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大数据时代外语教育理念与方法的探索与发现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13122889
  • 作      者:
    周文娟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大数据时代外语教育理念与方法的探索与发现》以21世纪学术视域,深度解读外语教育功能的时代价值,努力捕获外语教育与时俱进的教学理据与敏感度。全书系统梳理了外语教育发展的潜性规律,并基于关联主义理论和教育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双向融合发展规划要求,就“大数据”的教育支撑作用、“慕课”现象外语教育变革方向等前沿性问题展开了探讨,对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慕课”“微课程”“翻转课堂”等教学变革现象做出独具角度的意义诠释。书末扼要讨论了舍恩伯格“相关性思维”的辩证性和对外语教学的相关性,表述了对大数据背景下外语教师职能发展的探索见解。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节21世纪社会形态
  信息化及与之相适应的数字网络和经济与文化全球化的发展步伐,共同构成了当今时代的基本形态特征,催生了基于信息技术的知识经济社会,使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于是,无形资产取代有形资源成为社会发展的支配性能量,人力资源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强势动力,知识信息对于个人和群体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尤其在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推动下,基于经济全球化的“世界社会形态”已在悄然之间迅速形成。①钱学森认为,“世界社会形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向,是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过渡形态,它将打破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界限,逐步走向全球政治、经济、文化一体化,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奠定物质和精神文化基础。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授梁树发也认为,全球化首先带来的是民族生产方式向世界生产方式的转化,是社会超经济性的变化与发展,是“民族社会形态向世界社会形态的转移”。②
  在这样的社会形态中,信息化带来的自动化高效率使成熟工业经济所蕴藏的生产力得以全面释放,同时也使体力资本和物质资本价值急剧下降,信息型劳动和生活成为人们主要的生存方式。信息化生产成为主导产业,传统产业也必然通过改造而走上信息化道路。在这样的生活模式中,信息消费日渐占据生活消费的主要比重,财富和社会差别也主要来自于个体与外部信息的对称程度,“人的社会地位主要由拥有信息资本的多少而决定,人们的自我发展目标是不断为自己增加信息资本。”③在这样“世界社会形态”社会飞速发展的态势下,全球不同族群间政治、经济、文化的信息交流势必成为日常行为,知识信息跨语种的准确输入与输出,将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个人乃至群体的生存状态。因此,作为知识文化与信息交流工具的外语,正悄然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外语学习也必然因此日趋常态化。由此,外语教学潜在的普遍需求显而易见,外语教学变革迫在眉睫的紧迫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21世纪以来,以微电子、计算机、网络通信传输、纳米生物技术为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成为影响社会形态变化的重要范畴,已经对当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全部社会生活以及相应的社会制度都产生了深刻而重大的影响,使人类社会进入了技术形态与经济形态统一、社会形态和技术形态高度融合的崭新阶段。信息化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数字网络为社会带来如此革命性改变的同时,它也为外语教学变革提供了宽广的探索空间。与“世界社会形态”超经济性发展相同步,当代信息与网络技术使人际交往和信息流通由限于地域的实体社会网络,向不受地域限制、全方位实时同步交互的信息技术虚拟网络转移,虚拟网络成为人类历史上资源规模空前宏大、联系范围空前广泛、知识包容空前完整、信息传递空前迅速、经济价值空前高涨的信息媒介。当前,形成中的全球同步“大数据”计算技术和信息效应,为外语教学实现不受地域、空间、形式和语种限制的实时情景交互,奠定了不容置疑的坚实技术基础与宽广的发展空间。
  第二节网络信息时代的大数据效应
  当前,“大数据”己完成了在物理、生物、环境生态领域以及军事、金融、通信等行业的运作成熟过程,正作为云计算和物联网之后IT业又一大颠覆性的技术革命,迅速波及地球人类生活环境的每一个角落,渗透在当今社会每一行业的职能领域,成为全社会的重要生产元素。人们对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造就了当代科技、生产乃至整体社会一日千里地飞速发展。
  从概念层面来认识,“大数据”的神奇能量首先在于它能够集成无法用传统数据库工具对内容进行抓取、管理和处理的特大体量、特多数据类别的数据。“大数据”的大体量(volumes)数据来自多类别(variety)的多种数据源,数据种类和格式已超出被之前数据处理能力所限定的结构化数据范畴,囊括了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所有的数据结构,使一切知识信息都能够就此集聚;其次是,“大数据”的数据处理能力大且快,它能够实时处理异常庞大的数据量,使任何学科的复杂信息都能够得到有效处置;除此之外,由于传统数据格局被打破,当今时代各类数据源丛生杂陈,信息有效管理与信息真实和安全性严重缺失,而“大数据”正具有这样保障数据真实性(veracity)的超凡能力。在全球同步“世界社会形态”的大数据时代里,人类社会生产需要涉及方方面面纷繁复杂的信息,数据分析常常成为决策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大数据”收集和分析规模巨大信息数据的计算能力,无疑显得格外重要。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研究背景
第一节 21世纪社会形态
第二节 网络信息时代的大数据效应
第三节 大数据时代的“智慧教育”
一、智慧教育内涵解析
二、数字教育与智慧教育异同
三、智慧教育的形式特征
(一)智慧教育的教学特征
(二)智慧教育的技术特征
第四节 外语教育的信息化诉求
一、高校校园信息化发展趋势
(一)关注信息集成服务应用
(二)急需产生跨学科信息化专家
(三)亟待教学模式的颠覆性改变
二、外语教育的信息化诉求

第二章 大数据时代的外语教育
第一节 外语教育的学科属性
第二节 外语教育的理论体系
一、外语教育的学科应用理论
二、外语教学课程体系
(一)外语教学课程体系性质概念
(二)外语教学课程体系构成
第三节 大数据时代的外语教育功能属性
一、外语教育的社会性
二、外语教育的文化性
三、外语教育的认知性
四、外语教育的信息性
五、大数据时代外语教学的功能改变

