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社会符号学视域下《红楼梦》文化内容的英译:以杨译本和霍译本为例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1722706
  • 作      者:
    刘婧著
  • 出 版 社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作为符号学的一个分支,社会符号学理论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翻译研究及实践中。社会符号学翻译法的代表人物尤金•奈达、英国“伦敦学派”的代表人物、社会符号学理论的提出者韩礼德、美国行为语义学家查尔斯•莫里斯都是把社会符号学理论应用于翻译中的积极倡导者。根据社会符号学理论,语言意义分为三个方面:(1)言内意义,即符号相互之间的关系所体现的意义;(2指称意义,即符号与所指对象之间的关系所体现的意义;(3)语用意义,即符号和解释者之间的关系所体现的意义;研究这三方面意义的学科分别为句法学、语义学和语用学,构成符号学的三个分支。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红楼梦》中涉及到的文化内容涵盖小说所处历史背景中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无不具有自身的符号意义,而这些符号本身的语用意义远丰富于它们的指称或言内意义,与文化息息相关。
符号学研究在我国得到了蓬勃发展且与时俱进,从社会符号学理论的角度研究《红楼梦》译本中丰富的文化内容是许多学者的共识,但鲜有将社会符号学理论与《红楼梦》文化内容英译相结合的专著。
迄今为止,《红楼梦》英语全译本最为人所推崇的是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杨译本与霍克斯、闵福德合译的霍译本。 本专著以社会符号学理论为指导,选取《红楼梦》七个方面的文化内容为语料,分析两种译本在英译《红楼梦》中文化内容社会符号学意义的得失,对汉语典籍的译介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
作者简介
  刘婧,北京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在《中国科技翻译》等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
展开
内容介绍
《社会符号学视域下<红楼梦>文化内容的英译》以社会符号学理论为指导,选取《红楼梦》七个方面的文化内容为语料,分析两种译本在英译《红楼梦》中文化内容社会符号学意义的得失,对汉语典籍的译介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二节崇祯皇帝


明天启七年、后金天聪元年(1627年),天启皇帝朱由校死,其弟信王即位——即崇祯皇帝,明年改元崇祯元年。《红楼梦》第三回所谓“至如海,便从科第出身”,隐写崇祯皇帝因其兄无子,选中了他。

天聪元年二月,因察哈尔蒙古多罗特部杀后金使者,皇太极亲征之。此时,满清缴获明朝红夷(衣)大炮的制造技术,有了自己的炮兵,操炮手多为明朝降兵,编为“乌真超哈”(重兵),由佟养牲统帅。

皇太极亲征察哈尔,战果辉煌,明朝东北地区的屏障崩溃。长城以外,尽属皇太极矣。天聪元年三月,满洲八旗劲旅返还盛京,途中大宴,清太宗皇太极云:“蒙天眷佑,二幼弟随征……俘获凯旋,当赐以美号。”察哈尔战役使睿亲王多尔衮(贾赦、贾政与贾琏——连起来隐射摄政王)、豫亲王多铎(贾蔷)与英亲王阿济格(贾蓉)崭露头角,成为后起之秀。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兄弟,后来成为定鼎中原的主要军事力量。《螃蟹吟》中的三只大螃蟹,就指多尔衮三兄弟——其下场相当悲惨。


在《红楼梦》中,甄家被火时的甄士隐与两淮“鹾政”林如海,都隐射崇祯皇帝。林如海死了儿子,只留下一个女儿,隐射明之将亡,后继无人,只好将江山传给女儿——大清国的开国者孝庄文皇后。这是按朝代更替(上一代明朝传递给下一代清朝)而言的。


明末五帝之间的传替是按朱元璋的遗嘱执行的:可以兄终弟继,或者父子相承。基于此,《红楼梦》将崇祯世系隐写为林氏世系,堂而皇之地写进书中。读者根据林氏世系,再去翻阅明史,不难掌握此一传替规律——只要将林如海世系还原为崇祯世系,就能确定林如海确实隐射崇祯皇帝。


索隐派前辈早就注意到林如海世系家谱具有重要的意义。王伯沆对于林如海世系家谱批曰:“大似《史记》先立《项羽本记》微意也。”王批汇录编者按:“此批意谓作者叙林氏家世格外郑重,有如《史记》作者同情项羽,特为之立《本记》也。”——指第二回:

今岁鹾政点的是林如海。这林如海姓林名海,表字如海,乃是前科的探花,今已升至兰台寺大夫,本贯姑苏人氏,今钦点出为巡盐御史,到任方一月有余。原来这林如海之祖,曾袭过列侯,今到如海,业经五世。起初时,只封袭三世,因当今隆恩盛德,远迈前代,额外加恩,至如海之父,又袭了一代;至如海便从科第出身……今如海年已四十,只有一个三岁之子,偏又于去岁死了……今只有嫡妻贾氏,生得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岁。

王伯沆认识到林如海世系家谱像《项羽本记》一样,隐射一位失败的皇帝,也就是明朝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家谱。朱由校与朱由检两个木字旁的皇帝,断送了大明朝,叫作“二木成林”。“如海”二字,典出秦观词《千秋岁》:“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忆昔西池会。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本贯姑苏人氏”——是指崇祯皇帝本贯“故都”(北京)人氏。

