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则寓言式笑话是这样的,据《旧约全书·创世纪》记载: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是上帝创造的,最初他们诗意地栖息于伊甸园。只因禁不住蛇的引诱而偷食禁果,才被上帝逐出伊甸园,到条件恶劣的地球上繁衍后代。
很多民族都喜欢用这俩人攀附自己的祖先,这时候争议出现了:地球上民族很多,亚当和夏娃究竟属于哪一民族?于是有人论证说,亚当和夏娃可能属于任何一族,但肯定不是中国人。如果是,决不会等到蛇来引诱,就先把那条蛇给“引诱”了,蛇肉红烧,蛇骨熬汤,蛇胆泡酒……办法多了去了。
美国学者伊安·罗伯逊在其著作《社会学》一书中说:“美国人吃牡蛎不吃蜗牛,法国人吃蜗牛不吃蝗虫,非洲的祖鲁人吃蝗虫不吃鱼类,穆斯林吃牛肉不吃猪肉,印度教徒吃猪肉不吃牛肉,俄国人吃牛肉不吃蛇肉……他们都有所不吃。而中国人是全世界最大吃家,什么都吃。”
为了避免西方学者的偏见,不妨看国学大师林语堂的阐述(《吾国与吾民·饮食》):“人世间倘若有任何事情值得吾们的慎重将事者,那不是宗教,也不是学问,而是'吃'。”
他还说:“……吾们不得不吃凡手指所能夹持的任何东西……除了医药和烹调上的偶然发现,吾们实在为地球上唯一无所不食的动物,只要吾们的牙齿健在,吾们将永远保持这个地位……”
的确,无论飞禽走兽草木虫鱼,中国人是一个海陆空无所不吃,无所不吃其极的民族。在“民以食为天”的“天条”下,历经几千年孜孜不倦、精益求精,中国的食文化只有“博大精深”这四个字才配。中国堪称世界上唯一的“超级饮食大国”,遥遥领先于世界上其他文明。这让我们在经历了一百多年的落后和屈辱后,多多少少保持了一个“没落贵族”的自信心。
不可否认,中国的食文化源远流长,原始社会末期就开始发育,成为民族的、公共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早就被誉为“国粹”。当下,食文化在中国无处不在。形形色色的美食媒体和几乎所有的综合媒体,都辟有美食或美食家专栏,美食出版物风起云涌,不遗余力、喋喋不休地挖掘、继承、弘扬我们的口腔文化。
从国家到各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食文化研究机构、美食协会、美食家协会。那是一级群众社团组织,有相当的行政级别和社会地位。美食机构常举办名目繁多的烹饪大赛。“伊尹奖”取自中国三大“厨神”之一、厨师鼻祖、夏末商初的宰相伊尹,是中国烹饪界最高奖项,和文学界“茅盾奖”、电影界“金鸡奖”、新闻界“范长江奖”、建筑业“鲁班奖”相提并论,竞争则更激烈。
一些地方纷纷举办美食节,职业技术学校也开设烹饪专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食文化方兴未艾、如火如荼,“舌尖上的中国”到处弥漫着美食的气息,“民以食为天”如雷贯耳。
一旦刨根问底,“民以食为天”却是一个堪称阴谋的“伪天条”。在生产力水平低下时,为了发展生产,维持繁衍,“民以食为天”还算合理,但把它作为亘古不变的天条,则近乎于无耻和谋杀!中国近30年飞速发展提供了一定物质基础,人们在这个“伪天条”蛊惑下,本末倒置,吃得理直气壮,吃得忘乎所以,吃得匪夷所思,吃得骇人听闻,吃得走火入魔。先富起来的那些吃货老饕们,更是“饥民人格”大爆发,“食”令智昏、暴殄天物乃至人神共愤。
吃饭是为了活着,而活着不是为了吃饭!以食为天职的不是人-那是天蓬先生!一旦灵魂的安宁让位于味觉的快感,原则就招安于利益,理性的光芒也暗淡于世故的阴霭之中。任何对科学的误会和仇视都不能不付出代价,只不过有的代价由个人付出,有的则由整个民族甚至全人类付出罢了。
天作孽,犹可为;人作孽,不可为。正如恩格斯所言,人类每一次对大自然的无耻掠夺,大自然都无情地报复了我们!中国脆弱的生态系统已经敲起了警钟。如果中国人不首先将“贪吃”“滥吃”这一首要陋习改掉,不将狂舞的舌尖收敛住,彻底反思中国食文化并扬弃其中大量糟粕,警钟终将变为丧钟,中国将有崩溃的危险!中国如何垮掉?中国将毁于舌尖、唇齿和肠胃!翻开历史的账目一查,中国已经被吃垮过N次了。
……
展开
——孙隆基(著名美籍历史学家)
李麦逊振聋发聩地提出:“中国人主要靠味觉认知自己,认同同类,认知世界,也是通过味觉来表达这个世界。”这一命题是能产生丰富文化研究成果的富矿。作为极具本土特色的研究课题,倘若深入下去,甚至可以像福柯的“性史”、精神病院研究那样产生出极其丰富的研究成果。
老实说,对书中一些观点不敢苟同,尤其弥漫全书反传统的激烈情绪,但即使如此,我仍要说这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好书。
——蒋劲松(清华大学历史教授)
诚如李麦逊所言:“一个人要想获得灵魂的自由,必先摆脱和超越味觉的囚禁”,修身始于对口腹之欲的超越,然后才能齐家、治国和平天下。文明复兴从舌尖开始,素食主义救中国。从这个角度,这是一本醒世之作,是一本值得每一位追求美好良善的国人放在枕边,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仔细阅读反思的自我救赎之书。
——黎安(中国政法大学教师/宗教学博士)
吃或不吃在当今中国已成两难选择。当多数人难以抵制口腹愉悦时,李麦逊以惊人的数据和感性的呼吁,试图唤起人类自身处境和出路的反思。许多人类学家如JudithFarquhar等都曾探讨过餐桌文化和政治角力,而李麦逊以知情人的视角把吃的社会、文化、政治、生态意义更推进一步。不论性别阶层,我们每人都在食物生产和消费中担任角色,对本书的阅读也许能让每个角色对“吃”有更积极的面对和担当。
——何袜皮(作家/威斯康星大学人类学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