第三章 影响外语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理论
第一节 行为主义语言教育观
第二节 认知主义语言教育观
一、“完形”说与发现学习
二、认知理论与其代表观点
(一)克勒的顿悟说
(二)托尔曼的目的论
(三)皮亚杰的认知结构理论
(四)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
(五)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论
(六)加涅的学习条件论和信息加工说
(七)海德和韦纳的归因理论
(八)认知派学习理论的评价
第三节 建构主义教育观
一、学习观:什么是学习
二、学习方法:如何进行学习
三、教学观:怎样进行教学
四、建构主义的教学原则
(一)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二)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
(三)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
(四)强调对学习环境的外语
(五)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支持学习
(六)强调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
五、合作建构的教学模式
(一)支架式教学法
(二)抛锚式教学法
第四节 后方法语言教育观
一、后方法语言教育观的思想基础与实践目标
二、后方法语言教育观的理论原则
三、后方法教育观的教学要素
(一)后方法学习中的学生要素
(二)后方法教学中的教师要素
(三)后方法语言教育的教师教育

第四章 教育技术与外语教学融合研究
第一节 关注信息技术:从美国5C外语目标看我国外语教学..
一、制订5C《目标》的三个理论假设
二、美国教育技术发展历程
(一)教育技术整体规划概况
(二)校园教育信息化建设概况
三、美国“5C”《目标》解读
(一)主要目标内容
(二)课堂教学内容
四、基于“5C”《目标》比照的问题与启示
(一)校园信息化建设比较
(二)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比较
(三)相关对策建议
第二节 外语课堂的网络交互模态探索
一、人际话语模态与教学多模态话语
二、课堂话语模态研究概况
三、外语教学话语范围与模态特性
四、整合国际资源的网络交互模态探索
(一)网络交互模态概念
(二)网络交互模态的特定形式-
第三节 基于“普适计算”的外语教学探讨
一、“普适计算”的功能特性
二、外语教学的认知模式特征
三、基于普适计算的外语教学模式探究
(一)国内外研究状态
(二)基于普适计算的外语教学模式
第四节 基于“云”资源的外语教学生态语境研究
一、云计算概念与功能特性
二、教育生态概念与规律
(一)教育生态系统结构
(二)教育生态的研究对象与目的
(三)教育生态学基本原理
三、基于云计算的泛在生态语境概念和内涵
四、云时代的外语教学生态问题
五、基于“云”计算的外语生态语境建构
(一)建构生态语境的基本理念
(二)“泛在学习”生态语境的技术支持
(三)外语生态语境学习资源形式

第五章 外语教育的时代理念与发展愿景
第一节 关联主义教学与学习理念
一、关联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
二、关联主义理论根源的教学研究视点
(一)自组织理论基本概念
(二)自组织方法论内容与含义
(三)自组织理论教育教学应用研究
三、关联主义学习理论原理与内涵
(一)关联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概念
(二)关联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
(三)关联主义的知识观
(四)关联主义的学习观
四、基于关联理论的个人知识管理
(一)“云”计算与个人知识管理
(二)能动关联的个人知识管理理念
(三)关联视域下的个人知识管理策略
第二节 Web环境与外语教学
一、Web的性能特征
二、Webl.0对教学与学习方式的影响
三、Web2.0带来的巨大变化
四、Web3.O时代的智能化转变
(一)虚拟教学的高度真实感
(二)充分支持个性化自主学习
(三)自在的学习交流平台
第三节 信息技术与外语深度融合的学科教学体系建构
一、学科教学体系建构的理论基础
二、外语学科教育特点及其发展困境
(一)应用型学科——理论研究滞后
(二)复合型学科——学科资源分散
三、深度融合教学体系的目标内涵与基本形态
四、能动关联双向融合的外语学科体系建构
(一)外语教学体系建构的途径与方法
(二)教学环境与资源平台
(三)多元动态的教学评价

第六章 “大数据”时代的外语教育变革
第一节 “大数据”对外语教育变革的支撑作用
一、大数据信息的高速聚合和高度智能进化功能
二、学习信息与资源的高度专业化链接
三、无所不包的数据信息聚合能力
四、大数据的数据深人挖掘和信息分析评测
五、对教育观念与形式的解构与重构
第二节 大数据学习数据分析与外语教学
一、大数据学习分析的作用
(一)帮助教师优化教学
(二)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分析指引
二、大数据学习分析类别
(一)社会网络分析法
(二)话语分析法
(三)内容分析法
(四)学习分析基本模型
三、发展中的学习分析技术
第三节 基于“慕课”现象的外语教育思考
一、“慕课”的性质与发展
二、“慕课”的覆盖范围与教学形式
三、基于“慕课”现象的外语教育思考
(一)慕课给外语教育带来的挑战
(二)以慕课挑战为契机推进外语教学变革
(三)慕课学习瓶颈与ESP发展机遇
四、“慕课”与“翻转课堂”
(一)关于翻转课堂
(二)“翻转课堂”模式裨益
(三)基于翻转模式的课堂教学设计
(四)翻转课堂模式要素
(五)翻转课堂的应用实践
(六)翻转课堂的问题思考
五、“微课程”与外语教育
(一)“微课程”的作用与意义
(二)微课程的类别形态
(三)微课程外语教学应用
第四节 大数据时代外语教师的职业发展
一、大数据时代的相关性思维
二、“大数据”语境下的教师角色定位
(一)外语教学活动的组织引导者
(二)外语教学资源的研发者:
(三)自主学习的诊断与评价者
三、大数据背景下外语教师的职业发展
参考文献
索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