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书收录“日本现代企业之父”涩泽荣一的成功经验和处世哲学,是包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在内的无数实业家必读之书,影响了现代日本企业的经营理念。
2. “缩小《论语》与算盘间的距离,是今天最紧要的任务。”涩泽荣一的经营之道已成为日本企业管理的典范,为现代经营者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答案。
3. 怎样培养真正的商才?怎样统一伦理道德与财富?看《论语》的古老智慧如何成为对接现代工商体系、指导日本经济崛起的秘诀。
本书是涩泽荣一关于商业智慧与处世哲学的经典作品。全书共分为十章,书中,涩泽荣一将《论语》作为经商和立身处的准绳,以论语智慧分述处事与信条、立志与学问、常识与习惯、仁义与富贵、理想与迷信、人格与修养、算盘与权利、实业与武士道、教育与情操、成败与命运十个主题,浓缩了其七十多年来的人生经验和处事智慧。“日本商业之父”涩泽荣一贯彻一生的理念,今天仍能给我们指明前进的道路。
【精彩片段】
即使今天,当我们讲到道德时,孔子弟子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仍然是一部最好的道德教科书。对于这一点,相信凡是读过《论语》的人都能理解。只是当我将《论语》和算盘相提并论时,很多人认为这完全是两不般配、毫不相干的东西。但我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
“算盘,因为有了《论语》,才能打得更好;《论语》决定算盘,财富才有意义。两者看似相去甚远,实则相距甚近。”
我70岁时,一个朋友送给我一张画,画上由前及后画着《论语》、算盘、礼帽和一柄日本刀。有一天,大学者三岛毅先生来我家,看了这幅画后,打趣地 说:“太妙了,我是研究《论语》的人,而你是专门打算盘的人,既然现在这个专门打算盘的人都已经开始大声谈起《论语》来了,那我这个研究《论语》的人也得好好研究一下算盘了。让我们一起努力,把这两样东西结合在一起吧。”
三岛先生后来还真的专门就《论语》和算盘的关系写了一篇文章,他在文中列举了很多证据,来说明道理、事实和利益这三者必定是一致的。
我一直都认为,一个人想要获得财富,就必须抱着强烈的上进心和欲望去从事经济活动,否则是不会成功的。那些只会高谈阔论、华而不实的人,最终很难有什么作为。所以,我希望政界和军部的人少摆架子,而实业界能再多一点实力。 所谓实业,就是要让更多的人能享受物质。民富了,国家才会富强。要使国家富强,其根源就在于社会的基本道德,这是创造财富的最基本东西。只有如此,才能使我们的财富永续下去。
因此,当务之急就是要缩小《论语》和算盘的距离,把这两者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
第一章 处世与信条
《论语》 与算盘, 看似远实相近
士魂商才
天不罚人
如何判断一个人
《论语》 适合所有的人
等待时机
人人平等
与人相争, 孰好孰坏?
男子汉的试金石
量力而行
面对得意与失意
第二章 立志与学问
如何永葆青春
活在当下
再来个 “大正维新”
丰臣秀吉的优点和缺点
筷子, 要自己拿
大志和小志, 如何调和
君子必争
社会和学问的关系
培养勇气
走自己的路
第三章 常识与习惯
健全人格的三要素
祸福皆从口出
因恶而知美
好习惯的影响力
伟人与完人
为什么容易判断行为的好坏与对错
什么叫真才真智
动机与结果
努力学习就会有希望
明辨是非道理
第四章 仁义与富贵
正确的生财之道
金钱的效力在于人
孔子的金钱观
防贫才是最重要的
金钱无罪
什么叫滥用金钱
树立正确的义利合一观念
富豪在道德上的义务
能挣会花
第五章 理想与迷信
理想要切合实际
做事需要热情
道德也会进化吗?
消除矛盾与对立
两种人生观
理想归一的思想
日日新的必要
巫术的失败
真正的文明
发展的第一要素
急需正本清源
第六章 人格与修养
乐翁公的少年时代
判断人格的标准是什么
容易被误解的有精气神
二宫尊德和西乡隆盛
修养不是理论
重在平时磨炼注意力 (还是意志力?)
反驳修养无用论
人格养成法
商业无国界
第七章 算盘与权利
孔子的权利观念
旧金山公园里的告示牌
唯有以仁义治天下
好的竞争和坏的竞争
合理的经营
第八章 实业与武士道
武士道即实业之道
文明人的贪婪
以相爱忠恕之道交往
征服自然
向山寨版说不
提高效率的方法
谁的责任?
铲除功利主义思想
对竞争的误解
第九章 教育与情操
孝顺不能勉强
现代教育的得失
母亲的影响
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实际重于理论
孝, 不是概念里的东西
人才过剩的一大原因
第十章 成败与命运
唯有忠恕
失败与成功的反转
尽人事, 待天命
湖畔感想
顺境与逆境
细心且大胆
不以成败论英雄
译者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