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认知法
认知法又称“认知符号法”,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认知法反对在教学中进行反复的机械操练,认为语言学习是受规则支配的创造性活动,语言学习是掌握规则,而不是形成习惯,故而提倡用演绎法讲授语法。认知法主张在学习发音的同时学习文字,提倡从一开始就同时训练听、说、读、写四种语言技能,允许使用本族语和翻译的手段。它强调理解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主张在理解新学语言材料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认知法以认知心理学和转换生成语言学为理论基础,把外语教学法建立在更加科学的基础之上。
5.全身反应法
全身反应法同样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并于20世纪70年代达到盛行,创始人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州立大学的阿舍(J.Asher)教授。该方法倡导把语言和行为联系起来,通过身体动作教授外语。全身反应法主要依据大脑两半球不同功能的理论(即右脑主司形象思维,左脑主司逻辑思维),注重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发展逻辑思维。因此,它强调在真正的情景中进行教学。在典型的全身反应法的课堂上,教师在授课时会先让一位学生站在讲台前,根据指令做动作,全班同学反复听教师的指令,看该学生的动作。等大多数学生理解了指令的意义后,教师可亲自或请成绩较好的学生发出相同的指令,要求全班同学按照指令做动作。它旨在通过身体的感知,促进学生对语言的体验。
20世纪70年代是外语教学发展史上的一个分水岭(Stern,1983)。一方面,随着错误分析、中介语及学习者学习策略等新兴研究领域的兴起,“方法”已不再是外语教学和研究所关注的唯一领域,学习者因素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并直接催生了二语习得等新兴学科;另一方面,某一种教学方法独领风骚的局面被打破,教学方法和流派进入多元化时代,以交际法为代表的一个教学方法群开始出现,包括沉默法、暗示法、群体学习法和自然法等。
6.交际法
交际法是20世纪70年代根据语言学家海姆斯(D.Hymes)的交际能力理论和韩礼德(M.Halliday)的功能主义语言学理论形成的,是全世界影响较大的外语教学法流派。交际法认为,语言是人们交际的工具,是我们表达意念和情感的工具;职业不同,对语言的要求和需要也不同,教学内容也可以不同。因此,外语教学应着重满足不同群体学习者的不同语言学习需求。交际教学法主张外语教学不要像语法翻译那样以语法为纲,也不要像听说法那样以结构为纲,而是要以语言的表意功能为纲,针对学生今后使用外语的需要选择教学内容,通过接触、模仿范例练习和自由表达思想三个步骤来组织教学。其最大的优点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学习目标,使教学过程交际化,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20世纪90年代以后,外语教学的研究领域进一步拓展,随着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第二语言习得、外语教师教育、语言教育技术、语料库技术等“方法”范畴之外的新兴学科和研究领域的兴起和发展,“方法”不再居于外语教学和研究话语体系的核心地位,于是外语教学进入了“后方法”时代。但耐人寻味的是,正是在有人宣称“方法已死”的“后方法”时代,新的外语教学方法却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比如全语言教学法、基于任务的教学法、基于项目的教学法、基于内容的教学法、基于主题的教学法、词汇法等等。这一现象一方面反映了方法中心论长期的思维惯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们对外语教学规律的深刻理解和持续探索。
7.全语言教学法
全语言教学法最早的倡导者之一为美国语言学家古德曼(K.Goodman)。他将全语言教学法定义为“一种视儿童语言发展和语言学习为整体的思维方式”(Goodman,2005)。全语言教学法最早是美国、加拿大等国用来教授儿童母语的教学思想,后来广泛用于第二语言的教学。全语言的“全”最主要表现在把语言看成一个整体,而非人为地将其肢解为诸如语音、语法、词汇、句法等个体单位,教授语言也不应人为地把听、说、读、写等技能割裂开来。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