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风湿病中医治疗心法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17167109
  • 作      者:
    贝新法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贝新法,主任医师、研究员,义乌新法风湿病医院院长,金华市新法风湿病研究所长,金华市中两医结合风湿类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汀中医风湿类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类疾病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中西医结合抗风湿病联盟副主席,2005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全国基层优秀名中医”,2005年被评为“义乌市首届名中医”,2010年被评为“金华市第五届名中医”。
    1959年5月出生于义乌市上溪贝家村。自1973年起任贝家村赤脚医生。自任赤脚医生时起就着手应用中草药治疗风湿病,在贝家村创建了百草园,遍采民间草药以解决当时农村医疗用药问题。1975年入金华卫校,1977年毕业。毕业后分配到溪华医院任院长、中西医内科及风湿病医师。经过30多年的实践、积累丰富的风湿病和疑难病症治疗经验,诊治风湿病患者60余万人次。
    1990年,经多年刻苦研究的“新法风湿5号”方剂经全国专家鉴定为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获金华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还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共8项。多年来共发表论文30多篇。于1996年荣获“中国第二届百名青年科技创业奖”(由团中央、中国青联、青科协举办);1998年荣获“浙江省第三届十大青年科技金奖”(由省团委、省青联、省科委、省科协举办),首届金华市十大杰出青年(由市团委、青联、金华日报、广播电台、金华电视台举办);连续四次被义乌、金华市政府评为有突出贡献奖及中青年科技拔尖人才;2006年被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评为“突出贡献奖”及“先进T作者”。当选为浙江省八届人大代表,二届、五届、六届金华市人大代表,七至九届义乌市人大代表,九届、十一届市政协委员,四届义乌市科协副主席等职务。2000年11月代表浙江省赴香港参加中医学术交流月活动。
展开
内容介绍
    在三四年之前作者就有编写《风湿病中医治疗心法》的打算,准备写风湿医案的书。由于工作比较忙,也比较难安排,至今才落实。《风湿病中医治疗心法》反映了作者从医三十多年来在风湿病治疗方面的经验。
    作者在临床中积累了十数万份病案材料,此次整理,为追求精品计,仅仅选择了有代表性的几十个病案,每个医案原来都有患者通迅地址、邮政编码、电话号码,为了病人的隐私在本次修改中都已删除,各方各面都要考虑周全。该书也许在若干年后价值会越来越高。阅读的医生和病人越来越多,就像《风湿病诊治与单验方》、《风湿四病的中西医治疗》一样都能多次印刷。
    每种风湿病通过概说和医案的形式反映出来,收集、整理、规范的医案内容,内容层次清楚、简要。证候、主诉、病史、检查、X光、脉象、舌象、舌苔、化验、治疗前、治疗后、诊断、治疗、方剂、一诊、二诊、用法、用量、加减、证析结合融汇在一起。不同的病用不同的方法和药剂进行治疗,每个病例字数控制在1200字左右。
    为什么说压缩到这么小,这也是作者的想法,如果太多了,太杂了,看的人会有些厌倦,也有些反感。在写书过程中江凤鸣、贝芹、贝涛、贝余仙和作者任职医院的同志对作者支持很大,特表感谢。本书倘有错漏,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展开
精彩书摘
    医案15:风湿五号方加减治类风湿关节炎(顽痹)
    吴某某,女,47岁,杭州淳安人,2010年10月19日初诊。
    【主诉】全身关节肿痛、皮肤红斑14年余,加重5年。
    【病史】在当地水泥厂干活,天冷后出现头晕、双手背部肿痛。随后到当地医院就治,口服止痛及消炎药,疼痛缓解,未及时注意及特殊处理。病情逐渐发展,到2001年各关节出现肿痛,遂不规律口服激素4~5年,后逐渐减量,自行停药。2006年用拐杖可以行走。至2008年病情加重,双手抬举困难,双下肢无力,行走不能,只能坐轮椅活动。近些年眼睑及面部皮肤可见淡黄色斑块,脸面浮肿,双手背及双下肢小腿段出现淡黑色斑块,双手及颈部麻木,双下肢胀痛,各关节变形,肌肉萎缩,体型较瘦,上厕所需人扶。经亲戚介绍急来本院治疗。
