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篇第一
【原疏】正义曰:自此至尧曰是《鲁论语》二十篇之名及第次也。当弟子论撰之时,以“论语”为此书之大名,“学而”以下为当篇之小目,其篇中所载,各记旧闻,意及则言,不为义例,或亦以类相从。
此篇论君子孝弟,仁人忠信,道国之法,主友之规,闻政在乎行德。由礼贵于用和,无求安饱以好学,能自切磋而乐道,皆人行之大者,故为诸篇之先。既以学为章首,遂以名篇。言人必须学也。“为政”以下诸篇所次,先儒不无意焉。当篇各言其指,此不烦说。第,顺次也。一,数之始也,言此篇于次当一也。
【魁按】本篇为全书主题的纲要,主旨是讲述人生学习与修行的原则与目的,学习与修行是贯穿一生的事,讲求人生要不断求学、反复实践,在不断体认人生真谛中获得快乐。就学习和实践内容看,是追求仁义的境界,主要是“仁”的道理,“仁”的体与用。全部内容都是两个基本点:学习“仁”,追求“仁”,不断提高“仁”的境界,只求自己进步而不在乎他人知与不知。
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习并经常进行温习与实践,不也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聚会谈天,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不重视自己而不生气,不也是君子的品格吗?”【注释】【子】古代对成年男子的尊称,在《论语》中“子”是对孔子的专称。其他人称“子”时前边要冠以姓氏,如“曾子”、“有子”。【习】本义是鸟练习飞翔时屡次扇动翅膀,反复起飞。《说文解字》:“习,数飞也。”故“习”包括温习、复习、实习、演习等意义。这里指温习学习过的知识,将知识反复运用到实践中来验证的过程。【说(yuè)】同“悦”。二字为古今字关系,先秦时无“悦”字,“说”字兼有说话和内心高兴、喜悦两种意义。后来日常生活复杂,情感交流也复杂,故创造出“悦”字来分担“说”字原义中表示高兴、喜悦的义项。因高兴、喜悦是心情,故从“心”。学术界一般认为,《说文解字》收入的字为古字,未收者为今字。【愠(yùn)】生气,恼怒,怨恨。《说文解字》:“愠,怒也。”【君子】在古代有二义:一是从品行方面而言,指道德高尚的人;一是从社会地位而言,指统治者,地位高的人。在相对而言时,意思比较清楚。单独出现时多数是前义。
【评析】《论语》篇目章节的排列顺序很深奥,肯定是根据内容无疑。孔子去世后至少又过了半个世纪,《论语》才定稿成书。孔子的很多高足都参与了编撰,他们对于《论语》的章节体例以及内容顺序的排列肯定进行了精心设计。这是全书的第一章,讲述人的学习修养,与朋友交流切磋不断进步提高,即使没有人了解自己,自己也不生气、不颓丧,因为学习修养完全是为了自己内心的真实、充实。如果自己修养高、学识好,那么即使不被重用也无所谓,因为修身的目的是为内在精神的充实完美,而不是为功名利禄。这是孔子思想的主要特点之一,即从内向外、由己及彼、由亲到疏进行自我修养。三句话是三层意思,相互联系,有递进关系。第一句说自己每天坚持学习进步很愉快,学习的内容是道,是做人的道理,并不断在实践中验证,在不断进步中享受人生乐趣。第二句的“朋”,本义是同窗、同学,同学从远方来,当然可以共同切磋学问,这样可以共同提高进步,加强修养。
第三句则说学习修养是自己的事,别人即使不了解也没有什么关系。即修养学识在自己,能否被发现被肯定被重用在社会、在他人,因此不必生气。这便构成人生学习修行的三个阶段或三重人生境界:开始学习与修行的阶段,反复学习与实践,并不断有新体会,内心很愉悦;学习有一定心得体会,与同学同仁同道者相互切磋共同提高,体会到无限快乐的阶段;最后达到不为社会潮流所动而坚守仁义道德的境界,实际已接近圣人的思想境界。
1·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翻译】有子说:“作为一个人,如果他能够孝敬父母、尊敬兄长,而爱冒犯上级长官的,很少很少。不冒犯上级长官而好叛乱的人,是没有的。因此君子务必要确立做人的根本原则,根本原则确立了,做人的道理自然就明白了。孝敬父母和尊敬兄长,大概就是仁爱的根本吧。”【注释】【有子】姓有名若,孔子弟子之一。司马迁说有子比孔子小四十三岁,《孔子家语》说小三十三岁。
杨伯峻说小十三岁,但也认为不可靠,不知何据。此问题涉及关系甚大,待详考。【孝弟(tì)【是人对于前辈和同辈中长于自己的人应有的态度。孝是纵向的,是对于长辈,包括父母、祖父母等要孝敬。孝的含义是发自内心的热爱、关怀、照顾、顺从,使其心情愉快,没有负担。“弟”通“悌”,是横向关系,要求对于兄长要尊敬。人们接触最多、关系最密切的人便是自己的父母和兄弟,因此,处理好这些关系是基础和关键。【犯上】冒犯、抵触上级长官。上:处在尊长地位的人。春秋时期是等级制度,社会和家族都有长幼尊卑的观念。【鲜】少。【作乱】发动叛逆而造反。【未之有】“未有之”的倒装,即没有这种情况。【务本】追求根本。务:经营。本:树根,引申为根本、根基、基础。【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概念,含义很广,主要是热爱他人、关怀他人、照顾他人。《说文解字》:“仁,亲也。从人二。”左边是一个人字,右边是表示数量的“二”,其实就是两个人。要有两个人以上才可以体现对他人的关心和爱护。
【评析】孔子死后,孔子其他弟子以为有子之言似夫子,故欲尊他为师。有子自己不同意,故未成此事。《论语》中除孔子称“子”外,只有有若和曾参二人称“子”。有子还排在曾子前面。翁天和说有子是孔子儿子孔鲤的老师,所以才会发生这种情况。如果真的如此,那肯定是孔子安排的。孔子儿子与孔子弟子则是师兄弟关系,如果从这层意义上说,孔子其他弟子尊有子为师也不无道理。如果没有这层关系,有子很难被如此尊敬。本章重点强调孝悌是“仁”的根本,认为做人要有根本,孝悌是“仁”最根本的表现。根据上面的注释,我们把“仁”字的本义再归纳解释一下,说得明白一些。“仁”,是人亲近关怀别人的品格,而观察判断这种品格一定要有两个人在一起或在人群中才行。古人在举行一些仪式时,安排两个人同时出场,相互作揖表示礼节,在这个过程中,就可以观察人的修养和气度。在耕田劳动中,也是两个人并肩使用一个农具“耦”而耕,“耦”就是二人。另外,“偶”字也是从这里派生出来的。这样,两个人合作干活,在合作中是否出力,是否照顾对方都能看出一个人的品性和心胸。因此,只有从对待别人的态度中才能看出一个人是否是仁人君子。而对别人亲近、关怀、体贴、照顾的心情就是“仁”。因此,首先必须有二人才可以体现“仁”,这便是“仁”的本义。
“仁”字是中国学问的基础,也是儒家学说的关键词语。孔子一生提倡的思想核心就是这个字。只有在与他人的关系中才可以看出仁人君子的品性。“仁”的品格是做人的根本,人类只有相互关怀才会共同得到幸福,而幸福感往往是帮助别人之后获取的,因此我们从小就要扎下“仁”的品性之根。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