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企业、人士都善用博弈心理学,懂得博弈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和策略思维,掌握在博弈中立于不败之地的诀窍。
2.博弈心理学是耶鲁大学受欢迎的公开课。除了经常应用于经济领域之外,博弈心理学还被广泛应用于国际问题、社会问题、学校管理、就职活动、婚姻生活、邻里关系等各种领域。博弈心理学可以为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博弈问题,找到策略。
3.百万畅销心理学作家原田玲仁用心之作,教你用博弈心理学武装自己的思维,所做出的判断、选择更合理,对自己更有利。
4.即使不懂高深的数学理论,同样能轻松读懂这本书,图文结合,轻松学会人士的思维方式。
石头剪刀布并非纯碰运气的游戏。事实上,跟下棋或打“超级玛丽”一样,石头剪刀布也是一种靠策略、观察和智慧取胜的博弈。
博弈心理学已成为顶尖企业、顶尖人士经常采用的制胜的秘密武器,例如“三得利”忠实于博弈心理学,采用了“价格不变策略”,在自从有啤酒销售数据统计以来的第16年第一次在市场份额上成功超越札幌啤酒;日本的“软银集团”从零开始涉足移动通信业务,利用博弈心理学进行合理思考,采用了一系列积极进攻的手段,成功牵制了竞争对手——日本电信巨头DoCoMo。
其实,博弈心理学随处都有其用武之地。不同向的汽车通过十字路口存在“协调博弈”,股票投资是一场“零和博弈”,拍卖时买家先后出价属于“动态博弈”,电视台的收视率竞争是“非合作博弈”……掌握博弈心理学的策略思维,就可以在博弈中利于不败之地。
软银集团涉足移动通讯领域的策略
~开拓新市场的博弈/进军移动通讯市场①~
现实中,每天都有新企业诞生,也有老企业进军新市场。其中,日本的软银集团(SoftBank,以下简称SB集团)在2006年进军移动通讯领域的时候,就打了一场漂亮的战役。他们制作的名为“白户家”的电视广告非常有趣,极大地提高了观众对SB集团的好感。然后,SB集团又在智能手机市场中通过与苹果公司签约,牵制了竞争对手DoCoMo(日本电信巨头,以下简称D公司)。总之,SB集团采用了一系列积极进攻的手段。
移动通讯市场可不是一个简单就能涉足的领域,甚至可以说是非常艰难的,因为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现实中就有不少企业贸然进军移动通讯市场,结果发现需要的资金比预想的高出很多,最终导致破产。可是,一旦成功的话,能获得巨额的回报。
接下来,我就为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SB集团成功进入移动通讯领域的经过,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他们成功的经验。如果SB集团不加入这个市场,我们假设原本这个市场的垄断者D公司的收益是100。如果SB集团选择加入进来,那么D公司可以选择“融合”或者“反抗”。如果D公司选择“融合”,那么两家公司可以维持市场中的高价格,双方分享整个市场。假设两家公司平分市场的话,那么两者的收益都是50,如果考虑到SB集团进军这个市场的成本15的话,那么SB集团的最终收益是35。
如果D公司进行“反抗”,降低价格,想以价格竞争拖垮SB集团的话,那么SB集团可以选择“退出”或者“对抗”。根据D公司“反抗”的强度,SB集团、D公司的收益可能会出现较大的差异。如果SB集团选择“退出”,那么前期投入的成本无法收回,因此最终收益只有-15。而D公司在采取“反抗”措施的时候,花去了10的促销成本,因此D公司的最终收益是100-10=90。如果SB集团采取低价格策略与D公司“对抗”的话,结果又会怎样呢?假设在价格竞争中,两家企业的利润都折半了,那么双方的收益就都是25,而且还要减去促销的成本10,结果双方的收益就都是15。不仅如此,SB集团还要减去前期投入的资金15,最终的收益是0。另一方面,D公司最终的收益是15(图5-6)。
面对这种情况,SB集团的经营者想,如果要从零开始涉足移动通讯业务,首先要投入巨额的资金建设基站,之后在与竞争对手的打拼中还难以取得胜利。于是,SB集团决定初期先借用合作伙伴的通信网为客户提供通讯服务。然而,在和沃达丰公司谈判的过程中,“借”通信网变成了“买”通信网。经过艰苦的谈判,最终SB集团以1兆7500亿日元的价格收购了沃达丰日本分公司。这是除了金融机构的并购之外,日本M&A(企业并购)市场上,企业并购的最高金额。
“坦白”还是“抗拒”?囚徒们的困境
~囚徒困境①~
在博弈论中,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模型——“囚徒困境”。这里的“囚徒”,准确地说是指被逮捕的两名犯罪嫌疑人。两个人都想获得更高的收益,结果两人不愿协作获得相对较高的收益,而是在警察的说服下选择了背叛对方。最终,两人只能获得较低的收益。这是一个残酷的博弈。
◎例题4-1/囚徒困境
有两名一起行窃的盗贼被警察抓住了。但是,警方手上暂时缺乏有效的证据,如果两名犯罪嫌疑人始终保持沉默的话,警方因为证据不足,就无法对他们进行起诉。那样一来,两人最多只能被监禁1年。为了让他们招供,警察和两名犯罪嫌疑人说了同样一番话:“如果你把犯罪的经过原原本本地供出来,我可以减轻对你的惩罚,甚至说你是被他人胁迫犯罪的,进而免予惩罚。但是,如果你拒不招供,而你的同伙坦白了,把你供出来的话,你可能要被判5年。如果你们俩都坦白的话,那么都会被判3年。”假设你是犯罪嫌疑人A的话,此时你会怎么选择呢?是继续保持沉默,还是按照警察说的坦白罪行?