    【检查】神清、久病面容,饮食睡眠尚可,大小便不能自理,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头颅五官无畸形,甲状腺无肿大,气管居中。肺听诊呼吸音清,未及干湿性哕音,心界无扩大,未及明显杂音,腹部未及肿块,无叩击痛,肝脾肋下未及肿大。肾区无叩痛、压痛。体温36.8~C,脉沉细、舌质淡红、苔薄白。抗“O”71IU/ml,类风湿因子290IU/ml,C_反应蛋白28.Omg/L,尿微量蛋白升高,红细胞沉降率75mm/h,其余指标尚可。X光:双手腕、双膝关节类风湿改变。
    【诊断】中医诊断:顽痹。西医诊断:晚期类风湿关节炎。
    【治疗】证属:寒邪入袭、久病多虚。治宜:祛风散寒,温补肾阳。方用:风湿五号加减。
    处方:青藤根30g、闹羊花根15g、云实根30g、雷公藤根15g、桂枝10g、防己10g、桑寄生15g、威灵仙15g、仙灵脾15g、泽泻15g、川牛膝20g、黄芪30g、天荞麦20g、七叶一枝花12g、知母15g、白花蛇舌草15g、红豆杉20g,5剂,水煎服,早晚分服。
    配用:头孢曲松钠2g及甲磺酸培氟沙星100ml,连用5天。中药外敷每天2次。
    10剂中药后关节肿痛好转。周身有力一些,减激素后红细胞沉降率85mm/h,继服中药30剂。病人红细胞沉降率不降,关节肿痛减轻。又继服中药30剂,红细胞沉降率45mm/h,关节肿痛基本消除,皮肤肿胀消,激素还在应用为巩固治疗又服中药60剂,关节肿痛基本消除,红细胞沉降率25mm/h,病人生活可以自理,干一些轻的活。
    【加减】口干无津者加石斛10g、玄参20g、麦冬12g;手脚心发热者可加青蒿20g;湿重明显者可加薏苡仁20g、苍术12g;体温升高明显者可加羌活12g;大便干燥、贫血者可加白芍20g、大黄10g、丹参20g、当归20g。
    【证析】该病已有10余年,近5年加重,肢体活动受限,并长期用中药及激素治疗,停药后关节肿痛加重,有时体温在38~38.5℃,眼睑及面部皮肤可见淡黄色斑块,脸面浮肿,双手背及双下肢小腿段出现淡黑色斑块,双手及颈部麻木,双下肢胀痛,各关节变形,肌肉萎缩,体型较瘦,上厕所需人扶。脉沉细、舌质淡红、苔薄白。本次来院用风湿5号化解。青藤根、闹羊花根、云实根、雷公藤根、天荞麦、七叶一枝花、红豆杉、白花蛇舌草为君药有清热解毒、凉血、抗炎镇痛作用;桑寄生、威灵仙、仙灵脾、川牛膝祛风止痛、补肝补肾;防己、泽泻、知母除湿滋阴泻火;桂枝、黄芪通络补气,并加西药抗炎1周。有优势互补、中西医结合,经一段时间后能使病人肿胀减轻,红细胞沉降率下降,继服中药60剂复诊。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类风湿关节炎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诊断标准
第三节  医案
医案1:风湿五号方加减治类风湿关节炎(热痹)
医案2:清热解毒方加减治类风湿关节炎(热痹)
医案3:风湿五号方加减治类风湿关节炎(顽痹)
医案4:痹痛消肿汤加减治类风湿关节炎(寒痹)
医案5:痹愈薏仁汤加减治类风湿关节炎(寒痹)
医案6:独活仙子汤加减治类风湿关节炎(顽痹)
医案7:风湿骨痛汤加减治类风湿关节炎(顽痹)
医案8:二黄四君汤加减治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部纤维化
医案9:养阴清热汤加减治类风湿关节炎(湿痹)
医案10:阳和寄生汤加减治类风湿关节炎(寒痹)
医案11:乌头薏仁汤加减治类风湿关节炎(湿痹)
医案12:乌附三虫汤加减治类风湿关节炎(顽痹)
医案13:四藤除痹汤加减治类风湿关节炎(顽痹)
医案14:桂枝芍药汤加减治类风湿关节炎(寒痹)
医案15:风湿五号方加减治类风湿关节炎(顽痹)
第二章  小儿类风湿关节炎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诊断标准
第三节  医案
医案1:风湿五号方加减治小儿类风湿关节炎
医案2:银翘石膏散加减治小儿类风湿关节炎
医案3:风湿五号方加减治小儿still病
第三章  风湿性关节炎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诊断标准
第三节  医案
医案1:风湿五号方加减治风湿性关节炎(热痹)
医案2:祛风通络方加减治风湿性关节炎(寒痹)
医案3:清利搜通汤加减治风湿性关节炎(热痹)
医案4:风湿五号方加减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虹膜睫状体炎
医案5:痛风清热汤加减治风湿性关节炎(热痹)
医案6:当归拈痛汤加减治风湿性关节炎(风痹)
医案7:麻附三藤汤加减治风湿性关节炎(寒痹)
医案8:风湿五号方加减治风湿性关节炎(寒痹)
医案9:风湿五号方加减治风湿性关节炎(顽痹)
医案10:白虎桂枝汤加减治风湿性关节炎(热痹)
医案11:祛湿通痹汤加减治风湿性关节炎(热痹)
医案12:风湿五号方加减治风湿性关节炎(热痹)
医案13:清热消肿汤加减治风湿性红斑(热痹)
