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原生家庭,除了抱怨和憎恨,还有一条突围的路 德国超级畅销书,带你摆脱童年阴影,做回真实自己
德国著名心理医生斯蒂芬妮▪斯蒂尔通过多年心理治疗经验,开发出一套自行疗愈童年心理创伤的方法,成功帮助无数人摆脱心理阴影,改变扭曲性格,做回真实的自我。
没有完美的原生家庭,我们都曾受过伤。
或许是爸爸妈妈期望太高,管教太严,总绷着脸,在提心吊胆中,我们无从反抗,只能压抑自己,讨好他们。或许是父母太忙,没有时间照顾,在孤独和无助中,我们变得性格孤僻。或许是父母不和,常大吵大闹,对孩子也怒目相向,为了保护自己,我们开始反抗,逐渐变得脾气暴躁。
无论是性格中的讨好、孤僻,还是暴躁,都是一种应激的保护策略,就像一层僵硬的外壳,让自我扭曲,变形,失去原来的模样。即使现在已经长大成人,我们的内核依然被这层外壳卡住,动弹不得,憋屈得透不过气来。尽管伤心过、抱怨过,憎恨过,也努力挣扎过,但我们却无能为力,不知道如何突围,找回真实的自我。
于是很多人悲观地相信:原生家庭的伤害是“原痛”,就像“原罪”一样,基本无解,即便通过漫长艰难的心理治疗也收效甚微,只能终身背负。
但德国著名心理医生斯蒂芬妮▪斯蒂尔通过多年心理治疗经验,开发出一套自行疗愈童年心理创伤的方法,成功帮助无数人摆脱心理阴影,改变扭曲性格,做回真实的自我。
而她的这本书也因此成为德国超级畅销书。
第一章
原生家庭与内心的小孩
从意识层表面来看,我们的内心就像一团糨糊:浑沌、粘稠、模糊不清。而内心的问题也总是纷乱、纠结、冲突不断,难以解决。与此同时,我们对别人的内心也不了解,不知道他们的感受和想法,以及为什么会有那样的情绪反应,并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总之,我们对自己和他人的内心就如同雾里看花,不是很清楚。
实际上,人的内心结构并不是那么复杂,简单来说,我们可以把它分成不同的成分:儿童成分和成人成分,意识层面和潜意识层面。
如果人们能够认识内心的成分和结构,就能了解外在的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有意识地生活,并解决以前看起来难以解决的内部和外部问题。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点呢?这正是本书要实现的目的。
内心的小孩,性格的印记
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主要是由心理结构决定的,而一个功能良好的心理结构,最重要的来源是原生家庭。
“内心的小孩”是对原生家庭中童年印记的比喻,用来描述内心当中由潜意识控制的那一部分。内心的小孩决定了我们的感觉,例如害怕、痛苦、悲伤、愤怒、抑郁、焦虑,以及快乐、幸福和爱意等。内心的小孩可以是积极幸福的,也可以是消极忧伤的。我们将在这本书中进一步认识这两种小孩,并且学会与他们和谐相处。
在内心结构中,还有一个成年自我,可以称它为“内心的成人”,具有理性和理智,即思维。在成年自我的层面,我们承担责任、制定计划、预先行动、认清并理解关系、权衡风险并且调整内心的情绪。成年自我的行动是有意识、有计划的。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第一个分析内心结构的人。现代心理学所说的内心小孩,弗洛伊德把它称为“本我”,而成年自我被称为“自我”。另外他还创造了所谓的“超我”。超我是内心的道德,现代心理学称它为“父母自我”或“内心的批判家”。如果你处在内心的批判家模式,那么内心的对话就会是这样的:“别做这种傻事!你什么都不是!你什么都做不了!你一无是处!”
