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
1.3 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研究的主要框架
1.6 研究的技术路线
1.7 本章小结
2 压力管理研究综述
2.1 压力的概念
2.1.压力的刺激特征学说
2.1.2 压力的反应特征学说
2.1.3 压力的主体特征学说
2.1.4 压力的复杂构成学说
2.2 压力的研究模式
2.2.1 传统理论的模式
2.2.2 个体一环境匹配理论
2.2.3 工作需求一控制模式
2.2.4 交互作用模式
2.3 压力对组织产生的结果
2.3.1 冲突理论
2.3.2 激励理论
2.3.3 互动理论
2.4 压力源的研究
2.5 压力管理应用现状
2.6 国外建筑业压力管理综述
2.7 国内压力管理现状
2.8 监理人员的压力管理特点
2.8.1 压力管理是一系列活动的总和
2.8.2 压力管理是一个有始有终的过程
2.8.3 压力管理的独特性
2.8.4 压力管理的有限制性
2.9 压力管理的作用
2.9.1 激励功能
2.9.2 风险防范功能
2.9.3 控制功能
2.9.4 沟通功能
2.10 本章小结
3 建设监理人员压力分析
3.1 建设监理的概念
3.2 建设监理的性质
3.2.1 服务性
3.2.2 公正性
3.2.3 科学性
3.2.4 独立性
3.3 建设监理的任务与目的
3.3.1 监理的任务
3.3.2 监理的目的
3.4 监理人员的压力分析
3.4.1 监理人员受环境因素影响的压力分析
3.4.2 监理人员受组织因素影响的压力分析
3.4.3 监理人员受个人因素影响的压力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建设监理人员压力源研究分析
4.1 压力源调查表的设计
4.1.1 初始问卷的设计
4.1.2 预测问卷的研究
4.1.3 正式问卷的确定
4.2 调查表研究的主要方法
4.2.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2.2 可靠性分析
4.2.3 主成分分析法
4.3 压力源调查表的数据分析
4.3.1 描述性分析
4.3.2 环境压力源的分析
4.3.3 组织压力源的分析
4.3.4 个人压力源的分析
4.4 压力源的可靠性分析
4.5 监理人员压力源
4.6 本章小结
5 建设监理人员压力评估
5.1 压力评估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5.1.1 定期化和制度化相结合原则
5.1.2 可行性和实用性相结合原则
5.1.3 系统性和地域性相结合原则
5.1.4 简明性和动态性相结合原则
5.2 监理人员压力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5.2.1 评估指标体系的概念
5.2.2 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5.2.3 评估体系指标权重的确定
5.2.4 监理人员压力指数表
5.3 系统评估的主要方法
5.3.1 加权平均法
5.3.2 功效系数法
5.3.3 理想解法
5.3.4 主次兼顾法
5.3.5 关联矩阵法
5.4 压力测量的方法
5.4.1 量表测量法
5.4.2 生理测量法
5.4.3 绩效测量法
5.5 监理人员压力评估
5.5.1 层次分析法
5.5.2 层次分析法的流程图
5.6 实例分析
5.6.1 确定各因素评分值
5.6.2 计算过程与结果
5.6.3 结论
5.7 本章小结
6 建设监理人员压力管理分析
6.1 项目管理的概述
6.2 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
6.2.1 项目管理的含义
6.2.2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
6.3 项目管理的功能
6.3.1 激励功能
6.3.2 风险防范功能
6.3.3 控制功能
6.3.4 沟通功能
6.4 运用项目管理理论进行压力管理
6.5 监理企业进行压力管理的必要性
6.5.1 监理企业与监理人员的博弈对策模型
6.5.2 监理企业与监理企业之间的博弈
6.5.3 压力管理的原则
6.6 国内外压力管理的不足
6.7 压力管理的事故树分析法
6.7.1 事故树分析法综述_
6.7.2 事故树分析法的特点
6.7.3 事故树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6.7.4 事故树分析法的常用符号
6.7.5 事故树分析法的定性分析
6.8 实例分析
6.8.1 事故树的建立
6.8.2 压力事故树的计算
6.8.3 结果分析
6.9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
7.3 研究局限
7.4 后续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