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1.3 本书的技术路线
1.4 本书的创新之处
1.5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2文献综述
2.1 问题的提出
2.2 空间视角下的产业集聚理论渊源
2.3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研究进展综述
2.4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综述
2.5 研究述评
3二、三产业协同集聚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
3.1 引言
3.2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二重性研究
3.3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NEG理论
3.4 二、三产业协同集聚多重性研究
3.5 二、三产业协同集聚:一个理论框架
3.6 小结
4二、三产业协同集聚测度:产业与空间特征
4.1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的测度
4.2 不同地理尺度下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分布特征描述
4.3 二、三产业协同集聚的特征性事实:产业维度
4.4 二、三产业协同集聚的特征性事实:空间维度
4.5 二、三产业空间分布研究的延伸:海洋产业的考察
4.6 小结
5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影响因素研究
5.1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理论假说的提出
5.2 假说的验证
5.3 关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影响因素的非线性命题讨论
5.4 小结
6二、三产业协同集聚形成机制研究
6.1 理论假说的提出
6.2 模型设定与变量描述
6.3 假说检验及讨论
6.4 进一步讨论
6.5 小结
7互联网驱动下二、三产业空间非一体化研究
7.1 问题的提出
7.2 互联网与二、三产业空间非一体化的作用机制研究
7.3 互联网驱动下二、三产业空间非一体化演进轨迹分析
7.4 长三角城市群二、三产业空间非一体化演进研究
7.5 实证分析
7.6 小结
8双重集聚:互补效应还是挤出效应
8.1 双重效应:一个现实印象
8.2 现象背后的故事:两个维度
8.3 经验分析:理论假说的求证
8.4 双重效应的进一步讨论:城市规模的分组
8·5笋间范围的拓展:中国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哪里
8.6 小结
9空间连续性、地理距离与二、三产业协同效应
9.1 引言
9.2 二、三产业协同效应:一个空间外溢事实
9.3 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
9.4 二、三产业空间分布连续性的演化轨迹分析
9.5 二、三产业空间分布连续性的空间效应分析
9.6 假说验证及讨论
9.7 空间连续性的边界考察
9.8 进一步讨论
9.9 小结
10城市规模。二、三产业协同集聚与企业成长
10.1 引言
10.2 城市规模与企业成长内在机理研究
10.3 模型设定、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
10.4 实证结果分析
10.5 结论及政策含义
ll从产业链离散化到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空间组织的视角
11.1 区域协调发展与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11.2 二、三产业协调发展新视角:产业链离散化分布
11.3 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分析框架的构建
11.4 小结
12结论与研究展望
12.1 主要结论
12.2 政策启示
12.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