第四章  风湿寒性关节痛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诊断标准
第三节  医案
医案1:干姜红枣方加减治风寒湿性关节痛(寒痹)
医案2:加味四厅丸加减治风湿寒性关节痛(行痹)
医案3:王氏经验方加减治风湿寒性关节痛(风痹)
医案4:风湿三号方加减治风湿寒性关节痛(湿痹)
医案5:知柏地黄汤加减治风湿寒性关节痛(风痹)
医案6:风湿一号方加减治风湿寒性关节痛(痛痹)
医案7:风湿一号方加减治风湿寒性关节痛(寒痹)
医案8:风湿一号方加减治风湿寒性关节痛(寒痹)
医案9:风湿三号方加减治风湿寒性关节痛(寒痹)
医案10:风湿一号方加减治风湿寒性关节痛(寒痹)
医案11:生地玄参汤加减治风湿寒性关节痛(风痹)
第五章  强直性脊柱炎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诊断标准
第三节  医案
医案1:风湿五号方加减治强直性脊柱炎(热痹)
医案2:温肾温阳方加减治强直性脊柱炎(脊痹)
医案3:芍药地黄汤加减治强直性脊柱炎(脊痹)
医案4:风湿五号方加减治强直性脊柱炎(热痹)
医案5:风湿五号方加减治强直性脊柱炎(脊痹)
医案6:风湿五号方加减治强直性脊柱炎(旭痹)
医案7:风湿五号方加减治强直性脊柱炎(骨痹)
医案8:风湿一号方加减治强直性脊柱炎(顽痹)
医案9:风湿五号方加减治强直性脊柱炎(骨痹)
医案10:补肾通督汤加减治强直性脊柱炎(骨痹)
医案11:补肝补肾汤加减治强直性脊柱炎(肝痹)
医案12:活血化瘀汤加减治强直性脊柱炎(顽痹)
医案13:活血补肾方加减治强直性脊柱炎(虺痹)
医案14:通脉补肾汤加减治强直性脊柱炎(腰痹)
医案15:督脉补肾汤加减治强直性脊柱炎(骨痹)
第六章  系统性红斑狼疮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诊断标准
第三节  医案
医案1:风湿五号方加减治红斑狼疮
医案2:知母芍药汤加减治红斑狼疮
医案3:青蒿鳖甲汤加减治红斑狼疮
医案4:清热化瘀方加减治红斑狼疮
第七章  系统性硬皮病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诊断标准
第三节  医案
医案:扶正疏理方加减治系统性硬皮病
第八章  干燥性综合征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诊断标准
第三节  医案
医案1:知柏地黄汤加减治干燥综合征
医案2:风湿五号方加减治干燥综合征
医案3:益气养阴方加减治干燥综合征
医案4:宣肺养阴汤加减治干燥综合征
第九章  白塞综合征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诊断标准
第三节  医案
医案1:生地二黄汤加减治白塞综合征(狐惑)
医案2:知柏地黄汤加减治白塞综合征(狐惑)
医案3:茯苓解毒汤加减治白塞综合征(狐惑)
医案4:甘草泻心汤加减治白塞综合征(狐惑)
第十章  皮肌炎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诊断标准
第三节  医案
医案1:风湿五号方加减治皮肌炎(肌痹)
医案2:风湿五号方加减治皮肌炎(肌痹)
医案3: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皮肌炎(皮痹)
医案4:扶正疏理方加减治皮肌炎(顽痹)
第十一章  痛风性关节炎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诊断标准
第三节  医案
医案1:牛角石膏汤加减治痛风性关节炎(热痹)
医案2:中焦宣痹汤加减治痛风性关节炎(顽痹)
医案3:风湿五号方加减治痛风性关节炎(热痹)
医案4:风湿五号方加减治痛风性关节炎(热痹)
第十二章  雷诺病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诊断标准
第三节  医案
医案1:蠲痹麻黄汤加减治雷诺病(脉痹)
医案2:风湿三号方加减治雷诺病(顽痹)
医案3:温筋通脉汤加减治雷诺病(顽痹)
医案4:补阳还五汤加减治雷诺病(脉痹)
第十三章  骨性关节炎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诊断标准
第三节  医案
医案1:黄芪桂枝汤加减治骨性关节炎
医案2:消痛薏仁汤加减治骨性关节炎
医案3:风湿五号方加减治骨性关节炎
医案4:乌头白术汤加减治骨性关节炎
第十四章  银屑病性关节炎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诊断标准
第三节  医案
医案1:风湿一号方加减治银屑病性关节炎(热痹)
医案2:风湿五号方加减治银屑病性关节炎(热痹)
从赤脚医生到主任医师——行医38年的回顾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