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执两用中 三生万物:中国思想流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7117822
  • 作      者:
    陈珂著
  • 出 版 社 :
    上海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陈珂,江苏无锡人,戏剧戏曲学博士,中央戏剧学院戏剧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欧阳予情和他的“真戏剧”》、《戏剧肜念发生论》;长篇小说《大巴山下》、《烟》;并在多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若干。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思想流》共分十章内容,通过梳理中国传统各家各派的思想,总结出中国人的传统的思维规律是:执两用中,三生万物。中国人的价值观从来都不是非黑即白,非白即黑。这也是中国传统思维方法不同于西方古典二值逻辑体系的地方。
  《中国思想流》主要适合中国思想史研究者阅读。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国思想流》:
  我不能在这里再论证这个问题。我只再讲一点:我们相信主要是由于社会和经济方面的原因。其他方面的因素诚然也有一些;在《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第七卷里,我们将有所阐明。虽然我们谁都不会认为单是它就能造成这样的差距,可是只要我们探讨一下社会的经济结构,往往就会有柳暗花明之感。看来只能从中国、印度和西方之间不同的社会性质上去找到答案。
  与之相对比,我们再来看看北京大学编撰,并“参考了兄弟单位同类教材和著作”,由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出版,1986年第三次印刷、发行量达到近30万册,并作为给北大学生编写的讲义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材的《自然科学发展简史》中题为《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一章中结论部分的一段: 
  ……中国古代科技作为古代社会的产物,它基本上还是经验性的,还没有形成为理论体系(医学有些例外),这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一致。但是,与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相较,它也有自己的弱点。……在古希腊人那里自然哲学比较发达,自然科学的一些部门(如天文学、数学)的理论性较强,科学思想,科学方法也都达到了相当水平,这些正是我国古代科学所欠缺的。我国古代哲学家们不甚关心自然界中的问题,关于自然界的知识亦所知甚少,他们对自然界只有一些更为抽象、更带思辨性的猜想,这对哲学和自然科学两个方面的发展都是不利的。我国古代科学基本上都是实用性的,如农学,著作不可谓不多,但这些农书大体上都是各种农业生产具体经验的记载,几乎未曾作出理论性的概括和总结,更没有形成理论体系。又如我国古代天文学基本上就是为制订历法服务的,虽然天象观测上有许多成果,却极少探讨理论性的问题,从未认真地研究过宇宙结构模型。我国古代数学成就甚大,刘徽也作过一些理论性的探索,但这样的工作亦未能继续和展开。像古希腊人那样对自然界的相当认真、具体、深入的理论性研究,在中国古代不曾有过。近代自然科学不能从中国古代科学中产生,除了社会历史等原因之外,科学内部也有其原因,当近代自然科学传入之后就迅速为其所代替也是势所必然。……古代的这些经验和教训是我们今天所应记取的。
  ……
展开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中国传统”的思路是什么?——“一分为三”;“执两用中”
一、“物物有一太极,人人有一太极”
二、“一分为三”;“三生万物”;“执两用中”
三、“立天之道,阴与阳;立地之道,柔与刚;立人之道,仁与义”
四、抓住中国传统思想的“七寸”

第二章 中国人是怎么活过来的?——中国古代农耕生产及社会机制背景
一、地大物博:土地,农民命根子
二、黄土是什么?“逐鹿中原”在哪里?中国各地主要农作物是什么?
三、“民以食为天”;“称斤约两”;以粮为本;“三熟”和“三饥”
四、“十室九空”的历代人口悲剧值得推敲
五、黄淮地区为什么长期有流浪乞讨之风?“温饱知足”的“小康”心态为什么长存?
六、“愚公移山”和“奇思淫巧”:单一的农耕生产结构成为体制单一化的基础
七、“农民起义”从历史总进程上并不构成对农耕王朝的致命威胁
八、“十恶不赦”罪中的“谋反”、“谋大逆”
九、当官的“正途”和“旁门”;“吏风日下”和“忠”的转化

第三章 中国人都想过些什么?——“天地而知人事”、从自然到人文的大背景
一、“西方”化的中国人和“中国化”的西方人
二、沉着冷静地看待东西方发展的“两条腿”
三、为什么近代科技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

第四章 “天时、地利、人和”——包容涵盖了全宇宙的“三才”、“三元”体系
一、“天、地、君、亲、师”;天;天道;中国人“天人合一”的世界
二、地和土;治与法;地;地道;“俯察地法”;《尚书禹贡》;“五服”;“帝在中央”;“中央五土”;“九五至尊”;“知雄守雌”
三、“礼”:《周礼》对中国思想文化的作用和影响
四、人居中央:《周易》的立论中心

第五章 “精、气、神”——人身小宇宙的“三元”理论
一、精
二、气
三、神

第六章 自然、社会和人:中国思想流的中心课题
一、“人道”与“王道”的矛盾;传统“人道”学说的总体特点
二、传统人道论的基础学说:“诚”与“中庸之道”
三、“人之初,性本善”:“本性”、“习性”和“性善性恶”
四、“夫子乱人之性也!”庄子清心寡欲、朴素自然的超然人性论
五、传统人性论从汉魏以来的简单化倾向;清代戴震结合传统医学理论的新学说

第七章 “天人”和“知行”——传统认识一行为论中的矛盾
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人”思想
二、“行为知之母,知为行之师”:“知行”学说
三、“存天理,灭人欲”?清代戴震“理存于欲”的革命性命题和现代理论

第八章 传统神秘主义、神秘学及其特点
一、神秘主义的综合性特征:人神合一
二、神秘的修行:东方神秘主义修行的基本特点
三、巫:中国古代神秘主义的首领
四、“天地人”、“精气神”:三值思维的支撑体
五、“数术”或“术数”:传统行为神秘学的核心
六、诸葛亮的“掐指一算”迷倒多少英雄好汉
七、另外几门重要的传统行为神秘学说
八、人类亘古以来的最大课题:人的身体和生命的奥秘

第九章 中国传统时间观及其影响
一、古今与日月;“久”与“时”
二、中国古代世界观中的时间观念
三、古代时间观的历史影响及其同世界文化的比较

第十章 16、17世纪之交中国面临“新的实验性科学”的挑战;“竟无一人敢于反对”的悲剧
一、徐光启和利玛窦
二、20、21世纪之交的中国三个重要的亚文化圈及其基本特点
三、中国文化的传统及其在现代的变异

附录:我们真的是龙的传人吗?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