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幸福指数研究》共分为九章,具体内容如下:
在第一章和第二章中,我们以中国社会文化和历史为脉络,阐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居民的“幸福”概念和幸福指数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使用系统分析方法,建构了城市幸福指数指标体系并编制了《城市幸福指数量表》,分别从总体幸福指数(包括总体生活满意度、情绪满意度、意义满意度以及横向和纵向比较的生活满意度)和领域幸福指数(包括经济生活满意度、政治生活满意度、文化生活满意度、健康状态满意度、环境生活满意度和人际关系满意度)对中国城市居民的幸福指数进行了调查。研究表明,该量表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在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中,我们对30个省市自治区的2171位居民进行了调查,以此为基础分别阐述了中国城市居民幸福指数的总体特征、与经济因素有关的特征以及其他特征。其中,第三章主要描述了中国城市居民总体幸福指数和各领域幸福指数的特征;第四章则重点考察了不同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健康状况、婚姻状况、宗教信仰对我国城市居民幸福指数影响的特点;第五章探讨了中国城市居民在不同收入、职业、住房、居住地区4个与经济有关方面的幸福指数的现状。
在第六章、第七章和第八章中,我们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分别从社会和个体两个角度探讨了导致中国城市居民幸福指数现状的可能原因。其中,第六章从政治、文化和环境等角度探讨了何种城市环境更有利于居民幸福感的提升;第七章从经济收入、生物基础、人格特点、人际关系和时间花费方式等角度探讨了什么样的个体可以获得更多的幸福感。第八章分别从整体性、结构性和动态性等角度入手,系统分析了城市幸福指数的影响因素。
在第九章中,我们把重点放在如何提升城市居民幸福感的途径上,较详细地分析了保持健康、调控情绪、维护友谊和家庭、高效工作与休闲,以及养成健全人格在提升个人幸福感中的作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