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通过对山西电影文学的解读和对山西电影文学演变进程的梳理,在厘清山西电影文学发展脉络的同时进行深入分析——分析初创、繁荣、消沉乃至再突破的历程。全书共十六章。
第六章 马烽的电影剧本创作
第一节 马烽的生平和他为什么喜欢写电影剧本
马烽(1922—2004),山西孝义人。1938 年参加革命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晋绥出版社总编辑,中央文学研究所副秘书长,中国作家协会青年部副部长,山西省文联第二、三届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山西分会主席,山西省文联第四、五届主席,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中国文联第四届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山西省第五、六届政协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1992 年,中共山西省委、省政府授予他“人民作家”荣誉称号。马烽作为中国当代文学史重要流派“山药蛋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在半个多世纪的文学生涯中,坚持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引的方向,走民族化、大众化的道路,在长中短篇小说和电影文学创作上取得了卓越的成绩。
马烽1942 年开始文学创作。他一生创作了《第一次侦察》《三年早知马烽在写作道》《我的第一个上级》《太阳刚刚出山》等数十篇短篇小说,《吕梁英雄传》(与西戎合著)、《金宝娘》、《刘胡兰传》、《伍二四十五纪要》等十四部中长篇小说,《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及其续集、《扑不灭的火焰》(与西戎合作)、《新来的县委书记》(即《泪痕》,与孙谦合作)、《咱们的退伍兵》(与孙谦合作)等九部电影文学剧本,是一位高产优质的著名作家。马烽为什么喜欢写电影?还是从文艺的服务对象考虑的。1982 年,他在四川乐山召开的一次全国性电影创作年会上说:我的作品写的都是农村题材,我心目中的读者对象是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可是后来我发现,除了回乡知识青年和一些爱好文艺的干部之外,一般人都不读文学作品,倒是电影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一听说哪里“耍电影”,无论男女老少,无论识字的或不识字的都跑来了。农村里放映电影大都是在野场子里,即使是数九寒天冰雪满地,他们也不在乎,即使跑上十里八里,也甘心情愿。有时放映一部他们还不满足,连续放映两部他们才觉得过瘾。特别是近几年来电影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一般的公社里都有电影放映队,甚至有的大队里也有了放映机,看电影成了农民主要的文艺享受。一个作家写出了作品,总希望有更多的人看,这是人之常情。这也就是我既怕“触电”而又乐意“触电”的原因。马烽是一位有着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作家。他贴近时代,与时俱进;面向未来,继承创新;情系百姓,为民众鼓与呼。他的电影作品可以称之为中国农村四十年历史的风雨表。每个阶段农村工作的成就和问题、农民的思想与生活,都可以从他的作品中得到反映。他的电影作品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强烈的时代精神和朴素幽默的风格,在中国文学史和电影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有着广泛影响。
第二节《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从创作到摄制
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是马烽的代表作,分为正集和续集,正集于1959 年上映,续集于1963 年面世。
马烽曾向作家周宗奇谈起他的创作缘起:1957 年冬天,我下乡到了汾阳,主要搞水利建设、农田基本建设。我算是做客,也算是工作。后来省委让我兼任了县委副书记。县委分工,叫我分管文教,也算对口。但我没有答应,我说我是下来体验生活搞创作的,最好什么也别分管,以免误事。于是,我就骑着一辆自行车,带上铺盖卷下乡,各村都跑。跑到1958 年,创作上丰收了,写了电影文学剧本《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原来我是计划把这个题材写成中篇小说的。当时,孙谦正好在交城下乡,离我不远,见面后劝我说,现在正闹电影剧本荒,你还是直接写成电影剧本吧。我就听从了他的意见。过罢春节,我回到汾阳就开始写。一口气写完,拿上初稿骑着车子就去交城叫老孙看。他连夜看完,说:“行!”我就抄写了一份交给老孙,由他寄给长春电影制片厂。题目也是老孙给起的,琢磨了很久才定下来,叫《我们村里的年轻人》。
汾阳作为马烽的第二故乡,有它特殊的原因。马烽父亲是孝义人,母亲是汾阳人。马烽童年失去父亲,母亲为了与娘家兄弟就近生活,早晚互相有个照应,便由孝义搬迁到汾阳县东大王村娘家的村子居住,因此,马烽在汾阳姥姥家的村里生活了多年。1956 年,马烽调回山西工作,就把汾阳贾家庄作为根据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特别是他挂职汾阳县委副书记期间,就住在贾家庄体验生活,撷取素材,熟悉社员的思想感情,了解农村的乡土人情。他以贾家庄的农民为生活原型,在这里创作了《三年早知道》《饲养员赵大叔》《韩梅梅》《青春的光彩》《老社员》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小说和《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电影剧本。至今,汾阳贾家庄老一些的干部和农民还记得马烽当年在他们村里生活的情景。贾家庄人民不忘作家马烽,把马烽下乡时住过的贾家庄大队部辟为“马烽纪念馆”,让作家永远生活在这块深情的土地上和勤劳的人民中。
我曾去马烽纪念馆参观,在纪念馆院内瞻仰马烽的雕塑坐像。在纪念馆门前有一副行书对联:“历武从文谱就吕梁英雄传,怀乡恋土唱响山西好风光。”一看题署,得知对联是由马烽的夫人、作家段杏绵撰联,戏剧马烽在汾阳贾家庄与社员们在一起家、书法家郭士星书写的。对联编得很好,正好嵌入了马烽的两部代表作:一部是长篇小说《吕梁英雄传》,一部是电影《咱们村里的年轻人》。
剧本写好了,但是开拍并不那么顺利。剧本交给了长春电影制片厂导演苏里,可是苏里看了剧本心里直打鼓。当时银幕正“拔白旗”,《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却不仅写了恋爱,而且还是“多角恋爱”,高占武爱孔淑贞,曹茂林爱孔淑贞,小狗小亮也都爱着孔淑贞,这样写行吗?苏里找厂长亚马谈了自己的想法。亚马说:“爱情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关键是教育人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爱情,用共产主义的精神谈恋爱还是高尚的嘛!去山西找马烽谈谈,改改本子,我看本子还是好本子。”有厂长支持,苏里心里踏实了许多,便去山西找马烽改剧本。
到了山西,马烽表示愿意修改,还带苏里到农村去体验生活。剧本改好后拿回厂里,讨论通过了,苏里开始组建摄制组。吉林省委书记吴德也很关心这部电影的创作,鼓励苏里把片子拍好,说:“你大胆干吧,但不要把爱情写得太赤裸裸了,怎么处理舒服就看你的了。”有省委的支持,长影厂把《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作为国庆十周年的献礼片纳入计划,由苏里导演,进行拍摄,主要演员有李亚林、金迪、梁音、刘增庆、杨桄。
影片完成后送文化部电影局审查。电影局局长陈荒煤认为,题材新颖,情节生动,也塑造了几个人物,但仍显粗糙。在爱情上表现他们的共产主义风格,这是对的,但同时也应该表现出他们内心的转变过程,这是很重要的。影片根据各方面意见进行修改,完成后,1959 年,作为国庆十周年献礼片正式上映,广受好评。影片塑造的几个年轻人的形象,特别是高占武和孔淑贞,得到青年观众的认可。扮演高占武的李亚林和扮演孔淑贞的金迪,后被选入“新中国二十二大明星”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