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说人:〈格言别录〉讲记》序
由儒入佛的一代奇才:李叔同(代序)
关于《格言别录》这本书
《格言别录》原文
学问类
存养类
持躬类
敦品类
处事类
接物类
惠吉类
悖凶类
李叔同说人:《格言别录》讲记
一、学问篇
1. 爱读书的人比较有出息
做善事的人最快乐
爱读书的人比较有出息
2.多行救济,其德感人
3.是非得失只在一念之间
4.过人的长处,往往体现在小事上
做人的标准
什么叫大人
5.考量一个人的品行,要从多方面来看
从细微处体察仁义
6.会克制自己的人,往往有不平凡的成就
"克己复礼"的现代意义
二、存养篇
1.别人不好的地方要掩藏几分
水知道答案
2.虚怀若谷,道养天下
"虚"以养心
3.欲望过重,会让我们迷失心性
我们要争哪个"气"?
4.做人,要学会耐得烦恼和苦闷
格物致知
印光大师如是说
5.清心寡欲也是一种受用
《格言联璧》中的原句
6.空灵的境界,是人格完美体现
"静虚"源于佛教
7.财富的累积,来自节俭
李嘉诚的节俭风格
王永庆的成功之道
8.坚守善良的人易受人尊重
生活即教育
大丈夫能忍胯下之辱
9.好学问,往往从谨慎中得来
从屈辱中出来的名誉更响
修养最怕嗔恨
10.谦退是保身第一要法
儒佛本是一家
11.温和是涵养的表现
家教至为重要(紧扣"缓"来解读)
12.待人接物应从容
丰子恺说
13.易喜易怒的人难成大事
胎教与幼教
14.心平气和是难得的修养
天下"三大贤"之一:吕坤
15.定火工夫,不外以理制欲
气定神闲
16.得意不可忘形,失意也不要沮丧
弘一法师三次求为弟子的经过
17.有才华的人最好不要过于显露
近代最像孔子的人:李叔同
18.脾气急躁的人,往往一事无成
弘一大师的净土缘
19.逆境最能成就一个人
傅说拜相
20.个性太急,往往误事
选编《格言别录》的理由
21.和气迎人,是成功者必修课
如面佛天
22.做人要谦卑而厚道
学到用时方恨少
23.灾祸的出现,往往只因小事
祸发生于瞬间
24.从逆境中可看出一个人的胸襟来
性善还是性恶?
三、持躬篇
1.心怀厚道,众人喜欢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
君子之义
2.富贵之所,即是招怨之地。
财富与慈善的对话
3.施恩莫记,得恩莫忘
一饭千金
4.人生最不幸的事是偶尔失言
逢人且说三分话
5.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
善心召感机遇
6.不懂自重的人,往往会自取其辱
自找没趣的人
7.自大必败
自大必败
8.大肚能容天下事,立定脚跟好做人
大肚能容
9.做人最怕的是得意忘形
"李一现象"的反思
10.要学会谦卑
逢喜而惧
11.不要刻意追求完美
贤愚之心不可太分明
12.向后看,眼界变得更宽
宽容看气度
13.心静生智慧
名人眼中的李叔同
14.变故来临时,宜静守
做个宠辱不惊的人
15.爱抢风头的人必受排挤
不卑不亢
16.知足的人容易感到快乐
知足常乐
17.益友利己,损友害己
薄责于人
人生得一良友足矣!
18.守身如玉的可贵
黄金有价玉无价
君子如玉
19.心无妄念是君子行为
上善若水
20.立志苦点才好,意趣乐点才好
复圣颜回
气魄风度
21.光明磊落是做人第一原则
陶渊明的高风亮节
22.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
书有未曾经我读
事无不可对人言
23.心思缜密,但不要过度琐屑
直心是道场
24.凡事不要看得太透
给心留点空间
25.以情恕人
律己宜带秋风
26.责人之心对待自己,可以不犯大过
得饶人处且饶人
27.懂反省的人收获总比别人多
细节决定未来
28.君子之交淡如水
君子之交淡如水
29.居安思危是成功的先决条件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30.考虑要全面,才不会有失误
世间没有完美的事
31.发火时要懂得控制自己
冲动是魔鬼
32.话不可以说得太满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33.好花看它半开时
胡文定公与《春秋传》
34.精明的人对人不会苛刻
触来莫与竞,事过心清凉。
35.学识不足,才会有过多顾虑
杞人忧天
流云似水
36.多礼之下必有目的
礼尚往来
37.缓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免祸
心态不同,结果就不同
四、敦品篇
1.好名声只因懂涵养
解读名声
2.好出风头,必是沽名钓誉之人
人格感化的教育家
3.名声多与金钱无关
以人为镜,可明得失
五、处事篇
1.从为难处看一个人心胸魄力
爱心比金子贵重
2.心量大的人最有魅力
"德"字的含义
3.独单专行的人难成大事
做好事要量力而行
4.自以为是的人最没智慧
人贵有自知之明
5.切莫自取其苦
无知酿成的悲剧
6.心闲时,要戒一个"偷"字
懒惰养成的风气
7.调节心情最好办法,是做到胸中无事
淡定心境最难得
8.处理事情,切莫急躁
孔子的传世名言
9.夸人长处,体谅短处
最美的黄昏恋
10.无心者公,无我者明。
心诚则灵
六、接物篇
1.以宽容的心待众,才能受到爱戴
字为世间至宝
2.关系别人终身大事的话,切莫轻易说出
一言能成事,一言能败事
3.反省自己看过失,对待他人看长处
内省的可贵
4.遇事不惊,才能做到从容对待
深刻的一场开示
5.公平则心明,真诚则感人
立木为信
6.光明磊落的人不会徇私舞弊
谁造出了有毒小龙虾?