“原来这林如海之祖,曾袭过列侯,今到如海,业经五世。”指崇祯皇帝上溯五世的家谱。

明末五帝世系谱与林如海五代世系谱对照:第十一朝朱厚照(传位兄弟)。第十二朝嘉靖帝朱厚璁,所谓“林如海之祖曾袭过列侯”,隐指朱厚璁继兄为帝。嘉靖帝死,传位太子。太子即位,以明年为隆庆元年。此即林如海世系中所谓“只封袭三世”之一。第十三朝隆庆帝朱载垕。隆庆帝死后,传位太子。太子即位,以明年为万历元年。此即所谓“只封袭三世”之二。第十四朝万历帝朱翊钧。万历帝死后,传位太子。太子朱常洛继立,建元泰昌。此即所谓“只封袭三世”之三。第十五朝泰昌帝朱常洛,乃长子即位。第十六朝天启帝朱由校(所谓“额外开恩……又袭了一代”),天启帝传位兄弟。第十七朝崇祯帝朱由检,所谓“至如海便从科第出身”,隐写第十七朝朱由检崇祯皇帝,是由于第十六朝朱由校天启皇帝无子,被众兄弟选举出来——“科举”出来当了第十七代明朝皇帝。林氏五代世系与明末五帝的传替特征,完全相合。

为了更准确,《红楼梦》又将第十五代泰昌帝朱常洛说成是“襄阳侯”,将第十六代天启帝朱由校称为“襄阳侯老大”,将第十七代崇祯帝朱由检称为“襄阳侯老二”,将南京福王弘光帝朱由崧称为“襄阳侯老三”。

“因闻得今岁鹾政点的是林如海”也有很深刻的隐意。《罪惟录》和《爝火录》中虏字均写成卤。所谓“胡虏”,起先指蒙族,后又指满族。“卤人”者,蒙满“胡虏”也。“鹾”字拆开为“卤差”,即对付后金女真族的差使。“鹾政”则为对付满清骚扰的政务。“今岁鹾政点的是林如海”,是说林如海崇祯皇帝从登基开始,十七年来的主要任务就是对付后金与满清的进犯。

洪承畴(贾瑞)降清后,崇祯帝(林如海、甄士隐)派马绍愉等赴清议和。马绍愉等回京后,将和议情形密报兵部尚书陈新甲,不料竟被作为塘报发了抄,闹得举国皆知。崇祯帝恨陈新甲泄露机密,竟将他斩首。从此明清两国的和议,永远断绝了。北京朱明朝廷仍按过去议和的条件,每年向沈阳的皇太极交纳银子、绸缎。

甄士隐在中秋佳节“另具一席于书房,却自己步月至庙中来邀雨村”,并赠送“五十两白银,并两套冬衣”,即隐射这段明清议和谈判的历史。“当下即命小童进去”——隐射崇祯皇帝秘密派遣马绍愉前往沈阳议和。原议和条款应为“百两白银,并四套冬衣”,贾雨村才会满意,现在减半为“五十两白银,并两套冬衣”,贾雨村连个谢字都不愿说,竟然不辞而别——“贾爷今日五鼓已进京去了,也曾留下话与和尚转达老爷,说:‘读书人不在黄道黑道,总以事理为要,不及面辞了。’”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社会符号学理论的发展
1.1 查尔斯·莫里斯的意义系统及其在翻译中的运用
1.2 韩礼德关于语言作为社会符号的理论
1.3 尤金·奈达的社会符号学理论
1.4 社会符号学理论在中国

第二章 文化与《红楼梦》英译
2.1 文化的概念
2.2 杨宪益翻译《红楼梦》的文化策略
2.3 霍克斯翻译《红楼梦》的文化策略

第三章 《红楼梦》周易文化的英译
3.1 阴阳学说基本内涵
3.2 天干地支阴阳五行说
3.3 周易文化社会符号学意义的英译

第四章 《红楼梦》宗教文化的英译
4.1 佛教文化的英译
4.2 道教文化的英译
4.3 儒教文化的英译

第五章 《红楼梦》民俗文化的英译
5.1 日常生活民俗英译
5.2 岁时节日民俗英译
5.3 人生、社交礼仪民俗英译
5.4 游艺民俗英译

第六章 《红楼梦》中医药文化的英译
6.1 中国古典哲学思想在中医学中的体现
6.2 中药学理论的体现
6.3 中医药文化的社会符号学阐释

第七章 《红楼梦》中具有文化内涵的人名的英译
7.1 杨译人名的翻译策略
7.2 霍译人名的译意系统
7.3 字、号、学名、乳名、法名、绰号等名称的英译

第八章 《红楼梦》中颜色的文化内涵及英译
8.1 英语与汉语基本颜色词指称意义相对应
8.2 英语与汉语实物颜色词的语义非对应
8.3 《红楼梦》中“红”与“绿”的语用意义

第九章 《红楼梦》特有语言形式的英译
9.1 习语的英译
9.2 金陵判词的英译
9.3 章回目录的英译
9.4 联额的英译
9.5 诗词曲赋韵文的英译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