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黄道周学术思想与文学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153667
  • 作      者:
    陈良武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内容介绍
  黄道周(1585-1646年),字幼玄,号石斋,福建漳浦铜山(现东山县)人,明季大儒,著名学者。黄道周学贯古今,“凡天文、地志、经史、百家之说,无不随问阐发”;其“文章雄伟,博丽而劲正,文如其诗,诗如其字,字如其人。虽为理学,经学亦然”。黄道周一生讲学、著述不辍,理学、经学、诗文成就卓然自成一家,以至徐霞客称其为“字画为馆阁**,文章为国朝**,人品为海宇**,其学问直接周、孔,为古今**。”黄道周弟子众多,交游极广,其道德节操、学术造诣、诗文成就在明清之际影响极大,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近年来,虽已有相关研究成果陆续发表,但就总体情况来看,学术界对黄道周的关注和研究程度是与其地位和影响极不相称的,黄道周研究仍有全面而深入进行的必要。本书将黄道周的学术思想和文学活动置于晚明至清初学术转型的进程中,在学术史和文学史的背景下展开研究,力求宏观把握与微观分析相结合,学风探讨与具体个案研究相结合,以揭示黄道周学术思想的渊源与特色,并在此基础上进而研究其文学思想与文学创作的成就与地位。
展开
精彩书摘
  《黄道周学术思想与文学研究》:
  在此种氛围中,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漳州有了第一个天主教信徒严世同。严世同本为龙溪县举人,因宦游两广,得以结识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受利玛窦影响,严世同摘录“四书五经”中有关“上帝”的字句,撰述(《天帝考》,主张以“上帝”称呼天主教所尊奉之神,其抄本现存于梵蒂冈教廷图书馆。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第一次教难时,葡萄牙传教士罗如望(徐光启正是由罗如望主持受洗人教的)曾避难漳州严世同家。其后,艾儒略到漳州,严世同与之座谈,论题涉及人生、信仰、来世以及中西文化的差异诸方面。 
  面对天主教这一异质文化在闽地的传播,闽地学者中主张儒、耶相容者有之,主张儒、耶对立者亦有之。主张儒、耶对立者发起“辟邪”运动,而漳州成为当时反对天主教的中心。相比较而言,主张儒、耶相容者则不仅更多,且多为当时闽地著名学者,其中不乏与黄道周交往密切者,如黄景防、张瑞图、曹学俭等。前者的偏激出自严夷夏之辨的正统思想,后者的调和态度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而不同”的思想智慧。不管是哪一种观点,艾儒略等人的传教活动,毕竟给闽地士人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窗户,使他们能够接触、了解西方的天文历法等各类知识。 
  明天启四年(1624年),致仕归里的大学士叶向高道经杭州,邀请有“西来孔子”之称的天主教士艾儒略来福州传教。次年,艾儒略抵达福州。
  ……
展开
目录
序言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现状
一、关于黄道周生平与著述的研究
二、关于黄道周学术思想的研究
三、关于黄道周文学思想与创作的研究
四、关于黄道周书法、音乐的艺术研究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上编 黄道周学术思想研究
第一章 晚明学术概述
第一节 明代学术思想概述
第二节 晚明学术与学风
第二章 黄道周学术思想渊源考论
第一节 历代关于黄道周学术思想的评述
一、古人评述
二、今人认识
第二节 朱子过化及其对黄道周的影响
一、朱子过化,泽被闽漳
二、少习程朱,长时讲习
第三节 阳明之学在闽南的传播及其对黄道周的影响
一、阳明平寇,施教漳南
二、地接赣粤,学风影响
三、为官闽南,讲学传播
四、谪戍:王学输入的又一途径
第四节 西学东渐中的黄道周
一、西学东渐与闽地士人
二、接触西学,注重质测
三、中国传统实学资源与西学的融合
第五节 明代博雅的学术传统及其对黄道周的影响
一、明代学术空疏考辨
二、明代闽南的博雅学风
三、转益多师、师友讲问的问学经历
第六节 黄道周学术思想特点
一、虚实相济,和会朱王
二、淹博广通,以务世用
第三章 黄道周《诗经》学研究
第一节 闽地《诗经》学的传统与成就
第二节 黄道周《诗经》学概述
一、治《诗》经历
二、黄道周《诗经》学著述考
第三节 黄道周与《诗经》学公案
一、黄道周论“删诗”
二、黄道周论“二南”
三、黄道周论“风”“雅”“颂”
第四节 “体大思精”的《诗表》
一、((诗表》概述
二、《诗表》以经分部,以传分表,以表系载的
体例及其说《诗》特点
三、《诗表》出现的背景与意义
第五节 黄道周《诗经》学的特色
一、折中毛、朱,兼采汉、宋
二、与《易》(《春秋》相表里,以推演运数
三、在义理与章句之间

下编 黄道周文学研究
第四章 黄道周古文理论与创作
第一节 论文章之体:文本六经,根柢于道
一、“方圆判体而两仪生,群象备,文章则之”
二、文章之体备于六经
三、文章之义根抵六经
第二节 论文章之用:经世致用的文学观
一、实学思潮与通经致用传统的复兴
二、文当切时,有裨世用
三、在情、理之间
第三节 论作家修养:志高学茂,读书明理
一、修身立德:修习仁义,明了圣人之道
二、读书知言:“渊澜经史,波及百氏”
三、追慕《骚》《雅》,崇尚雅正
第四节 黄道周文学思想形成的地域因素
一、明代漳州文学传统的影响
二、晚明漳州结社的影响
第五节 黄道周古文创作论略
一、论说文:议政论学,理足气沛
二、纪传文:“阐发忠孝”,叙议结合
三、书牍小品:条畅任气,优柔怿怀
第五章 黄道周的文学史观
第一节 史官身份的认同与史官意识的自觉
第二节 “天地之道,一治一乱”
第三节 “文章之治,一盛一衰”
第四节 在尊唐与崇宋之间
第六章 黄道周骚体赋研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黄道周骚体赋创作原因考论
一、闽地楚辞学传统的熏陶
二、少年成长环境的影响
三、闽地淫祀风俗的浸染
四、楚辞体式的独特
第三节 黄道周骚体赋考论——以《刘招》为例
结语
附录“两贤相映发,可以敌璚瑰”——黄道周断碑砚考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