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政治时钟:三千年来国家治理的周期运动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5406114
  • 作      者:
    于阳著
  • 出 版 社 :
    当代中国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编辑推荐
  一种新思路重新梳理中华民族历史,一个全新的国家演化分析方法和结论
  重写中国国家史,发现中国政治规律,预言未来中国发展大趋势

海报:
展开
作者简介
  于阳,1984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生物系遗传学专业,任教于广州暨南大学生物系。1990年担任大学实验农场副主任,1993年离开大学从事房地产业,2000年后专事中国社会问题写作,主要著作有《Y形结构——人性的先天和后天》、《中国政治时钟——三千年国家治理的周期运动》。
展开
内容介绍
  此为《江湖中国:一个非正式制度在中国的起因》作者于阳先生的另一部力作。
  国家的治乱循环以及腐败、土地兼并和江湖泛滥等痼疾,是中国政治的几大“千古之谜”,它昭示了中华共同体在构筑政治规则时遭遇的潜在逻辑悖论,但没有被我们充分认识。本书以国家的基本经济学模型对中国自西周以来三千年的政治形式作了初步梳理,意外地发现一个时钟现象,并据以建构了一个“中国周期模型”。它整合了对以上传统政治属性和痼疾的解释,将其纳入一个统一叙事之中。
  全书以演绎的方法,简练的分析,对中国历史上的不少未解之谜给出了自己的解释,也得出不少令人惊讶的结论。这种宏观把握、择取要点,而并非严格而严密的学术著作式写法,使本书更像是作者的一段思想之旅、一个天才概说,其意义在于给人们启发,并隐约呈现未来中国可能的发展路径。
展开
精彩书摘
  二、问正义为何物
  不解正义,就不解国家;而不解国家,就不解我们的生存环境。
  任何一个统治者,面对一个社会长期博弈形成的稳定均衡态,不论是否符合他本人意愿,最终都必须顺应它,否则无路可走。历史上不乏跟社会长期平衡点对着干、也就是跟“正义”对着干的傻皇帝,结局无一例外是粉身碎骨。
  正义
  观水浒,不禁要问正义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盖不解正义,就不解国家;而不解国家,就不解我们生存的环境。
  国家有许多义务,正义是国家的第一义务。后面我们将会看到,没有正义的国家不可能长期存在。对国家政治感兴趣的读者,有必要自正义出发。正义指标是分析一个国家的关键。《水浒传》里的北宋之所以岌岌可危,仿佛随时大厦将倾,盖因其正义匮乏,国家勉为其难。
  正义是一个乍看明白、细看又模糊的概念。实际上,它是一个先验的预设概念,用以表达人们对某种社会公平的祈望。换言之,正义也就是公平;但是公平又是什么呢?无奈,公平只是“正义”的同义词。
  逻辑学上所谓定义,就是给概念做两件事:一是给概念寻找“上属”,进行归类;二是寻找“种差”,在同一“属”内寻找此事的特征。
  往上属看,正义是一种意识形态,或者是对某种理想社会状态的诉求,并以社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方式呈现出来。因“正义”受人们所属意识形态支配,所以不同价值观下的正义概念是不同的,若想周全地下一个定义十分困难。或者说,从主观体验角度下定义是不可能的,只能从现象学角度下一个客观定义。譬如约翰·罗尔斯在《正义论》中给出一个相对客观的“解释”,也许已经十分接近定义了:
  正义是一个社会关于利益和义务分配的一致性契约。
  在逻辑学上,罗尔斯定义的“种差”(即特征)是社会分配调节,即“权利义务分配份额”的安排,而“属性”是一致性契约,即社会主流意见的广泛认同。这类似一个完整定义,可转成逻辑定义格式:正义是“关于社会权利和义务关系分配的共同契约”。譬如以劳动雇佣合同为例,在劳动和工资关系领域,只要劳方和资方意见一致,劳资合同就是正义的。
  罗尔斯厘清了正义的对象是关于社会分配关系,特别是针对权利义务分配;但是它的缺点是经不起追问:假如一个社会没有达成一致契约,正义是否仍然存在?
  依照常识,历史上极少有、甚至很可能从来没有某个社会为一件事达成完全一致性契约,凡事总有人赞同、有人不赞同,然后需要说服、胁迫和服从,世界上没有一件事情能让所有人心悦诚服。如此一来,如果从来没有“百分之百”的一致契约,就意味着从来不曾有真正的正义,正义可能只是一种书面上的理想。但这个推论,仿佛就有点荒诞化了。
  这个矛盾如何解释呢?
  回顾一下人类正义问题的起源,厘清正义的内涵所指,或有助于了解其本质,从而反思当我们谈论正义时,我们究竟在干什么,以及我们为什么关心正义。
  第一,正义涉及人类一般社会交换。
  罗尔斯所谓正义的对象是关于“利益和义务分配”,其外延仅限于国家正义。然而事实上,正义不仅涉及公共领域,也涉及私人关系,譬如《水浒传》描写宋江“扶危济困”,就是私人领域的正义,形容一个人“乐于助人”“仗义疏财”都只是私人正义之事。私人生活的正义多半被称为做人“公道”或“义气”。为更好分析正义所指,考察范围应该从公共分配领域扩展到所有人类交换行为,既包括国家与公民交换——国家正义问题,也包括私人间的交换——社会正义问题。宏观的国家正义当然是国家的义务,而微观的、局部的社会集群正义(譬如兄弟、朋友之间的公道等等)则不在国家责任之列,但若后者干扰了前者的稳定,国家亦负有责任,盖因局部不平衡可能会扩散至整体失衡。
  纵览人类历史,正义附着于人类全部交换活动。而人类交换活动无所不在,故正义诉求无所不在。交换是人类社会维系的基石,正义是文明史上长期、可持续的交换支点,所以是基石中的基石。
  ……
展开
目录
001…… 一、引言:正义的两难
007…… 二、问正义为何物
017…… 三、问国家为何物
027…… 四、中国是谁:史上四代“中国模式”
045…… 五、八百年兴衰轮回:治理模式不断建设和瓦解
059…… 六、统一分裂来回震荡
071…… 七、长链治理和“剩余产权”:十八级权力代理制的原罪
085…… 八、土地兼并:侵吞“剩余产权”
109…… 九、江湖中国:“剩余产权”寻租
129…… 十、中国式腐败:长链治理之不可监察性
161…… 十一、精神驾驭术:儒教与中国私有制的救赎
199…… 十二、回顾:政治路径与周期性兴衰原因
223…… 十三、结语:未来中国可能发生的大趋势
229…… 参考文献
233……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