在这个博弈中,局中人是犯罪嫌疑人A和B,策略是“坦白”或“沉默”。局中人的收益如表4-1所示。
作为犯罪嫌疑人A,你可能会这样分析:“如果我们俩都保持沉默的话,最多也就被监禁1年。1年时间,忍忍也就过去了。所以,我还是不能坦白,要继续保持沉默。等等!不对!B那个家伙可靠不住,他胆小怕事,只顾自己,又爱背叛。如果他禁不住警察的威逼利诱,为了自己的自由把我供出来的话,我可要被判5年。那家伙绝对会坦白招供的!我可不想吃5年的牢饭!好,还是我先坦白吧!”
结果,你先向警方坦白了。而你的同伙——犯罪嫌疑人B,也经历了和你类似的心理斗争,他也坦白了。结果,你们两个都坦白了,都被判了3年。
水门事件中的“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的现实案例~
1972年6月,在美国总统大选期间,共和党候选人尼克松为了赢得连任,其竞选团队成员潜入了位于华盛顿水门大厦的民主党全国委员会总部办公室,准备安装窃听装置,并偷拍文件,以窃取民主党的竞选策略等情报。然而,这些人被当场抓获。以此为开端,揭开了一个由白宫指挥、多名政府高官参与的窃取情报计划,这便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丑闻——“水门事件”。在对这个事件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就可以看到囚徒困境的身影。
据说,华盛顿联邦地方法院的法官厄尔?J.塞尔伯特为了获得总统财政顾问乔治?G.李迪和总统法律顾问约翰?迪安的协助,和他们俩分别做了交易。塞尔伯特分别告诉他们俩,只要他们愿意指证水门事件背后的黑幕,就可以减轻自己的罪行。一开始,李迪和迪安都不打算认罪,也不准备指证背后黑幕和对方。由于迪安对事件的参与度相对较低,于是塞尔伯特准备先以迪安为突破口,对他做了一些工作。首先,塞尔伯特告诉迪安,自己已经和李迪进行了密谈,谎称李迪已经准备当证人。然后,又假装向李迪的律师讲述了李迪的打算。看到这些的迪安,开始感到不安,据他判断,李迪很快就要坦白了,于是抢先一步进行了坦白。
如果李迪和迪安始终保持沉默的话,事件背后的指使者就可能因为证据不足而逍遥法外。但是,担心对方会先坦白的迪安,结果比李迪更早地选择了“背叛”。于是,事件的整个黑幕都被揭发了出来,很多人被捕,尼克松总统也被迫辞职。
“三得利”忠实于博弈心理学,采用了“价格不变策略”,在自从有啤酒销售数据统计以来的第16年第一次在市场份额上成功超越札幌啤酒。——日本三得利株式会社,已有逾百余年历史,可谓不断挑战和不懈创新的历程
日本的“软银集团”从零开始涉足移动通信业务,利用博弈心理学进行合理思考,采用了一系列积极进攻的手段,成功牵制了竞争对手——日本电信巨头DoCoMo。——日本软银集团,综合性的风险投资公司,全球投资过的公司已超过600家
美国西南航空公司用博弈心理学深入分析,最终确立进军间隙市场,将目光聚焦在国内城市之间的短距离航线,以低廉的价格提供航空服务,使他们的飞机就像“在天空中飞行的公共汽车”,结果在大型航空公司不愿涉足的间隙市场一举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美国西南航空公司,民航业“廉价航空公司”经营模式的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