目前有些治疗方法,例如图式疗法将三个主要层次,即内心小孩、成年自我以及父母自我,又进行了细分,分为“受伤的内心小孩”,“高兴的内心小孩”,“生气的内心小孩”,以及“严厉的父母自我”和“仁慈的父母自我”等。著名的汉堡心理学家舒尔茨·图恩对人类一系列的子性格进行了定义,把它们称为“内心的团队”。
然而,如果人们同时处理如此多的内心层面,很快就会觉得疲倦和麻烦。为了尽可能简单实用,我在本书中仅仅分析快乐的内心小孩、受伤的内心小孩和内心的成人。根据我的经验,这三个层面完全可以解决问题。我用“阳光小孩”和“阴影小孩”来替代“快乐的内心小孩”和“受伤的内心小孩”。这样听起来更形象、更生动。创造这两个词的人并不是我,是我的老朋友和同事朱莉娅·托穆沙特,她的那本《阳光小孩原则》非常值得一读。
阳光小孩和阴影小孩都是我们性格的印记,统称为“内心的小孩”,是潜意识层面的组成成分。借助多年的心理治疗经验,我开发了一套摆脱原生家庭阴影,重建自我的方法,使用的正是阳光小孩和阴影小孩的比喻。这套方法几乎可以帮助你解决所有的内心问题,比如所有的人际关系问题,以及沮丧的心情、压力、对于未来的焦虑、生活缺少乐趣、恐慌发作、强迫症和抑郁症等,而这些问题绝大多数可归咎于自身,是我们原生家庭中的阴影小孩所带来的。换句话说,是内心经常处于阴影小孩的层面,又叫阴影小孩模式,感受不到自身的价值。
序言
没有完美的原生家庭, 但我们都能找到治愈的路 _ 001
第一章
原生家庭与内心的小孩 _ 001
内心的小孩,性格的印记 _ 002
阳光小孩,阴影小孩 _ 004
阳光或阴影,取决于原生家庭 _ 007
内省,是摆脱糨糊心理的捷径 _ 011
第二章
好的原生家庭有什么标准 _ 013
好的原生家庭,应该满足四种心理需求 _ 014
第一种基本心理需求: 关系需求 _ 018
第二种基本心理需求: 独立和掌控需求 _ 019
题外话:独立性与依赖性冲突 _ 021
第三种基本心理需求:快乐需求 _ 023
第四种基本心理需求:自我价值和渴望被认可的需求 _ 025
第三章
你现在的情绪失控,都是原生家庭的痛 _ 027
乖孩子,很可能是因为在原生家庭中受了伤 _ 028
最深的孤独,是父母不懂你 _ 030
哪种孩子最容易在原生家庭中受伤 _ 031
阴影小孩和他的信念 _ 034
阴影不仅来自伤害,也来自溺爱 _ 037
批评父母,是为了认识自己 _ 038
题外话: 基因决定我们更容易忘记愉快、记住伤害 _ 040
第四章
凝固的信念,情绪的深井 _ 043
总陷入同一种感受,是因为有凝固的信念 _ 045
童年的经历,比所有的理智思考都真实 _ 047
阴影小孩的信念,情绪风暴的起点 _ 049
阴影小孩、成人和自我价值感 _ 051
第五章
进入原生家庭,认识阴影小孩 _ 053
练习:发现你的信念 _ 054
练习: 感受你的阴影小孩 _ 061
找到你的核心信念 _ 062
如何摆脱负面情绪 _ 064
练习:情绪桥 _ 065
题外话:情绪是判断事情的重要指标 _ 067
不来情绪的人,应该怎么办 _ 069
你感知到的世界,都是内心的投射 _ 071
第六章
为了抵御原生家庭的伤害,我们滋生出自我保护的外壳 _ 075
保护策略1:逃避现实 _ 080
保护策略2:投射与扭曲 _ 081
保护策略3:追求完美、美丽妄想症、追求认同感 _ 084
保护策略4:追求和谐,讨好别人 _ 086
保护策略5:乐善好施 _ 089
保护策略6:追求权力 _ 091
保护策略7:追求控制欲 _ 094
保护策略8:攻击 _ 096
保护策略9:把决策权交给别人,不承担责任 _ 098
保护策略10:逃避、退缩和回避 _ 101
题外话:阴影小孩害怕亲近和占有 _ 103
特殊的保护策略11:利用上瘾来逃避生活 _ 105
保护策略12:自恋 _ 108
保护策略13:伪装、表演和欺骗 _ 112
练习:请找到自己的保护策略 _ 115
原生家庭中的阴影小孩会一直伴随你 _ 116
第七章
治愈阴影小孩的九个练习 _ 119
第八章
开发你内心的阳光小孩 _ 141
第九章
去掉保护的外壳,露出真实的自我 _ 163
第十章
允许你,成为你自己 _ 213
童年是每一个成年人力量的源泉。《突围原生家庭》不愧是心理治愈类书籍的杰作。自出版以来好评如潮,长年高居德国各大畅销书榜单前茅。
——德新社
心理治疗师兼作家斯蒂芬妮▪斯蒂尔在这本书中,深入探讨了原生家庭对人们成年后自信心的重要影响。
——《汇报》
这本书通俗易懂,提出的方法和练习值得我们每个人静心一读。
——德国sat电视台
如果我们跟“内心的小孩”交朋友,会发生许多不可思议的事情——摆脱过去的阴影,化解各种冲突,建立起幸福的人际关系,我们找到了几乎所有问题的答案。
——心理治疗师苏珊珊▪科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