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人类学》:
有了调查研究与白人迥异的印第安人的人类学的需要。同时,为了完整、准确地记录濒危的印第安诸语言,又有了观察、记录真实的正在使用的印第安话语的需要。因此,就产生了田野作业性质的描写语言学,这与欧洲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研究语言的组合、聚合、历时、共时等普遍的规则、规律有结构上继承的地方,但为抢救具体语言而从结构又缩微到音位、语素、句法的描写,进而联系语言接触,又通过语言与社会、与族群的人类学特征来综合研究印第安人。这又与欧洲结构语言学大为不同,因此,就带有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20世纪初期美国语言人类学的色彩。鲍阿斯的“序言”既扛起了不同于欧洲的美国语言学的大旗,也揭开了美国所开启的全世界语言人类学的序幕。至此,美国这些创新者把语言和民族研究结合起来,把当时引领世界的欧洲结构主义语言学调整到美国引航,语言人类学正是一个时代拐点的引擎。
鲍阿斯能够成为这一时期美国语言人类学的引路人,是有其原因的。首先,他的大学专业为物理,平时对地理感兴趣,然后自学了语言学,最后对印第安人即人类学有所钻研。几大要素的综合使得鲍阿斯不受任何学科、派别的束缚,善于另辟蹊径,突破旧规。他在引领美国学者学习欧洲结构语言学基本原理的同时,又从“为语言而研究语言”的纯语言结构和符号的桎梏中解放出来,结合美国当时抢救印第安民族文化的国家和时代使命,围绕着抢救印第安人语言文化这个中心来解决现实问题。因此,在继承基础上又开创了研究异民族、异语系语言的一条成功之路。鲍阿斯本人以谙熟印第安人风俗的优势对美洲各地印第安语进行调查时,认为白人的语言视野不能只局限在以印欧语系为中心的框架内,而是要跳出已有视野局限,在感情上敢于发现非印欧语系之民族的语言长处,在学术上善于发现非印欧语系之民族的语言结构规则。这也是任何居于大国中固守大国大语而忽视少数民族语的学者尤需借鉴的。
鲍阿斯的“序言”共分五个部分,与语言人类学有关的内容在这里简述如下:
第一,注意种族和语言的关系。种族的科学分类可以根据生理构造、文化特点或语言来加以区分,即通过语言来进行种族分类,但他认为这三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我们理解为主要指的是种族和发展了、变化了之后的语言没有必然的联系。但他强调语言学、生物学和文化史的研究有助于种族的分类。
第二,鲍阿斯用大量的文字讨论了语言的特性,这些内容对后来的美国描写语言学乃至世界各国的描写语言学都起到了奠基作用。其与语言人类学有关的论述有:“每种语言都只选择固定的和有限的语音,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语音系统。……所谓原始语言中缺乏语音的区别性,这实际上是调查者本人受他自己熟悉的语音系统的影响。例如,美洲印第安语中的鲍尼语(Pawnee)中有一个音,有时候听起来像是l,有时候像是r,或是n,或是d。这是因为它在词里的不同位置上受相邻的音的影响而改变。……鲍阿斯认为,根据记音人所记的语音系统可以看出他本人的母语。实际上记音人往往受自己母语的影响。”这是把语音的记音相似解释为相邻音音变的语言学原因,又解释为记音人母语影响的人类学原因,双重原因、双重关照,显然具有语言人类学的双重意义。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