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幸福》:
幸福的层次幸福作为一个很古老又很现代的话题,即使那些最善于用抽象的、精确的、高度概括的科学术语描述客观事物的哲学家、科学家们也无法为大家献上一个为绝对多数人所认可的最理想的、科学的答案。回顾以往对幸福的描述,在古希腊、古罗马奴隶制时代,幸福论具有明显朴素的自然主义特征,通常会把幸福问题同人们的现实生活、物质利益联系起来,把幸福归结为某一种或几种能够使人得到快乐的行为方式;在中世纪封建社会时代,幸福论更注重脱离物质生活的纯精神世界,在这个漫长的时期,占统治地位的是宗教神学超自然主义的幸福论,这种灭人欲的幸福论从客观上也促进了幸福论在精神方面的深入探讨。
这里对幸福概念和结构的分析肯定是挂一漏万,但我们依然相信,尽管作为一个日常概念,人人都可以对“幸福”提出自己的高见,但作为一个学术概念,我们必须确定幸福的核心内容,如图1-6所示。
首先,图1-6中的幸福划分以幸福的“快乐一意义”两维度的四种类型划分为基础。大家都知道,类型和维度并不是对立的,类型的划分往往依赖内在的多种维度,尽管在进行维度划分时,研究者往往不可能将这些维度全部罗列出来。
类型划分具有如下优势:①类型保留了行为模式的整体画面;②主观提取的维度不可能包含表现个体差异的所有内容;③在类别学范围内描述个体差异可以使研究者更关注幸福感发展的起源问题,避免问题本身对统计的依赖。简而言之就是,类型划分简单明了、易于理解、具有内在逻辑性。虽然其划分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带有机械主义色彩,但可以帮助我们从宏观层面或文化层面解释研究对象的幸福感特点,具有优于维度划分的实用性。所以我们首先保留了幸福的类型划分说。
其次,图1-6中的幸福划分仅保留了幸福的“快乐”和“意义”两个维度。如上所述,幸福的内涵相当丰富,要在有限的篇幅内阐述幸福的内容,我们必须忍痛割爱,明确我们对幸福的关注中心。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快乐的情绪和意义感的认知被更多的学者更多地提及,仔细分析其他内容更多地可以仰仗这两个维度的存在而存在。比如说“投入”,人为什么愿意“投入”?或者能够更好地“投入”,两种可能性最大:或者是这件事情本身引发个体愉悦,或者是他感到做这件事情的后果价值很大,有意义。考虑到“精简和准确”的基本学术规范,我们将以“快乐”和“意义”为基础对幸福进行研究。
最后,图1-6对幸福的描述想要避免类型划分中容易出现的误解是“快乐”和“意义”不是非此即彼的,也不是平起平坐的关系。如幸福的花心模型所述的,我们相信幸福中的内部结构是分层次的,在此四类型划分中从低向高,幸福分为四种层次,如图1-6中的箭头方向所示:第一层次是虚无主义型。一个人生活在这个状态真是太惨了,他不仅对自己的工作毫无成就感,感觉自己的工作内容毫无意义;而且在自己的自由时间也没有任何业余爱好让自己开心。代表这种状态的就是一张毫无生气的脸。
第二层次是享乐主义型。处于这种状态的朋友往往能给你带来快乐,他们总是可以找到美食、美景、美色,可以满足你各种各样的欲望。问题是如果总是寻找快乐而逃避痛苦,只要眼前的事情能让自己开心就去做,其结果就是不容易给自己做一个长久规划。
代表这种状态的应该是一张笑得甜蜜蜜的娃娃脸。
第三层次是忙碌奔波型。很多成功人士就是在这个层次,他们有责任心,他们肯付出努力,为了家庭和工作投入大量的精力,虽然在疲惫之余会安慰自己“忙过这一段就好了”,但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他们不断地为社会和家庭创造价值、提高自身价值,赢得外界的尊重,可惜他们充满成就的心里并没有享受到什么愉悦。代表这种状态的应该是匆匆不停歇的脚步。
享乐主义低于忙碌奔波型的原因,在于享乐主义往往误以为“努力等同于痛苦”,但事实上,不劳而获的人很难长久快乐。相反,忙碌奔波型虽然对自己有些残忍,但在传统道德评价体系,社会、家庭往往会给予甘于自我牺牲的个体相当的肯定。
最高层次是幸福完满型。这是一种理想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一个人一般会热爱自己的工作,工作不仅能锻炼个人能力而且还能让一个人体会到乐趣;与此同时,他心中有爱,不论是爱人、爱家、爱好或者是工作,他和自己的热爱合二为一,所以他的时间流逝充实而又愉快。我不知道什么能成为这种状态的Logo,因为它太美,看到它一定能使人感到勃勃生机、心生幸福。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