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 美国心理科学协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斯蒂芬·欣肖教授倾其一生撰写。
u 这部回忆录获得了2018年美国图书节最佳图书奖。
u 极具现实意义。根据黄悦勤教授团队发表在《柳叶刀·精神 病学》上的研究数据,我国有超1.7亿人患有精神障碍,但只有不到5%的患者在一年内主动寻求过专业帮助。对精神疾病的污名化是一种“社会顽疾”,是对此类患者及其家庭的“二次伤害”,严重阻碍了患者的主动就医和康复,去污名化对精神/心理障碍的治疗尤为迫切。
u 可读性、感染力强。细腻又饱含深情的笔触勾勒出生活的肌理,字里行间直击人心。作者以亲历者的视角,将一幕幕生活场景娓娓道来,翻开书页,如同目睹了当时发生的一切,一同感受压抑的沉重、沉默的张力、恐惧的颤栗、爆发的力量,以及对平凡生活的珍视与感恩。
u 兼具专业素养与人文关怀的回忆录。作为临床心理学/精神健康领域内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家学者,欣肖教授以真挚的笔触,专业、生动、深刻分析了精神疾病对父亲本人及其家庭带来的深远影响,既有专业的解读,又极具人文关怀。
u 美国著名演员格伦· 克洛斯倾情推荐。她曾获得金球奖、艾美奖、托尼奖等各类奖项,多次提名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
u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教育*青年长江学者、资深家庭治疗师蔺秀云教授领衔翻译并推荐。
欣肖从未想过,他的家庭竟然隐藏着一个长达18年的惊人秘密:父亲神秘失踪数月,竟是因为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被强制送入医院接受治疗。从大学第一个春假得知真相的那一刻起,他就知道自己的人生将会永远改变。他称这一发现为自己的“心理重生”。在多年不知父亲病情反复的情况下,他开始拼凑出父亲生命中那段沉默且常常令人恐惧 的历史,这与父亲在健康时表现出的关怀和爱形成了鲜明对比。
《另一种疯狂》用最真实的声音,叙述了在父亲患精神疾病的秘密及其带来的压力交织的家庭中,作者那令人心痛的成长故事,字里行间直击人心。作者以无比真诚和直率的笔调,让读者见证他从一个恐惧的孩子成长为坚定的倡导者和治疗者的历程:既要面对疾病本身,又要面对精神疾病的污名。污名是另一种形式的疯狂,其后果要比精神疾病本身严重得多。
在当今社会,精神健康问题依然遭受着不同程度的误解,这往往会导致精神疾病患者基本权利的丧失。本书运用感人至深的家庭叙事法,穿插了21世纪的美国乃至世界如何看待精神健康状况的惊人事实,大声疾呼消除对精神疾病的污名。
《另一种疯狂》既蕴含科学见解,又通俗易懂,是家庭医生、心理健康从业者、正在与严重精神疾病作斗争的患者及其家庭,以及任何希望揭开精神疾病背后真相的读者不可或缺的读物。
我几乎花了一生的时间来写这本书。平时,我是一个效率蛮高的人,但一些重要的探索不会很快开花结果,比如了解一个人的家庭,用最真实的声音来叙述艰难的生活经历,以及努力减少对精神疾病等沉重话题的羞耻感和污名。
在大学里,我将越来越多的精力投入到心理学领域,我第一个春假回到中西部后,父亲与我进行了一次启示性谈话,激发了我对心理学的兴趣。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发觉得父亲以及我自己的故事,不仅对我的家庭或者我的生活圈有价值,而且对更多的人也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因此,我试图尽可能原本地叙述我童年、少年、青年以及之后发生的事情。
书名的灵感来自詹姆斯·鲍德温(James Baldwin)在其杰作《乔瓦尼的房间》(Giovannis’Room)中的一段话:人们因为铭记而经历着痛苦带来的疯狂,那痛苦源自他们的纯真不断地消亡;人们因为遗忘而陷入另一种疯狂,这种疯狂是对痛苦的否认和对纯真的憎恨。人类基本上可以被分成两类疯子,铭记的疯子和遗忘的疯子。
当然,我不能声称完全理解鲍德温的经历,但他的话富有启发性。关于这本书的话题,正如我接下来试图阐明的那样,污名正是“另一种疯狂”,其危害远远超过了精神疾病本身。更广泛地说,污名助长了对人类潜能的否定。必须将沉默和耻辱转化为公开的对话。除非朝着这个目标不断努力,否则我们永远不会知道自己可以成为什么样的物种。
为了保护隐私,我更改了书中我的家庭以外其他人的名字,我不想但必须这样做,毕竟与污名的战斗是一场马拉松,而非短跑冲刺。
最后,我希望书中的内容能给所有受精神疾病影响的人带来安慰、鼓舞和勇气,无论是精神疾病患者本人还是他们身边的人——换句话说,给每个人。
前 言 1
1. 威拉德的周日晚餐 10
2. 在加利福尼亚 30
3. 午夜兜风 51
4. 原野风光 76
5. 现代医学奇迹 95
6. CBS 晚间新闻 116
7. 新英格兰 144
8. 钢铁外套 165
9. 黎明之时 181
10. 思维实验 206
11. 心灵深处 227
12. 人生余晖 241
13. 结束和开始 262
14. 我的余生 279
结 语 296
致 谢 302
毋庸置疑,《另一种疯狂》是我读过的所有探讨精神疾病给家庭带来污名与沉默代价书籍中的佼佼者。作者斯蒂芬·欣肖洞察内心深处,以细腻的笔触呈现了这一深刻的主题,令我深受触动。这本著作,无疑是一部佳作。
——格伦·克洛斯,美国著名演员、歌手、制片人
这本充满深情的回忆录深入剖析了精神疾病对所有相关人士的影响。
——美国国家图书馆协会《书单》杂志
斯蒂芬·欣肖博士既有与患严重精神疾病的父亲共同生活的经历,也具有深厚的心理学专业背景,能够理解父亲的疾病及其对家庭带来的深远影响。他的笔触强劲有力,写的故事扣人心弦。这是一个亟需被更多人倾听的故事,将会深刻触动那些家中有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庭;同时,它在消除精神疾病长期遭受的普遍污名方面也将发挥重要作用。
——埃林·萨克斯,美国南加州大学教授、《我穿越疯狂的旅程》作者
斯蒂芬·欣肖博士以非凡的勇气和坦诚的心态,将自己家庭中发生的“疯狂故事”娓娓道来。他生动地描述了与才华横溢却饱受双相障碍困扰的父亲共度的时光,将家人面对父亲的缺席和令人恐惧的私密场景,与对精神疾病污名化带来的破坏性影响的深刻反思巧妙融合。这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又引人入胜的故事。
——凯瑟琳·埃里森,普利策奖获得者、众多新闻机构的资深驻外记者、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