生导师,湖南省管理科学学会副秘书长。已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收录或转载。主持省部级课题2项。主要研究领域为:企业知识管理与战略、电子商务。
展开
内容介绍
  《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提升与战略:基于智力资本、吸收能力及创新文化的影响》抓住技术创新的知识本质,以知识的类生物生长规律为依据,以智力资本、吸收能力和创新文化为前因变量,探索如何有效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并以技术后发企业为具体研究对象探讨如何实施技术追赶战略。
  研究发现,智力资本中的人力资本和关系资本能直接有效地提升技术创新绩效,而结构资本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具有两面性。实现吸收能力对技术创新绩效有直接促进作用,而潜在吸收能力则需通过实现吸收能力对技术创新绩效发挥间接影响.企业良好的创新文化能放大智力资本对实现吸收能力和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也能放大潜在吸收能力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技术后发企业在技术追赶初始阶段一般应采取模仿创新战略,至中后期才可以实施自主创新。
展开
精彩书摘
  6.7.3 后发企业的技术赶超战略
  在本研究中,技术后发企业是指在技术上相对同行主要竞争对手差距很大,实现技术赶超难度非常大的企业。目前,我国面临着产业结构升级的问题,即要将落后的、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价值链低端产业进行提升,转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业,以促进我国在各产业领域的竞争力。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进程的加快,虽然有一部分产业实现了较快的技术进步,培育了较强的技术能力,与世界领先企业的技术差距不断缩小,但事物总有两面性,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过程中,技术的竞争也全球化,产业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分工。我国企业在世界产业分工中由于技术基础条件先天不足,因此只能从产业链低端开始定位。虽然我们企图通过开放国门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但是一方面,发达国家企业对技术的交易设置种种障碍,严防技术外泄,另一方面,大家都在进步,先进企业由于在技术基础和资金上的优势,更容易实现技术创新。因而,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使得很多国内企业面临“落后一学习一再落后一再学习”的无奈循环。近年来,我国的制造企业由于在世界分工中长期处于低端,导致我国逐渐沦为“世界工厂”。因此,技术落后企业如何通过技术学习和技术创新实现技术赶超问题显得相当迫切。为了分析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本节所考虑的问题是定位于我国的技术相对落后的大型制造企业立场上的。
  (1)技术赶超的方式
  一般来说,技术赶超方式有两种:模仿式技术赶超和自主创新式技术赶超(苗文斌、吴晓波,2006)。模仿式技术赶超,是指企业学习技术领先者的创新技术、创新思想或创新方法与经验,缩小与先进企业的技术差距。模仿企业可以通过购买先进企业的产品实施反向工程,或直接引进或购买领先者的先进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改进完善,进一步开发,从而能够缩短技术探索的周期,降低创新风险,在更短的时间内缩小与技术领先企业的技术差距,并快速获得更好的市场绩效和利润。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动机
1.3 研究目标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说明
1.5 研究框架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企业的智力资本理论
2.2 技术创新理论演进述评:基于智力资本视角
2.3 企业的吸收能力理论

第三章 知识的类生物性质与技术创新
3.1 知识的实践性
3.2 知识的外生性
3.3 知识的依附性
3.4 知识的酶合性
3.5 知识的群合性
3.6 知识的有机性
3.7 知识的惯性
3.8 知识的变异性
3.9 各性质之间的逻辑联系

第四章 理论假设与概念模型
4.1 智力资本及吸收能力内部各维度之相互关系
4.2 智力资本对吸收能力的影响
4.3 智力资本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
4.4 吸收能力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
4.5 创新文化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
4.6 技术差距对吸收能力及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
4.7 概念模型的建立

第五章 研究设计和研究方法
5.1 研究方法与逻辑顺序
5.2 变量设计与指标选择
5.3 问卷设计
5.4 样本数据收集
5.5 前测数据的信度和效度评价
5.6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第六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
6.1 样本数据质量评估
6.2 企业背景变量的控制效应检验
6.3 各潜变量之间的相关分析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本文用到的英文缩写及符号索引
附录B 调查问卷索引
致谢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