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理性、兴趣与实践:康德哲学中的问题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2653901
  • 作      者:
    林晖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三联书店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林晖,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展开
内容介绍
  实践理性是康德批判哲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一方面,要理解实践理性的建构及其根本问题所在,就必须理解整个批判哲学本身所面对的主要问题、批判哲学的基本出发点、批判哲学的根本目标以及批判哲学的各个构成环节,尤其是康德对于理性批判标准本身的澄清。另一方面,康德关于理性兴趣的概念,以及他在兴趣问题上的多重指向,为我们深入批判哲学体系,尤其是深入实践理性内部分析和探究理性本身的处境提供了一条独特的途径。再者,康德在宗教、政治和历史问题上的论述同样构成了其实践哲学探索中的重要部分;如果我们把走出自然状态,进入法治状态和迈向和平看作是康德整个哲学探索的主旨,那么冲突与共存、矛盾与协调便是这种实践哲学所要处理的*要问题。当然,对康德而言,这种处理的*终依据只能是人类的有限的理性。尽管人类的理性是有限的,但是能够发现这种局限性的却也仍然是理性本身。
  据此,《理性、兴趣与实践:康德哲学中的问题》的内容也相应地分为三个部分。
展开
精彩书摘
  《理性、兴趣与实践:康德哲学中的问题》:
  以洛克为代表的经验论则对人类的知识问题持不同的立场。他们认为,所有的知识必然都来源于感觉经验,所有的法则也只不过是对经验的归纳和概括。以休谟为代表的怀疑论则是这种经验论的极端体现,这种理论认为我们所能够感觉到的东西,只是我们自己的观念。除此以外的一切都是可疑的,不具备普遍必然性。这同时就意味着根本不存在关于这个世界的先天知识,也不可能仅凭借理性获得必然的知识。
  可以说,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关于知识的来源、获得知识的方式以及知识的可靠性的问题上所持的观点都是相互抵牾的。唯理论者认为知识应该来源于理性所固有的天赋观念,经验论则认为知识仅仅来源于感觉经验;唯理论者认为我们凭借逻辑推理就可以获得知识,经验论者则认为归纳法是我们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唯理论者认为来源于理性的知识是普遍必然的,要比从感觉经验得来的知识更可靠,而经验论者则认为只存在个别的、偶然的知识。正是唯理论和经验论在上述问题上的相持不下造成了康德所说的形而上学的无休止的争吵,由此,唯理论成为独断论,经验论同样陷于独断论。而休谟带来的问题又使得这早已势成僵局的形而上学几乎陷入绝境。
  实际上,对于康德而言,休谟采取怀疑主义的态度对独断论进行的消解,一方面提示他改变了对于传统形而上学的根本看法,另一方面却也使得形而上学成为不可能。在休谟那里,因果概念是突出的问题。一般认为,我们说A是B的原因,则表示如果有A,就必然会有B。A与B之间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但休谟却问:这种因果关联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必然的吗?我们是如何得知这一点的?我们真的有权利说如果有A,就必然会有B吗?这种因果关系的合法性又是建立在什么上面的?休谟显然不能接受把理性看作这种因果关系的合法性的保障的观点。因为,在休谟看来,我们对于理性的使用是不同的,当我们在逻辑上使用理性概念时,只涉及观念之间的必然联系,而不涉及观念之外的事实问题,故而是合法的,我们完全可以说A与B之间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比如在数学中就是如此。一旦我们在经验上使用理性概念时,所涉及的就不仅仅是观念之间的关系了,而是观念与事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对此,我们只能够通过经验观察去把握。但通过经验观察,我们所能够确知的只是:有了A,B也随之发生。也许这种情况在我们的观察中总是有效,但我们却无法保证这种情况在任何条件下永远相同或者说必然发生。这就是说,因果关系在这里不是必然的。而当我们在价值上使用理性概念时,情况更是如此。
  ……
展开
目录
导言

第一部分 理性批判的哲学
第一章 思辨理性
一 形而上学与认识论
二 先天综合判断
三 先验感性论
四 先验分析论
五 先验辩证论
第二章 实践理性
六 实践理性问题
七 道德法则
八 道德动机
九 至善难题
第三章 美学与目的论
十 判断力问题
十一 反思性判断力
十二 美与崇高
十三 目的论

第二部分 实践理性与兴趣问题
第四章 理性与兴趣
十四 批判哲学的三 种兴趣
十五 实践兴趣及其渊源
十六 理性兴趣
第五章 兴趣与实践理性的动力
十七 道德兴趣的对象
十八 作为动力的兴趣
第六章 兴趣与实践理性的实现
十九 至善的兴趣
二十 自我兴趣和他者的兴趣
第七章 美的兴趣
二十一 无利害的兴趣
二十二 可普遍性传达的兴趣
二十三 经验性兴趣和智性兴趣
二十四 兴趣问题的小结

第三部分 宗教、历史和政治
第八章 宗教哲学
二十五 从道德到宗教
二十六 上帝存在的问题
二十七 根本恶
二十八 伦理共同体
第九章 历史哲学和政治哲学
二十九 普遍历史
三十 权利与公共权利
三十一 永久和平
三十二 永久和平的保障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