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福柯考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7560130
  • 作      者:
    (法)弗雷德里克·格霍(Frédéric Gros)著
  • 出 版 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7
收藏
编辑推荐
为什么福柯要撰写一部关于疯狂的历史?
为什么福柯会提出“人之死”?
为什么在福柯眼中,现代社会弥漫着毛细血管般的权力?
为什么福柯在临终前,又重新阅读起柏拉图对话录?
为什么福柯时至今日仍然令人着迷?
弗雷德里克格霍的《福柯考》,无疑是回答上述问题的上佳引导。在本书中,身为福柯法兰西学院讲座整理人之一的格霍,不仅系统地考察了《古典时代的疯狂史》《临床医学的诞生》《词与物》《规训与惩罚》《性经验史》等作品,还精准地指出在这些看似散乱的作品背后,究竟是何种动机、何种问题在主导着福柯思考的推进。最终,作者笔下所呈现出的福柯形象,是一位勇于行动、勇于思考的“说真话之人”。

1、在法国历经多次重版的福柯思想导读,经典之作。
2、以知识、权力与主体这三个主题,清晰地勾勒出了福柯复杂跳跃的思想历程。
3、本导论除了有福柯经典作品的导读,还包括对福柯法兰西学院课程的精当概述。
展开
作者简介
作者 弗雷德里克·格霍(Frédéric Gros),巴黎政治大学教授,福柯法兰西学院课程讲稿整理人之一,主要负责《主体解释学》《主体性与真理》《对自我与他人的治理》《说真话的勇气》等讲座。同时还著有《安全的原则》《暴力状态:论战争的终结》《行走,一堂哲学课》等作品。

译者 何乏笔(Fabian Heubel),台北“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 研究员
译者 杨凯麟,台北艺术大学艺术跨领域研究所 教授
译者 龚卓军,台南艺术大学艺术创作理论研究所博士班 副教授
展开
内容介绍
《福柯考》是巴黎第七大学教授、福柯法兰西讲座稿整理人之一的弗雷德里克•格霍所撰写的一本福柯导论。在这本书中,作者系统性地考察了《古典时代疯狂史》《临床医学的诞生》《词与物》《规训与惩罚》《性经验史》等作品,并且参阅历大量福柯晚期讲课记录稿,条理清晰地将福柯的思想演进脉络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人文科学考古学时期、权力与治理术分析时期,以及主体化之实践时期。另外,附录辑入了作者撰写的两篇论文,分别关于福柯1983年课程中康德启蒙观的分析,以及1984年课程中对生命技艺的探讨。
展开
精彩书摘
主体的回归?
  福柯在1960年代宣布主体的彻底根除,因而他晚期的研究经常被视为是一种朝向主体之拯救式回归的标记。这是否是一种突然的转向,一种著作的内在矛盾?福柯晚期研究之历史参照的框架的确使人惊讶:古代希腊、罗马。福柯之前所有的著作,从《疯狂史》到《规训与惩罚》,皆以文艺复兴到19世纪的西方世界为焦点。然而,在《性史》第二、三卷的说明插页中,福柯提出如下解释:“将性特质说成为一种特异的历史经验,意味着要进行欲望主体的系谱学,而且不仅要追溯到基督教传统的开始,更要追溯到古代哲学。”
  在法兰西学院的课程中(尤其是1970、1978、1980年),福柯已大量提及古希腊(希腊法律的研究、城邦的治理、《俄狄浦斯王》的讨论)。因此,令人惊讶的不仅是来自于研究时代的选择。所有这些在“性特质史”的角度下被组合的研究,似乎突然自然地围绕着主体的概念。福柯就自己的著作进行回顾阅读时,甚至将主体安置在自己整个探究过程的核心:“《词与物》所探问的是:为了问题化及分析说话主体、工作主体、生活主体,我们必须付出哪一种代价?⋯⋯然而,就犯罪及惩罚体系而言,我指出同样类型的提问:作为犯罪主体如何能够说出关于自身的真理?就性特质而言,我追溯到更早的历史时期以进行同样的工作:作为性快感的主体如何能够说出关于自己的真话,并且须付出怎样的代价?”此处所提出的问题是:主体在其与真理的关系之中的历史构成,如何强烈触及主体的存在本身。此问题连续地在知识的向度、社会实践的向度及性特质的向度中被思考。不过,在福柯最后的文本之一,即《快感的使用》的导言中,福柯提出了第二种类型的说法。在此福柯的理论对象乃是“经验”,而经验意指“知识的领域、规范性的类型与主体性的形式在某一文化中相互连接”。此处经验概念乃成为新的理论中心。福柯的整个计划—从其终结的样貌来界定,并参考他三十年来工作的成果—便掌握在对经验(疯狂、犯罪、性特质等)的分析当中,而经验被思考为真理游戏(说真话作用)、权力游戏(司法权)及自我关系游戏(主体化)的历史皱褶。透过这些谨慎的、有时移动的说法,可理解福柯在进行一系列主体研究时,并非放弃先前的立场,反而是寻获将之系统化的方式。在1960年代福柯抨击主体,并且在此批判上建立他与结构主义的唯一关系;此时,他所针对的是作为非历史之逻辑本质的主体、作为统一化综合之操作器(opérateurs des synthèses unifiantes)的主体,做为意义的给予者、作为原始经验,以及普遍价值之超历史支柱的主体。福柯在其晚期著作及法兰西学院课程中所召唤的主体(由法兰西学院课程的标题已可看出此倾向,如“主体性与真理”、“主体诠释学”),是一种彻底历史化的主体(因为如此,所以必须进行系谱学),而且此一作为被自我关系所决定之模态(modalité)的主体,乃被思考为构成经验的三向度之一。主体性的历史形式乃与真理的游戏(“知识”)及现有规范性的类型(“权力”)产生组合关系。因此,福柯的晚期研究并非一种主体哲学,反而是要将主体化的范围构想为第三向度,以使考古学和系谱学的研究更为完善,且给予它们一种收束的原则。
展开
目录
译序
福柯传略
第一章 人文科学考古学
一 疯狂与死亡
1. 疯狂史
2. 医学凝视的考古学
二 文学经验
1. 作品的缺席
2. 雷蒙卢塞尔
三 话语分析
1. 知识的匿名网络
2. 人之死 
3. 人文科学
4. 一段论战史
5. 话语的实践

第二章 权力与治理性
一 知识的意志
1. 话语的限制程序
2. 从亚里士多德到尼采的知识意志
3. 古希腊的司法实践
4. 调查在西方的诞生 
二 规训社会
1. 惩罚的技术
2. 监狱之谜
3. 身体的政治包围 
4. 规范化
5. 全景敞视主义
6. 规训社会与资本主义
7. 监狱与虞犯行为
三 权力与法律
1. 民族战争
2. 性特质装置
四 治理性与说真话作用 
1. 人口的治理性
2. 个体的治理性

第三章 主体化的实践
一 晚期福柯之谜
1. 主体的回归?
2. 何谓启蒙?
二 快感的使用
1. 经验问题化的历史
2. 快感及主宰
3. 快感的婚姻化
三 自我的关注
四 真理的勇气
1. 政治的parrhesia:说真话与民主
2. 犬儒主义或引起争议的真理

结语

附录
法汉术语对照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