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药功效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17170208
  • 作      者:
    张廷模主编
  • 出 版 社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内容介绍
  《中药功效学》主要内容包括:中药功效与给药途径和给药方法密不可分、中药的功效应当是药物针对病因、病理或症状的直接作用、中药的功效不可与其复方作用相混淆、中药的功效与剂量的相关性、中药的治疗功效、对因治疗功效、对症治疗功效、中药的预防功效、中药的养生功效、中药功效分项表述的沿革、中药功效术语使用的演变、分类立项的术语不统一、功效记述在系统方面的不完整性、功效记述在层次方面的不完整性、功效记述在具体内容方面的不完整性等。
展开
精彩书摘
  桂枝能温肾阳以逐寒,更长于助膀胱气化以行水。如《伤寒论》五苓散治疗肾阳虚、膀胱气化不行之水肿、小便不利。《金匮要略》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肾阳被损、心肾不交、阳浮神摇,而神动于上失精于下之梦遗,桂枝温肾阳以固肾气,使阳气归藏,则神动失精可除。《金匮要略》之肾气丸治肾阳不足之腰身以下冷感、小便不利或反多、痰饮水肿、阳痿早泄,用桂枝助附子以温肾阳,取“少火生气”之义。柯琴谓:“此肾气丸纳桂、附于滋阴剂中十倍之一,意不在补火,而在微微生火,即生肾气也。”
  桂枝可温扶脾阳,以助运水,即张寿颐所谓“立中州之阳气,疗脾胃虚馁”。如《金匮要略》之苓桂术甘汤治疗胃中停饮、胸胁支满、目眩,取桂枝温脾阳以助行水之效。《金匮要略》黄芪桂枝五物汤,治血痹,阴阳具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方中桂枝发挥温助阳气之功。
  分析以上《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多首使用桂枝的经方,不难发现,桂枝在以上方中均发挥“温助阳气”的作用,不仅可以补心阳、助脾阳,还可以温肾阳。
  中成药“前列舒丸”功效扶正固本,益肾利尿,用于肾虚所致的淋证,症见尿频、尿急、排尿淋漓不尽。药用附子(制)、桂枝、淫羊藿、韭菜子、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薏苡仁、冬瓜子、苍术、泽泻、茯苓、桃仁、牡丹皮、甘草,方中附子、桂枝温命门真火,淫羊藿、韭菜子温肾壮阳,令阳气旺则气化复,气化复则水津升降而不失其度,共为君药。“健脑补肾丸”功效健脑补肾,益气健脾,安神定志,用于脾肾两虚所致的健忘、失眠、头晕耳鸣等症。药用人参、鹿茸、杜仲、狗鞭、川牛膝、山药、茯苓、白术(麸炒)、肉桂、桂枝、酸枣仁、远志等药,方中肉桂、桂枝助阳散寒,温通经脉。“胃疡灵颗粒”功效温中益气,缓急止痛,用于脾胃虚寒、中气不足所致的胃痛。药用黄芪、白芍、桂枝、生姜、大枣、炙甘草,方中桂枝辛甘温热,温助中阳,与白芍同用能和营卫调阴阳。“小建中合剂(胶囊、颗粒)”功效温中补虚,缓急止痛,用于脾胃虚寒,脘腹疼痛,喜温喜按,嘈杂吞酸,食少等症。药用饴糖、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方中桂枝辛甘温热,温助中阳,和饴糖辛甘化阳以建中阳之气。“心荣口服液”功效助阳,益气,养阴,用于心阳不振、气阴两虚所致的胸痹。药用黄芪、地黄、赤芍、麦冬、五味子、桂枝,方中桂枝助阳以宣痹,上达心脉,为使药。“芪冬颐心口服液”功效益气养心,安神止惊,用于肝肾不足,气血亏虚所致的心悸、胸闷、胸痛,气短乏力、失眠多梦、自汗、盗汗、心烦等症。药用黄芪、麦冬、生晒参、茯苓、地黄、龟甲(烫)、丹参、郁金、桂枝、紫石英、淫羊藿、金银花、枳壳(炒),方中桂枝温助心阳,温通心脉。
  ……
展开
目录
绪言

第一章 中药功效的含义
一、中药功效与给药途径和给药方法密不可分
二、中药的功效应当是药物针对病因、病理或症状的直接作用
三、中药的功效不可与其复方作用相混淆
四、中药的功效与剂量的相关性

第二章 中药功效的分类
第一节 中药的治疗功效
一、对因治疗功效
二、对症治疗功效
第二节 中药的保健功效
一、中药的预防功效
二、中药的养生功效

第三章 中药功效认识的发展概况
第一节 中药功效分项表述的沿革
第二节 中药功效术语使用的演变

第四章 中药功效在记述中的不完整性
第一节 分类立项的术语不统一
第二节 功效记述在系统方面的不完整性
第三节 功效记述在层次方面的不完整性
第四节 功效记述在具体内容方面的不完整性
一、功效记述遗漏
二、功效记述欠妥
三、功效与炮制方法的关系表述不清
四、功效与给药途径(或剂型)的关系表述不清
五、功效与给药剂量的关系表述不清
六、功效与入药品种的关系表述不清
第五节 功效记述在概念界定方面的不完整性
第六节 功效记述在“方药离合”方面的不完整性

第五章 中药功效在认识上的特殊性和局限性
第一节 中药功效在认识上的特殊性
一、中药功效在认识上的滞后性
二、中药功效在认识上的困难性
三、中药功效在认识上的多元性
四、中药功效在认识上的相对性
第二节 中药功效在认识上的局限性
一、中药功效在认识方法上的局限
二、中药功效在认定理论上的局限

第六章 中药功效在认定与记述上应遵循的几点原则
第一节 功效认定的基础是药物的临床疗效
第二节 功效认定应充分考虑“方药离合”
第三节 功效应该与主治明确区分
第四节 功效表述应该力求规范

第七章 中药功效术语规范的必要性及方法讨论
第一节 中药功效术语规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二节 中药功效术语规范的六性要求
一、系统性
二、层次性
三、特指性(单义性)
四、简约性
五、历史性
六、纳新性(时代性)
第三节 中药功效术语与复方功效术语的联系与区别
第四节 中药功效术语与中医治法术语的联系与区别
……
第八章 中药功效术语应用现状及规范化研究概况
第九章 中药功效术语规范化举隅
第十章 易生歧义的常见术语规范术语建议
第十一章 部分常用药物的功效术语规范化研究
第十二章 部分常用中药功效规范化表述的建议
第十三章 中药功效研究中应予思考的问题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