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曾国藩与道家思想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53803395
  • 作      者:
    彭昊著
  • 出 版 社 :
    岳麓书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彭昊,男,1975年生,湖南岳阳人。2001年在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获文学硕士学位,2007年被评聘为副教授。2008年赴德国汉堡大学亚非学院攻读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2010年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获历史学博士学位。2014年在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等教育学博士后工作站出站。主要从事传统文化与道德教育的研究。先后主持省级课题8项,参与省级课题多项,获省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1项,整理古籍2部。目前已发表论文26篇,《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曾全文转载论文。
展开
内容介绍
  晚清重臣曾国藩是中国传统士大夫的重要代表,也是近代经世思潮中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其思想言行体现出以道补儒的鲜明特征。《曾国藩与道家思想》在从政、治军、处世、为文和养生五个方面,彰显曾国藩以道补儒的努力,揭示道家思想在曾国藩思想中的地位,分析曾国藩接受和践行道家思想对近代经世思潮形成的价值,发掘以道补儒对近代中国士大夫的意义。
展开
精彩书摘
  《曾国藩与道家思想》:
  论文注意到曾国藩的“一生三变”,认为运用黄老申韩作为治术权宜之计,“不是为了谋取身家之私利,仍是为三纲五常这个大目的而服务的”。在理学内部,曾国藩总的态度是宗程朱,薄陆王,却无门户之见,互有臧,不满于程朱缺乏包容与涵浑的气象,不赞成程朱对儒门人物持论过苛,认为这样不利于求同存异和团结儒门众人,不利于经世致用;同时也不完全同意程朱对文道关系的看法,肯定欧阳修、苏轼、曾巩、黄庭坚诸公“皆以大儒之学术,兼名士之襟度”,他重视张载和王夫之,主要是取其礼学及其经世思想。可以说,作者比较全面地论述了曾国藩理学思想的渊源、内涵和体系。张昭军概括其理学思想特色为:兼采汉宋,强化词章之学,经世致用,以“礼”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晚清时期理学的发展变化。修正了梁启超认为罗泽南、曾国藩崇宋学、反汉学的观点,认为他的理学“以‘礼’统摄义理、辞章、经济、考据四科,由理一分殊又回到了义殊归一,居于理学(礼学)一间”。将曾国藩理学和礼学统一起来。梁世和认为曾国藩的“礼”与黑格尔的“绝对精神”都是至高无上的本体,都具有无所不包性。曾国藩把义理学、考据学、经济学、词章学综合于礼学,黑格尔则融合各家各派于一身。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 研究综述
1.曾国藩去世后至20世纪70年代
2.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新时期
三 研究的结构和要点
1.研究的结构安排
2.研究的创新点
3.研究的重点
4.研究的难点

第二章 曾国藩道家思想来源考述
一 清代学术的内在嬗变
1.理学批判者的援道人儒
2.古文经学家的以道补儒
3.今文经学家的道家救世
4.理学家的调和儒道
二 湖湘文化的崇道传统
三 个人的生活经历
1.家族的道教习俗
2.治学的博览群经
3.僚友的道家兴趣

第三章 曾国藩的从政之道与道家思想
一 涉猎黄老清净为政
二 知雄守雌卑弱自持
1.与高层的交往
2.与同僚的交往
3.与士民的交往
三小结

第四章 曾国藩的治军之道与道家思想
一 对道家战争观的吸收
1.兵果不祥之器
2.兵者阴事
3.哀兵必胜
4.除暴安民
二 对道家战略战术的运用
1.守柔日强弱中伏强
2.以静制动后发制人
3.反客为主以退为进
4.奇正互用雕剿游击
三 小结

第五章 曾国藩的处世之道与道家思想
一 顺天安命的人生态度
1.勤劳而以恬淡出之
2.等生死于昼夜信长短之有涯
二 功成身退的人生设计
1.道家功成身退人生设计的意义
2.明岁泽九州功成返湫底
3.十年苦忆钧天奏老大真怜未拂衣
4.功成而终未身退的原因
三 持盈保泰的人生智慧
1.道家持盈保泰观
2.持盈保泰得免速致颠危
四 小结

第六章 曾国藩的为文之道与道家思想
一 境界:崇尚雄奇瑰玮
二 风格:追求自然真切
三 语言:力主诡谲恣肆
四 欣赏:倡扬养性怡情
五 小结

第七章 曾国藩的养生之道与道家思想
一 致虚守静养神不药
二 俭啬寡思惩忿窒欲
三 顺乎自然淡食恬眠
四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