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统展现了先秦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传统儒家至现当代以冯友兰、梁漱溟、张岱年等为代表的新儒家的思想内容和价值取向,从而揭示了儒家的内在理路和具有持久生命力的精神资源。
《国学论丛:儒家的精神之道和社会角色》对儒家人文传统、精神史和公共观念进行了研究,认为,儒家孔子及其信徒们始终是以个人自我的完善和公共领域的淑世为志业的,在可能的情况下,他们总是试图在公共事务中实践自己的哲学和信念;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情况下,一个真正的儒者宁愿从公共领域中退出也不会放弃自己的信念,他们以在野的身份在民间持守精神生活的创造、反思和修炼,以此造就了儒学悠久、博大的人文精神传统,并潜移默化地塑造了中国人的精神和价值观。
《国学论丛:儒家的精神之道和社会角色》:
“心灵”有掌握“道”和“人道”的能力,并不意味着它自然而然就能掌握道。要掌握道和人道,在荀子看来,需要人保持一种独特的“心灵状态”,这个状态他称之为“虚壹而静”。苟子没有假定“心灵是一块白板”,也没有设想清除“心灵”中所已经存在的各种东西。他所说的“心灵”的“虚”、“静”和“壹”状态,是相对于心灵的“藏”、“动”和“两”的状况的。“心灵”有知的能力就会有倾向和记忆,这是心灵的“藏”;心灵是不断活动的,而且在不同状态下心理的活动又非常不一样,如睡梦中的梦想和闲暇时的胡思乱想,这是心灵的“动”;心灵有认知不同事物的能力,它能够“兼知”各种事物,这是心灵的“两”。对于“心灵”的这种“藏”、“两”和“动”的状况,荀子不要求排除它们,他只是要求心灵还要有向“道”开放的可能和状态,这就是“虚心”、“静心”和“壹心”。“虚心”强调的是心灵不为已有的东西所限制,而能够向新的东西敞开;“静心”强调的是心灵不受各种杂念的纷扰,保持宁静和平静;“壹心”强调的是心灵的专一和专注,不被众多和杂多的事物所诱使。心灵达到了“虚”、“静”和“壹”的状态,它就像透亮的明镜或清澈的水一样能够清晰地显现出事物,荀子称之为“大清明”:“未得道而求道者,谓之虚壹而静。作之,则将须道者之虚则人(入),将事道者之壹则尽,将思道者静则察。知道察,知道行,体道者也。虚壹而静,谓之大清明。”(《荀子·解蔽》)
苟子设想的心灵的“虚”、“静”和“壹”状态,总体上又可以统一到“专壹”上来。这是因为心灵达到了“专壹”和“专心”,就能够不受各种杂念的干扰而保持宁静,也能够不受其他东西的妨碍而接受和认同“道”。事实上,在荀子的精神修炼中,心灵的“专壹”是关键性的,也是苟子所注重的。“心灵”的自主和独立,心灵的坚定意志,心灵能够成为“主导之心”,这都来自心灵的专一性修炼。荀子说:“心容其择也,无禁,必自见;其物也杂博,其情之至也不贰。《诗》云:‘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真彼周行。’顷筐易满也,卷耳易得也,然而不可以贰周行。故日:心枝则无知,倾则不精,贰则疑惑。以赞稽之,万物可兼知也。身尽其故则美。类不可两也,故知者择一而壹焉。”(《苟子·解蔽》)这里,苟子强调的“壹”,同上面“虚”、“壹”和“静”的“壹”是一致的。从可能性上说,“心灵”能够认知和接受各种事物,况且事物本身也是“杂多”,但在认知和接受事物时,心灵要根据自己的见解进行取舍;事物虽然杂多,但有了精诚(“精”)之心,它面对众多的事物时就不会左右摇摆(“不贰”)。荀子引用《诗经》中的“采采卷耳”的例子,强调即使是做最简单的事情,如果不专心,也不会有效果。荀子说的“心枝则无知,倾则不精,贰则疑惑”,揭示了心灵不“专一”和“专注”的问题。
事物以类相区别,人们不可能同时从事两种不同的事物而均能有所成就,明智的做法是选择其一而“专壹”为之。苟子劝勉人们努力和勤奋学习,但学习不是漫无边际地到处花费自己的精力,学习的根本方法是将自己的“心志”和“精力”始终坚守在一个方向上。我们可以再看看《劝学篇》中这一通俗的道理:“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恬恬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媵蛇无足而飞,梧鼠五技而穷。《诗》日:‘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这些例子表明,不管什么事物,只要进行不间断的连续性积累,都会产生出惊人的结果。“不断的积累”所需要的就是“专心”和“专壹”。各种不同事物的特性,往往也是专一积累的结果。
人的心灵能够广泛地认知万物,同时又容易受到万物的诱惑而被左右,只有“心灵”保持“专壹”,才能超越事物的制约。儒家的“贤人”统治理念,是一种表率和“父母”政治,也是一种“日理万机”的能力政治;墨家坚持以自苦为极的自我劳动精神,大禹为他们树立一个极好的榜样。但道家和道法家则坚持不干涉的“无为”政治,认为君主是可以安逸的。荀子引入了“垂拱无为”的统治术,按照这种统治术,君王不要过问各种具体的事务,而只需掌握相应于君王统治的根本之道。
……
上编
孔子思想新诠
孟子的“天赋权利”思想——以“天爵”、“良贵”和“民意”为中心的考察
“心”的自我转化和精神修炼——荀子的“心术观”
学术知识的统一理想及人格和王道理想——荀子儒学的重新定位
章学诚“六经皆史”的经典观
化解“义利”的紧张:严复的经济伦理
从超验领域到道德革新及其古典教化——严复的“宗教观”、“孔教观”和“新民德”
儒家道德理想主义视野下的救世论、文明观和信仰——辜鸿铭的“良民宗教论”和“孔教观”
下编
从《诗经》看儒家伦理与周部族文化的关系
从儒家“六经”的形成看经典的条件
中国人文传统与解释意识
“原意”、“先见”及解释的“客观性”——在“方法论解释学”与“哲学解释学”之间
儒家“圣人”理想的早期形态及其变异
儒家的“社会角色”意识
“天人之际”与“仁爱”
“适度”思想及适用范围的扩大——从人间伦理到生态伦理
“和”的原理和价值
公私之辨
汉代“人性不平等论”的成立
明清之际“私”观念的兴起及其社会史关联
现代新儒学的视域限制
20世纪末“中国”的“儒学观”——类型、范式和方法
后记
——陈鼓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