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道家学派和道教)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思想深邃,在社会上具有广泛影响。
《国学论丛:道家思想与现代文明》集合了作者已发表或未发表的有关道家文化的论文中挑选出的40篇文章。其内容包括四个部分:一、先秦与汉代的道家,二、魏晋新道家(魏晋玄学),三、道教,四、道家思想与现代文明。这些论文大致反映了我对道家文化的研究状况和看法。其中第四部分的一些文章阐述了我近年来对构建当代新道家思想的一些想法,如创建当代新道家的目的、宗旨、主要思想,以及思想体系等等。
《国学论丛:道家思想与现代文明》:
《史记·老子传》说“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云云,说明老子著书上下篇是言道德之意的。汉初的帛书《老子》甲、乙本即有《道》篇与《德》篇之区分,不过与后来的通行本不同,《德》在先,《道》在后,通行本则《道》在先,《德》在后。可见老子除了研究其最核心的概念“道”之外,还十分重视对另一核心概念“德”的研讨。在老子那里道与德其实是相通的,就天地万物(包括人)而言,得道之谓德,德者得也,得道者也。得到“道”就成为自己的德。德本写作“惠”,直心为德,即指本来的心,就本心或本性而言,故后来有“德”性的说法。所以高亨先生说:“今详审老氏之书,略稽庄生之言,而予以定义日:德者万类之本性也。”(《老子正诂》,古籍出版社1956年出版,第8页)确如高亨先生所说,老子道家所讲的德,即是性之义,德就是指本性而已。所以德论就是性论,就是物性论和人性论,老子尤其重视的是人性论,并特别关注圣人(最高人格者,最高领袖人物)的本性问题。虽说五千余言《老子》中没有讲到一个“性”字,但老子十分重视德论,讲了道德二论,可见老子对德性问题的重视。
就德为性之义而言,一切事物皆是有德、有自己的本性的。因此《道德经》中提出有诸多的德,如道有道之德,称之为玄德;圣人有圣人之德,由于圣人是体道(体悟道)的,所以圣人的德与道之德一样,亦称之为玄德;天地万物亦各有各自的德等等。但天地万物之德(性)皆是得“道”而形成的。老子说:“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为正,将恐蹶。”(《老子》39章)这是说,天清、地宁、神灵、谷盈、万物之生长,乃至侯王之治平天下,都是由于它们各自得到了“道”(一即道)而成就了自己各自的性质。反之,如果得不到“道”,形成不了自己的德性,那么这些事物也就都不能存在了。在这里“道”与“性”(德)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在《老子》中各种具体事物的“德”,往往用“道”来表现,诸如有天道、明道、进道、人道等等说法。同时,老子还提出了德有上下之别和厚薄之分。老子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老子》38章)这是说,具有上德的人不自以为有德,所以实是有德;下德的人总表白自己有德不离失德,其实他没有德。可见,上德是有德之人,下德是无德之人。老子又说:“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老子》55章)婴儿赤子朴实天真是“含德之厚者”,人长大了智慧多了,玩起了虚伪欺诈的东西,含德薄了,乃至完全丧失了德,成为了无德的人。老子最关注和提倡的是圣人的德,认为圣人是体悟“道”的,他的德性是应该与“道”相合的,所以只有圣人的德性,可以称作与道的德性一样,叫做“玄德”。作为人类人格的最高代表的圣人,究竟应当具有哪些德性呢?既然圣人的德(玄德)与道合,则宇宙本原“道”所有的德性,如自然无为、无私、无欲、朴实、谦下、虚静等等,也应成为圣人的德性。归结起来说,圣人至少应该具有如下的六种德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