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丛书:北宋文儒——欧阳修传
0.00     定价 ¥ 8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1208276
  • 作      者:
    邵振国
  • 出 版 社 :
    作家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1-01
收藏
作者简介
  邵振国,男,1948年生于北京,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原甘肃省作家协会主席,现为甘肃省文学院专业作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获得过“甘肃省优秀专家”称号。代表作《麦客》获中国作协第七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4年《当代》文学奖、首届《小说月报》“百花奖”,被翻译成英、法、俄、日等国文字;出版中短篇小说集《麦客》《日落复日出》,长篇小说《月牙泉》《若有人兮》,另有论文多篇发表。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丛书:北宋文儒——欧阳修传》是一部内容详实、引经据典讲述欧阳修文学、政治生涯的传记作品。欧阳修既做过文坛领袖,又是名臣,事迹显赫,经历曲折。这部欧阳修传记,在文献资料、解读阐述、章法布局、叙事笔法等方面,功夫有成,叙写出了传主的“六一风神”,因而是一部有思想性、学术性、文学性的历史人物传记作品。
展开
精彩书评
  ★欧阳修既做过文坛领袖,又是名臣,事迹显赫,经历曲折。书写他的传记,好处是材料丰赡,无需向壁虚构、踵事增华;难处是剪裁取舍较难,容易顾此失彼。邵振国先生的这部欧阳修传记,在文献资料、解读阐述、章法布局、叙事笔法等方面,功夫有成,叙写出了传主的“六一风神”,因而是一部有思想性、学术性、文学性的历史人物传记作品。作者在叙写时,遭当地与小说家的身份拉开了一些距离,而着意向文史方向靠拢,这有利于对欧阳修在政事、思想、学术、文学等几个方面的历史性贡献进行深度开掘,书中的思想力度和文学感染力正来之于此。
  ——文史专家,党圣元
  
  ★这是一部有分量且思路开阔的传记文学作品,对北宋时期的时代风貌、社会生态环境,特别是北宋文官的政治文化特点有相当深入的解读。作者以独到的认识和思想艺术功力,对传主的生活经历和人生命运的线索进行全面把握,呈现出宏大的格局和丰满的主题,写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欧阳修。作品生动刻画出传主独特的个性,塑造出了一个有政治品格,有文人风骨的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的生动形象,是一部比较严格过硬的纪实作品,且具有独到的文学价值。
  ——文学专家,张陵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丛书:北宋文儒——欧阳修传》:
  笔者惊讶宋代“新闻传媒”之厉害,东都发生的事,不日西京就获悉了!时任西京留守推官的蔡襄,作《四贤一不肖》诗,也广播京畿,乃至更远的地方。“不肖”所指,自然不言而喻。而范仲淹、余靖、尹洙,还有欧阳永叔,已被天下称贤,洛阳街市,乃至“灶门老婢,亦交口议之”。
  蔡襄,也是天圣八年(1030)的进士,但比欧阳修年轻,进士及第时才十八岁。亦为贫寒子弟,其家世代务农,曾祖、祖父、父亲都不入仕。曾拜谒三司勾当公事凌景阳,得以推荐于晏殊,呈上他乡试的试卷《寝不逾庙赋》,晏殊称赞:“襄赋必第一人也!”及开封府试揭榜,他果然获得第一名;至殿试,便登王拱辰榜进士甲科。当时授官为漳州军事判官,景祜三年(1036)四月许,迁官西京。后来蔡襄也成为庆历中的谏官,为人刚直不阿,公而忘私,仅举一例,庆历四年(1044)九月,蔡襄与孙甫一起弹劾时任枢密使兼平章事的晏殊,并不以其推荐自己贡举入仕而徇私情,因为晏殊确犯有“役官兵治僦舍以规利”的过错,就是雇用兵役建造租赁屋舍以谋利,这在仁宗朝身为枢密使所为,是不可思议的事!
  就是这样一位西京推官,盛赞欧阳修等之贤,其诗首句即说:皇帝如果希图盛世出贤才,那么“贤才”不就立在你眼前吗?即云:“帝图日盛人世出,今吾永叔诚有望。处心学古贵适用,异端莫得窥其墙(奸邪别想越过欧阳修去)。”又说:“谪官一邑固分耳(贬谪固然为‘本分’),恨不剖腹呈琳琅。我嗟时辈识君浅,但推藻翰高文场。”“藻翰”即翰林华章,乃指《与高司谏书》,够得上翰林之高格极品了!该诗对诸贤都有评说,并且明言自己作诗的用意:“朝家若有观风使,此语请与封人诗。”即说,此诗所以这样臧否人物,就是让你朝廷“采风”的!
  祥源东园,乃东都之郊,园畔便是驿站、官道。正值三春,花红柳绿。林逸《宋欧阳文忠公修年谱》记载:景祜三年(1036)五月十一日,欧阳修在这里为范仲淹饯行送别。寒士,莫过几盘果肴、一壶酒。欧阳修原想邀请余安道、尹师鲁、刁景纯一起来送行,之后想想算了,不要给希文公惹事了。
  众多朝臣,很少有人敢这样送别“贬官”。但也并非绝无仅有,馆阁臣、集贤校理王质,前日(即五月九日希文遭贬当天)就已“载酒往饯”了。有人警告他,王质却说:“希文贤者,得为朋党幸也。”即说,能与他为“朋党”是幸运的事!
  欧阳修说:此去饶州,路甚远,盼一路保重!希文笑笑,说:自入朝,我已是第三次贬谪了,习以为常了。是年,范仲淹已经五十岁了。又说:希文所以如此奋进,也是“后学”勉励的结果,譬如永叔,两次致书,都令我感到不容辜负。欧阳修闻后很感动,为之惭愧。希文一叹,说:只是不承想,这次带累了这么多人,尤其安道(余靖),从秘书丞直落到“监酒税”,永叔好歹还是夷陵县令,希文也尚为饶州太守。说时范仲淹眼圈泛湿。
  余靖比欧阳修年长七岁,乃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天圣二年(1024)进士。余靖十四岁即能文章,跟随父亲赴任潮州,而被转运副使林从周看中,许女订婚;林公把这个女婿介绍给一位学馆名师,即杭州西湖孤山之林逋,余靖在杭州求学时,遇见年少的石介、苏舜钦也来就读。之后余靖师从于胡瑗,学习经义,那时孙复在泰州讲学,其携弟子石介又来拜胡瑗,与余靖再次相会。石介算是余靖的“同窗”,与之为同科的进士。天圣八年(1030)余靖三十一岁又应试“制科”,获得“书判拔萃”科第一名。及至这年,即景祜三年(1036)初,余靖向朝廷呈校正本《史记》及自己的撰著《三史勘误》,而被擢升为天章阁待制。
  所以,希文为之“眼圈泛湿”。好在他们都不是为“私己”事,恰如西京推官蔡襄言:贬谪乃为“本分”耳!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别梦庐陵
第二章 初步丹墀
第三章 江湖之远
第四章 庙堂之高
第五章 庆历新政
第六章 庆历铁血
第七章 明镜白发
第八章 翰林青云
第九章 人性扪问
第十章 斜阳金晖
欧阳修大事年表——据宋人胡柯《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