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或一点也不》是台湾作家黄国峻的遗作,是他继《度外》《盲目地注视》之后,融合小说、故事及短文等各类风格的集大成之作。全书共收录25篇作品(小说12篇,故事8篇,短文5篇),并有台湾原版编辑前言和作者长兄黄国珍代序。其作品主题多为爱情,呈现男女情感与情欲问题的多种样貌。在自我与他人,在生与死,在神秘与现实之中,拉扯出一种魅惑的扞格张力。作者清透的文字和神圣的结构,实为小说世界里值得珍藏的文学景观。
如果可以不认识李太太的话,陈老师的人生大概就很接近完美了。这话听来也许夸张,不过和李太太相比,所有他认识的讨厌鬼或人生挫折仿佛顿时都显得不算什么了。连他一向不诉苦的个性都不免为此破例说起闲话,毁掉一世的修养,越讲越两头生气。他觉得要是一笑置之就便宜了这号人物,如果有机会的话,陈老师很乐意亲手宰了这只狡猾的笑面虎、马屁精兼长舌妇,为民除害。
李太太自称是艺术家,与诗人丈夫一起开了一家“艺术补习班”,顾名思义,大概就是教授琴棋书画之类的才艺。据说李太太的电话簿就是一本文艺界的名人录,过了气的还会自动删掉,消息灵通得很。没错,她就是以认识有名的艺术家为天职,上从国宝级的老大师,下到刚崭露头角的小伙子,无一幸免。她的教室墙壁上贴满和那些人的合照,好像每个人都不是被她缠得非答应不可似的。有一回她花钱出了本诗文集,在序文里,她用了比内文更多的字数,把所有文坛里的人(除了历史上的唐宋古文八大家之外)全给感谢光了。还一一细数人家如何亲切招待她,用的杯子、吃的菜、洗的肥皂、听的唱片、回赠的小礼物、敷衍的语言,都能被她当作友谊的铁证紧抱着不放,所有普通的应酬程序,全被她讲成了无上的恩宠。
“你就别跟这种人一般见识了,当笑话冷眼看看就算了。”老朋友刘翁说。
“就是你这种无关紧要的心态,放纵了她这种人为所欲为。告诉你,她就是看准了我们一定不计较,才会得寸进尺的。我决定以后对这种人不客气了,这种偷渡的小事比大事更阴险可恨,你不觉得吗?我相信韩愈跟欧阳修一定会同意我的看法,然后写一篇关于小人误国的文章来批评。”陈老师说。
“用不着大惊小怪,我们这圈子里多的是攀龙附凤的寄生虫,你也不是不知道,我相信放诸四海差不多也一样。你这种不平声自古皆然,但又能如何?我看陈公,你就省省力气吧。”刘翁说到这儿,知道自己也该一道省省力气,看来他的怒意是不单纯的,识相点就别阻挡了。
听见厨房的洗碗声,陈老师又忍不住责骂起妻子对待客人总是过度友善,一点防人之心也没有,简直像只任人宰割的肥羊。一听到有客人要来,不管人家打的是什么主意,第一个反应就是赶紧去市场买菜,深怕有人诬指她不是个贤内助。每次妻子花较多钱买上好的菜,为的不就是换取一席称赞,人家一骗说她变年轻漂亮,就马上去开上陈年老酒请大家。想想平时哪有这么好的酒菜,好一个“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他真不懂为什么要招待混账东西,妻子搬出四书辩称,“子曰:有朋自远方来……”如何如何,毫不计较李太太靠着一整墙名人合照的背书,卖掉了几千万元的鬼画符,以及帮她丈夫到处偷了多少诗句及题材。更讨厌的是,要是被人愤怒地指责错误,马上又是没完没了的道歉、送礼。
仔细思考整件事,陈老师发现,自己从前有一半的人生都耗费在应付这类很讨厌的应酬上,包括婚丧喜庆及年节宴客等等,客人一来就大展礼仪之邦的风范,为了怕怠忽,不辞卖笑作陪,借钱请客。这种虚假、花钱、费时的折磨形式,根本是不值得忍耐的。怪罪起来,他想,这中国人好客的待客之道,说穿了不过就是待宰之道,这绝对有助于训练百姓逆来顺受、互相制约,说不一定其中藏有某种快感,少了还会自己去讨。他坐在书桌前,写了篇日记,末尾并附上一首即作的五言诗,诗云:“山头云中埋,远道树延来,逸意常领路,步留青屏外。”搁下笔。
对于老朋友少见的激动反应,刘翁回去后仍然不免纳闷,到底他心里是什么东西给刺着了?没错,李太太逢迎谄媚的功夫到家,没那张快嘴还一时说不完,但这招究竟对什么人有效,并使李太太相信这么做会有效呢?刘翁猜想,艺术家的圈子里,多的是孤独,少的是知音,也难怪赞美的话一挂上嘴边,任谁都能横行无阻。当人一渴望被赞美,李太太这种人便称王。他考虑了一下,觉得这个得意创见不宜告诉陈公,以免伤害友谊,这是他头一次对老朋友隐瞒看法。
之后,这两人有一段很长的时间没联络,长到再不联络就觉得理亏时才又开始互访,不过次数与时间却远不如从前,而且言谈举止里也更见客套。
台湾原版编辑前言
代序:对世界发出的讯息
——小说集
是或一点也不
浑懵记
详梦
三则短篇
威尼斯大饭店
五段小故事
——故事集
君子好逑
香火
国王的新朋友
国王的新天地
不知为不知
居天下之广居
冒牌大夫
人瑞
——短文集
公然孤独
水仙不自恋
禁欲心理学
调情课
打个比方
黄国峻生平创作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