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苏洵故事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4526074
  • 作      者:
    张桂琴著
  • 出 版 社 :
    长春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编辑推荐
  中国古代的主流文化是诗文,即诗歌和散文。散文发展中,对后世影响巨大,直到如今依然被人们喜爱并津津乐道的莫过于“唐宋八大家”。但是,唐宋八大家离我们已千年,千年的历史进程将他们与我们的生活状态拉开很大的距离,我们对他们已很生疏,要真正理解他们的思想、性格以及反映在作品中的喜怒哀乐,就必须走近他们。
展开
作者简介
  张桂琴,女,教授,1955年出生,1982年元月毕业于南京大学法语系,1982年3月至今在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从事法国语言文化教学和研究,曾在核心及省级刊物发表多篇论文:法国高等教育评估的组织实施过程分析(当代教育科学2008年第7期);追寻文化的魅力…法国汉学发展史研究(河北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法语ne…pas的绝对和相对否定意义(法语学习2006年第4期)等。2004—2(305年编译《法语语法点点通》初、中、高级,相继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
展开
内容介绍
  《唐宋八大家故事丛书:苏洵故事》从其人生中截取最能表现其性情、最有故事情节的事件,通过简明精炼的文笔描述出来。我们要求作者把严谨的学术研究和生动的文学创作结合起来,在对传主生平事迹进行坚实考证的基础上再进行合理的想象和虚构,写成既有学术性又有可读性的文学故事。为人们了解八大家之人品、之才气、之作品搭建一个桥梁,为阅读和学习写作创造一点氛围。
展开
精彩书摘
  “嗯?”苏序一抬头,看到了身上略有些浮土与枯草的小儿子苏洵扑向了自己。苏序张开双手,把苏洵揽入怀中,一边拍打着小苏洵身上的土、择去他衣上和头上的枯草,一边问道:“在哪儿呀?”“那边——”苏洵拖着长长的尾音。
  “哪儿呀?”苏序抬头望去,湛蓝的天空飘着几丝白云,看不出什么马的模样。
  “那儿——刚才有一匹马,现在跑走了。”苏洵脆生生地说。
  苏序笑了。他知道他的小儿子又开始思维奔逸了。小苏洵虽然只有五岁,但是他的思维总是和一般的孩童不大一样,总是有自己独特的看法。
  “嗯,知道了。去找妈妈给擦擦脸,换换衣服,好不好?”苏序慈爱地看着苏洵。
  “好!”苏洵大声答道,一蹦一跳地跑进了屋里。
  苏序站起身,掸了掸衣服。
  “老爷,亲家公子来了,找二少爷,二少爷还没下课……”下人进来通报道。
  “知道了,我去看看。”苏序快步走向客厅。
  客厅里,石昌言端端正正地坐着看书。石昌言是苏序亲家家的二公子,知书识礼、勤奋进取,时年十八岁,与苏涣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石昌言见到苏序进来,忙放下书,起身行礼。
  “坐坐坐——”苏序一边招呼石昌言,一边吩咐家人准备茶点。
  “昌言啊,来找涣儿啊?”“是的,伯父。前几天,涣弟找我借本书,正好今天有空儿,就给涣弟送过来。”石昌言答道。
  “昌哥哥一一”,还没等苏序答话,苏洵高声欢呼着跑进客厅。“昌哥哥,你好久都没来了,洵儿都想你了。,’苏洵仰着小脸儿,咧着小嘴儿,娇憨地说。
  “这不来了吗?”石昌言抚摸着苏洵的小脸笑嘻嘻地说。·;·对了,你看,这是什么?”石昌言转身拿过放在案几上的红枣和栗子,在小苏洵的面前晃动着。
  “红枣——,栗子——”,小苏洵大声说道。
  “是呀,这不都是你最爱吃的吗?”“嗯——”“那昌哥哥剥给你吃啊?”石昌言宠爱地问。
  “好。”小苏洵甜甜答道。
  “洵儿,没有礼貌啊——”苏序的话音还没有落,“谢谢昌哥哥!”小苏洵马上站起身,规规矩矩地给石昌言鞠了个躬,亮晶晶的大眼睛转到案几上的红枣和栗子上,他仿佛想起了什么,接着说道:“祝昌哥哥早及第,早立业。”“啊?哈哈哈……”石昌言爽朗地笑了。
  “嗯?”苏洵充满疑惑地看了看小苏洵。
  “你这小家伙,怎么什么都知道啊?”石昌言想起了此前自己曾经和苏涣谈论参加科举考试的事情。当时小苏洵在旁边玩耍,两人顾自兴高采烈地谈天,谁都没有想到小苏洵竟然记住了两人的谈话。今天,“及第、立业”的话语从小苏洵的嘴里冒了出来,怎能不让石昌言感到惊异?“伯父,洵弟聪慧伶俐,记忆力又好,以后一定能成就一番事业。”石昌言揽着小苏洵言辞恳切地说。
  “呵呵呵,顺其自然吧。”苏序自己洒脱淡泊,不受拘束,对于名利没有过多的追求。因此在孩子的成长中,只是尽自己所能为孩子提供各方面的便利条件,但却并不给与压力。
  “洵弟,最近长什么本事了?给昌哥哥演示一下?”石昌言逗趣道。
  “好。”小苏洵仰起了小脸儿,站到石昌言的对面。
  “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小苏洵抑扬顿挫地拖着长音一字一字地慢慢背着。
  “嗯?”苏序感到非常疑惑,自己并没有教过苏洵这首诗啊。
  “好啊!洵弟!”那边石昌言已经大声地喝起彩来了。
  “什么时候学会的?谁教你的?”这是一首非常合时应景的诗歌。虽然西南春来早,但是,毕竟乍暖还寒,旷野尚未全绿,茫茫的枯绿中点染着初春的早芽,隐约透露出一抹抹青青之痕,走近细看,仿佛又踪迹全无。一个年仅五岁的孩子,能在这样的初春时节,在一个连绵许久的霏霏细雨初停、新阳初现的时间段,背诵这样的一首诗歌,怎能不让石昌言惊异万分。
  ……
展开
目录
家有小儿初长成
仲兄及第偶动心
少年落拓鞍马间
成家立室娶贤妻
玉局观中祈子嗣
慈母见背初觉悟
闭户读书为文辞
捉迷藏中巧教子
谈时论政说六国
最后的科场奔波
不惑之年的转折
阐字释名二子说
风行水上说“文甫”
痛失爱女心自尤
初现伯乐张方平
雷简夫慧眼识英才
欧阳修大度荐贤能
八月十五夜玩月
送石昌言使契丹
名动京师三父子
头白鸳鸯失伴飞
老翁井边老泉名
文房清供木假山
《上皇帝书》谢君恩
勉为小官心不愿
千古公案《辨奸论》
重阳菊宴抒怀抱
丹旒俄惊返旧庐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