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哲学》(第39辑)是由赵敦华主编,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负责组稿。本辑由六个栏目组成,分别是中世纪哲学研究、分析哲学研究、现代哲学研究、机器人伦理学研究、印度哲学研究、青年之窗,总共收录十二篇文章。
现象学也许能最精简也最贴切地以这种方式被刻画:它作为一种居间(Zwischen)实现自身。它的特殊性体现在:它既不是只发展其创始人基本意向的一个学派,也不是各个系统构造物的累积——这些系统构造物对每个个体的人来说都是相对的。属于它本质的是对话,而对话表明了,它的代表者们不仅从他们各自视角的立场出发宣告了一个共同的研究领域,而且也准备好在一种不能被封闭的开放性中以自己的立场性(Positionalität)来面对其他思想家一切可能的其他定位。然而在现象学研究的差不多一百二十年以来,必须要说的是,前者表现为真实存在着的实践,后者却直到如今还几乎未被实现。即使是在现象学的领域也太过迅速地形成了学院派作风的方向——它又等同于很少的个体——,以至于现象学的真正革新之处,即成为超越个体的运动,被搁置在了一边。这一运动的开辟者,埃德蒙德•胡塞尔就已经倾向于将现象学的研究倾注在他视角主义的立场性之中了,隶属其立场性的有他超越论的主体性的预设,同样的,还有现象学对一种借鉴于欧洲近代科学性的方法论的依附。现象学地超越自身视野地去看,这只有很少人能去开辟,并且以不同的方式,例如西田几多郎或者雅恩•帕托什卡,肯定并非偶然地还有伊曼纽尔•列维纳斯。同时必须强调的是,现象学从一开始就乐于接受科学学科,所以如果它已经很难成为一个真正跨现象学(interphänomenologisch)的运动、一种现象学立场的相互渗透,那么至少也形成了一种跨学科的影响。马克斯•舍勒在这里所勾画出的、现象学的现实历史中的位置是什么呢?他在现象学的诸立场的整体之中的位置在很多方面都显示为一种特殊性:他不是胡塞尔的学生,而是拥有新康德主义的背景,但他又脱离了这一背景;他并不是针对方法问题而构思了现象学的思想,在他看来,对于现象学的态度来说至关重要的其实是个体态度的转换;他对跨学科的兴趣延展得如此之远,以至于他很早发展了对其他文化的知识形式的兴趣并且因此在德语世界中成为第一个跨文化的哲学思想者。而把这些都概括起来,最重要的一点也许是:舍勒成功地发展了一种能够彻底实现一个开放“系统”的思想的概论。这种彻底性一方面在于他具有对存在倾向(Disposition)的嗅觉,在这种倾向中,每一种知识开端都毫无例外地系于其上,但是这种倾向在从每一种开端中发源的、发展着的思想大厦中却大多都不再被探讨,并且它还助长了思想大厦绝对化的倾向。从这里出发,舍勒的兴趣转移到了每一种知识都建基于其上的经验基础的发掘上,继而转移到一种致力于绝对设定这一基础的创造偶像(Idolbildung)的功能上,并且最后转移到关系知识内涵本身的发掘上,这种知识内涵本身在它独特的视角中与事实经验内涵相互关联。对一种经验持存的指明,对其实体化的剥离以及在将知识保持在它经验基础的范围之内:这些是构成舍勒现象学开放‘系统’的建造材料。凭借这个构想,他就掌握了一种跨现象学的甚至是跨哲学的、也就是跨学科和跨文化的研究。因为这一构想是在舍勒哲学思想发展的过程中成形的,如果他的哲学思想发展在这样一种前兆下被看待的话,那么毕竟只有一些表面的东西被描述出来,如果人们只是将它标志为从天主教—基督教思想到一种不再具有神学思想的发展过程的话。
中世纪哲学研究
栏目主持人寄语
徐龙飞 早期经院哲学的自然法与国家政治思想学说
黄敬哲 善的存在与其匮乏
——奥古斯丁对善恶问题的本体形上研究
聂建松无言与象征
——两类“否定式言说”结构在狄氏与王弼的语言哲学中的体现
分析哲学研究
栏目主持人寄语
李麒麟关于“指的是”的一种有限研究
——以专名与限定性摹状词为例
祁梦媛 刘易斯反事实因果理论中可能世界比较的困境
郑伟平 李忆宁 社会知识论的图景与脉络
——访桑福德;戈德伯格教授
现代哲学研究
李 特普理论与心灵因果问题
机器人伦理学研究
尚新建 杜丽燕 谈机器人伦理学
印度哲学研究
姚卫群 古印度的极微论与古希腊的原子论
青年之窗
田继江 论概念主义是否蕴含先天论
傅志伟 简析麦克塔格特的“时间非实在”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