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哲学十五讲》:
儒学概述儒学又称“儒教”,后来又称“儒术”,不管怎么变,它的基础思想没变,就是指以孔子创立奠基的、又经孟子继承和发展的“儒家思想”,其代表著作是“四书五经”,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五经”又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也有称“六经”的,加上《乐经》。
儒学大致经历了先秦儒学、两汉儒学、唐代儒学、宋明儒学和近现代儒学这样几个阶段。
先秦儒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孔子及其弟子,孟子,荀子,其主要思想是讲“仁”,好“义”,崇“礼”。孔子的思想以“仁”为核心,孟子的思想以“义”为要素,荀子却极力推行“礼治”。概括起来,儒学的基本思想,就是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
所谓“礼治”,其根本含义就是使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特殊的行为规范。只有贵贱、尊卑、长幼、亲疏各有其礼,才能达到儒家心目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的理想社会。
“德治”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这种教化方式,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变得善良,知道羞耻而去奸邪之心。“礼治”“德治”强调教化的程序,而“人治”则偏重德化者本身,是一种贤人政治。儒家相信“人格”有绝大的感召力,所以他们认为“为政在人”。儒家把伦理道德作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最高的修养原则和人格境界。
在孔孟时代,因为诸侯争战,战乱频仍,统治者表面上关心儒学,尊崇贤能,其实他们真正关心的是铁血统治,谁能帮助他们取得胜利,辅助他们称王,谁就是他们的思想“教师爷”,这样孔子、孟子、苟子从来就没有被当权者真正青睐过。这不是孔子等人的悲哀,实在是时代的必然选择。到了汉代,为了巩固大一统的皇权地位,需要用儒学来统治、教化人们的思想,这时,儒学才得以被重视。西汉博学弘儒董仲舒,这位汉代最重要的儒学思想家,把儒家伦理思想概括为“三纲五常”,被汉武帝采纳,从此儒家思想被钦定为官方思想,延续至今。
魏晋南北朝时期,豪强割据,门阀混战,人命朝不保夕,于是人们近佛谈玄,企图在有限的生命里,过得逍遥自在一些,黄老之道得以兴盛,特别是庄子的逍遥思想被读书人奉为圭臬。官方哲学儒学的尊贵地位被动摇。到唐代,上至皇亲国戚,下至平民百姓,崇道敬佛,蔚成风气。作为有唐一代的儒学大师韩愈,。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以孟子自居,认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就是继承和发扬儒家之“道统”。所谓“道统”,就是儒家的“仁义思想”。韩愈举起捍卫儒学正统地位的大旗,鲜明地反对佛老。为反对唐玄宗尊迎佛骨舍利,他几乎丢掉性命。赓续其后一起摇旗呐喊的,还有他的亲密战友柳宗元、刘禹锡,以及学生李翱。
历史上儒学再一次复兴是在宋明时期,史称理学时期,其代表人物有北宋的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兄弟,南宋的朱熹、陆九渊,明代的王阳明等。他们或拿太极图说事,如周敦颐,认为“无极而太极”,以太极为事物的本源;或以“气”解释万事万物的变化,认为“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建立“气”一元论哲学。
理学兴起于北宋中期,至南宋朱熹为集大成者,被定为官方哲学,明代进一步发展,至清朝逐渐衰落。理学的根本特点是以孟子学说和《周易》为哲学基础,吸收道家和佛教的思想,集中讨论“形而上”和“形而下”的相互关系,同时又关心社会现实问题,从而开创了一个新的哲学发展时期。
近代以来,特别是五四运动以来,人们对儒学进行了激烈的清算和批判,斥其为“吃人的礼教”,高喊要“打倒孔家店”。“孔老二”开始走下风。但,即便是这样,一批深受传统思想教育的知识分子,仍然埋头研究儒家经典,并以昌明儒家学说为使命,使中国的儒学又进入了一个辉煌时期,史称“新儒学”。
“新儒学”是在与西方近代民主和科学思想的交流碰撞中发展起来的,他对亚洲经济的腾飞,起到了推动作用。有学者甚至认为,亚洲“四小虎”的崛起,就是得益于儒家思想。
“新儒学”当以康有为肇始,以梁漱溟为先驱,在20世纪20年代走向鼎盛。康有为说,“孔子之道,其本在仁,其理在公,其法在平,其制在文,其体在各明名分,其用在与时进化。”又说,“夫主乎太平,则人人有自主之权;主乎文明,则事事去野蛮之陋;主乎公,则人人有大同之乐;主乎仁,则物物有得所之安;主乎各明权限,则人人不相侵害;主乎与时进化,则变通尽利。”(《春秋笔削大义微言考序》)康有为的这些思想,不仅继承了孔子思想的根本,而且非常接近西方现代民主思想,与时俱进,因此赢得了新儒家学者的吹捧和推崇。
“新儒学”的代表人物以思想倾向为特征可分为两派,一派以梁漱溟、熊十力等为代表,他们倡导新陆王学,史称“新心学”;一派以冯友兰为代表,他力主程朱学,史称“新理学”。三个人在中国传统哲学现代化方面都做出了杰出贡献。“新儒学”对世界哲学思想,特别是东南亚、欧美现代新思想的形成,对中国传统思想的传播,都有着重要作用。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