7.木纳是争论的最好态度
大智若愚
8.沉默是息谤的最好方法
是非以不辩为解脱
9.应对侮辱的最好办法是感化
以德服人
10.懂得吃小亏,便不会吃大亏
乡愿由来
11.便宜好占的地方,正是众人纷争之地
学会"吃亏"二字
12.学会忍让
吃亏是福
13.保持仁爱的心,能获得意想不到的结果
爱无国界
14."吃亏"是一门艺术
河南人的榜样
15.沉默,应对难处之人的最好方法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16.得饶人处且饶人
穷寇不可追
17.恩怕先益后损,威怕先松后紧
李叔同的境界
18.做人不要先好后坏,否则会反恩为仇
人性都有弱点
19.善用威的人不轻怒,善用恩的人不妄施
惠不在大,在急
20.宽厚虽然好,但也要讲究方法
道德的力量
21.会倾听的人不会轻信开口
教育要得法
22.谦卑,可感化小人成君子
懂得使用财富的人
23.激而不怒,非胆量,即心机
何必发怒?
24.做事须留余地,责善切戒尽言
温而厉的教育
25.责备善良的人,一定要小心开口
学会赞美
26.评论别人须带三分浑厚
论人须带浑厚
27.使人敢怒不敢言,易损阴德
求子的智慧
28.善于感化者,一定懂得心诚色温
人情练达皆学问
29.受辱的时候,不要表露出来
不动声色的智慧
30.喜欢听闻别人过失,不如喜闻自己过失
乐道人之善
31.评论他人是非,要从他的根本出发点去看
不因人而废言,不因言而废人
32.感念人情,从宽厚处着想
让心开成一朵莲
33.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画花的女孩
34.最大的罪恶是纵容私欲
道德的感化
35.不要污蔑好人,否则有损德性
慎言慎行
36.心胸较狭的人,可用宽宏之心对待
揭开历史的面纱
37.为人处世,不能太过分明
黑白分明
38.精明虽然好,但不要失了厚道
福报从浑厚中得
39.有道德的人,内心总能保持平和
慈悲出祸害,方便出下流
40.世上还是好人多
性本为善
41.对待自己应当严格点,对待别人应该宽松点
温而厉的李叔同
42.慎开口,谨承诺
盛怒不如不怒
43.喜时说的话不可信,怒时说的话多失体
仁者不忧,智者不惑
44.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思过与感恩
45.背后的议论最让人难受
沉默是智慧的表现
46.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
善用威者不轻怒
47.当事情说不清时,不妨停一停
印光大师宝贵开示
48.符合人性的方法最有效
大师开示:求子
49.遇事多替别人想
师徒情谊
50.评论别人之前,宜先反省自己
我为孔子喊冤
51.容易被外在事物征服的人,内在一定不足
至远者非天涯,而在人心
52.易生喜恶之心,一定注重外表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53.小人喜听过失,君子喜闻从善
君子耻闻小人之恶
54.君子济急不济贫
师徒之情
55.做人要恩怨分明,多一分包容之心
活在当下
56.好合,不如好散
人生若只如初见
七、惠吉篇
1.群居守口,独坐防心
老子的养生格言
2.做人以忠诚为先
勇者无畏
3."谦恕"二字,终身可行
谦卦到底有多好?
4.知足常乐,随遇而安
致富之宝:勤俭
5.心如止水,身如泰山
君子与人处,若冰释于水
八、悖凶篇
兴盛是衰败的开始,福乐是灾祸的根基
佛是大医王
后记
展开
——刘海栗
“以律学名家,戒行精严,缁素皈仰,溥海同饮者,当推弘一大师为第一人。”
——赵朴初
“李先生的放弃教育与艺术而修佛法,好比出于幽谷,迁于乔木,不是可惜的,正是可庆的。”
——丰子恺
“不要认为我是个高傲的人,我从来不是的——至少,在弘一法师寺院围墙的外面,我是如此的谦卑。”
——张爱玲
“弘一法师是我国当代我所最景仰的一位高士,他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朱光潜
“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
——梁实秋
“李叔同是我们时代里最有才华的几位天才之一,也是最奇特的一个人,最遗世而独立的一个人。”
——林语堂
“他是一个传奇,他是那样扑朔迷离,又是那样深邃莫测……他曾经属于我们的时代,却终于抛弃了这个时代,跳到红尘之外去了。”
——林语堂
“他是远公以后,最虔诚、最渊博的高僧。”
——曹聚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