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2量子理论的运用与影响
说实在的,上面那些精彩而让人头疼的争论,在实际运用中,其实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在所有情形下,量子理论都得到了验证。直至今日,这理论仍然是一顶黑色大礼帽,从那里继续掏出一只只白兔来。学生们则通常被奉劝,不要去追问这种特别的召唤魔术是如何变的……不同的读物给我们造成的印象是,有两种理论:一种是严肃的,它具有抽象的数学表达,所有物理科学的大学生都须学习如何应用它,但不必过分关注其意义;一种是奇谈,保证为那些不那么认真甚至极端愚蠢和幼稚者提供毫无意义的争论。”[32-8]只要乖乖用薛定谔方程,海森伯“矩阵力学方程”或者费恩曼的“历史求和”计算就好了。我们足以有效控制量子,足以支撑现代核能、电子通信、纳米材料等高端、高经济价值的领域的研究和发展。理论的深究好像只是“茶余饭后”的闲谈。其实,深入的争论与反思,不仅可以促进理论的完善和发展,更可能推动新思路、新技术的诞生。正如数学家对“完全性”的追求促生了“电子计算机”的发明;量子理论的争议,比如“多世界诠释”,促进了量子计算机的研究,“量子纠缠”开启了量子通信的探索。现实的科技,正始于这些云山雾罩的虚谈。从这一点上看,数学和物理是一样的。“求虚最是务实”,尤其是出自对“真理”的执著追求和大胆“想象”。
说到想象,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描述关于“路径求和”“物质波动性”“平行宇宙”等理论思想的科普、科幻作品。这些作品在科学家眼里是天方夜谭,因为说到底都是一种“简单放大”。量子如此,但对于我们所在的宏观世界,却很难想象,例如一个电子,它的波,很明显是可以涵盖整个宇宙的,可是问题我们知道它能量所及,其实不过是一个小到完全可以忽略的世界。奇怪的是,这些思想成为了宗教界最感兴趣的东西,尤其是在中国的网络上,相关内容,不是出现在什么科学网站上,而是大量地被宗教界人士引述。有点“不问苍生问鬼神”的味道,这就值得我们思考背后又是什么文化差异了。
不仅是实际运用方面,在理论思想方面,量子理论也引发很多新的理解。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